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向過勞死醫生學習」,如此呼聲不僅響亮美妙,而且是維護自身權利

「不向過勞死醫生學習」,如此呼聲不僅響亮美妙,而且是維護自身權利

(醫生都累倒了誰救患者?)

有些東西不能盲目學習

文|馬滌明

明導讀

日常接診的醫生崗位,與戰爭時戰士面對的戰場、緊急情況時警察所面對的公共安全問題,不能相提並論。因而,動輒要求人們以獻出生命的從業者為榜樣,並不合理。而如果「向因公殉職者學習」的號召未必是上級不重視人性和生命價值,上級也沒考慮這麼多,那是不某些官話行文上的套路導致了我們的誤解?

最近有一則消息:安徽六安裕安區一位醫生猝死了,年僅31歲。猝死的地點是醫院值班室。這位醫生叫方培虎。他有著和絕大多數醫生類似的經歷:連軸轉,又忙又累,積勞成疾……不幸的是,別的醫生硬撐了下來,而方培虎卻再也沒能在值班室內醒來。事情發生之後,當地衛計委發文,號召廣大醫生向方培虎同志學習。這件事引發了網友的討論。(2月6日《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

猝死這位醫生,其奉獻精神,當然令人感動,上級部門要求廣大醫生學習他的奉獻精神,應該沒有問題,但如果是號召「拚命奉獻」,為了工作獻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不僅是醫務人員會反感,公眾也難接受。因為這種「拚命奉獻」的號召,首先是不人性,是對生命價值的輕慢,價值取向是扭曲的。

倡導奉獻精神沒有錯;救死扶傷職業上的醫生,為患者、為社會做超值服務,這種精神也值得學習;然而,不管是醫生,還是任何崗位上的勞動者,他們首先都是血肉之軀——奉獻能力是有限的,而每一個勞動者的個人價值都應受到尊重;一位醫生因為長期處於超負荷工作狀態,最終因過勞而失去了生命,上級部門號召廣大醫生向過勞死的醫生學習,實際上是對醫生群體個人價值的不尊重。

實際上,出現醫生過勞死事件後,上級部門首先應當反思:造成過勞死的原因是什麼?如何改進醫生超負荷的工作狀態,避免再次出現這種情況。這才是負責任的態度。號召廣大醫生向過勞死的醫生學習,顯然是,出現醫生過勞死事件後,上級部門首先想到了「光榮」「自豪」等等榮譽性的收穫,甚至可能認為,榮譽面前,獻出生命也值的?否則怎麼會有「學習」的號召?而這種重榮譽,輕生命的價值取向,充滿了陳腐和虛偽的味道,與現代文明價值觀格格不入。

連軸轉,又忙又累,是因為患者太多而醫生數量不足。這種情況下,首先滿足患者就醫需求,讓醫生做超值奉獻,或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但是,如果讓醫生群體犧牲合理權利,放棄休息甚至健康權成為一種常態,患者得到救治,而醫生們積勞成疾,勞動法層面的合法性,個人價值上的公平性,都是值得討論的,至少是不能迴避的。更不能用樹立典型形象,讓從業者向先進人物學習,來混淆奉獻精神與個人權益、個體價值的概念。

日常接診的醫生崗位,與戰爭時戰士面對的戰場、緊急情況時警察所面對的公共安全問題,不能相提並論。因而,動輒要求人們以獻出生命的從業者為榜樣,並不合理。而如果「向因公殉職者學習」的號召未必是上級不重視人性和生命價值,上級也沒考慮這麼多,那是不某些官話行文上的套路導致了我們的誤解?

或許正是現代文明價值觀的不斷進步,我們才在大量網友的跟帖中讀到來自心底的聲音——「對不起,我不要向值班猝死醫生學習」。發出這樣的心聲一定不奇怪,而恰恰是公眾價值意識覺醒的表現。事實上,不學習,也是一種公民個人權利的正當訴求。而且這種權利應受到社會的制度性尊重和保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話全媒 的精彩文章:

史跡明察:一個泥瓦匠成就了一個斷案神探縣令,兇手作案的原因不是一般的污
劉鑫稱與江歌是同性情侶:失去人倫底線的人必須接受又一輪洶洶「網磚」

TAG:明話全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