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年來啦!歸期還會遠嗎?

小年來啦!歸期還會遠嗎?

隨著小年的到來,2018年農曆新年已經進入倒計時!

小年來了,回家的日子就近啦。

小年這一天,有什麼風俗呢?

貼春聯、掃塵、祭灶神、剪窗花、拜灶神、吃糖瓜,

年味越來越濃,

年越來越近......

祭灶神

臘月二十三,灶君爺爺您上天

嘴裡吃了糖餳板,玉皇面前免開言

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

這首民謠唱的正是祭灶神。祭灶神是漢族民俗活動,俗謂送神上天言事之日。

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對聯、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

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

掃房與撣塵

平時人們對於屋內清掃是小心謹慎的,唯恐觸犯神靈,小年一早送走灶王爺,開始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 「撣塵」。

GIF

家家戶戶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掃房間庭院,撣拂塵垢蛛網。因 「塵」與「陳」諧音,故撣塵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連同舊歲中所遇到的不快,統統撣個乾淨。

吃糖瓜

「二十三,瓜糖粘。」糖瓜本來是為灶王爺準備的,讓他上天言好事,下地布吉祥。誰知逐漸變成了孩子們小年必吃的零食。晉西北有俗語「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

製糖的關鍵就是一個「熬」字,慢慢來,急不得。過濾後的紅薯水就舀在摻和著麥芽粉的開水裡熬制。從早上一直熬到下午,前後七八個小時。

鐵鍋里的紅薯水起粟米大小的泡,鐵鍋里的糖稀慢慢稠了,起牛眼睛一樣大的氣泡。停了灶膛里的火,等灶膛冷卻後,把提前備好的包穀花、花生、芝麻、葵花籽摻入其中。

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製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

貼窗花

春節窗花圖案有各種,除了當年的生肖主題,還有喜鵲登梅,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二龍戲珠,鹿鶴桐椿,五蝠捧壽,犀牛望月,蓮年有魚,鴛鴦戲水等等。

新帖的窗花與春聯,為打掃一塵不染的家添加了喜氣與紅火。靈活現的門神,抬頭見喜的橫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畫,花團錦簇的燈籠,還有媽媽專門為春節準備的綠植紅花,無處不喜氣洋洋、欣欣向榮。

從小年起,我們便會聽見爸媽絮絮叨叨說起今天買了什麼,你最愛吃的現炸麻花,老街里的那家炒貨。爸爸打來電話問你今年是買君子蘭還是杜鵑花。媽媽發來照片家裡的窗戶那麼亮,襯的窗花別樣紅。

雖然離家千萬里,但小年的到來,便提醒著不遠的歸期。乘飛機、坐火車、騎摩托…跨過山河大海,穿過人山人海。每個人,都念著一條團圓的路。每條路,都牽動著一家人的心。

小年至,

年味到,

樂淘淘,

靚萬家

祝大家小年快樂!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蝸居創意家居 的精彩文章:

地毯挑得好,爸媽沒煩惱,冬日赤腳也不怕
不凌亂的洗手台,如何做好收納?

TAG:蝸居創意家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