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罕為人知的國軍大陳島撤退,這是國民黨在大陸最後一次大撤退!

罕為人知的國軍大陳島撤退,這是國民黨在大陸最後一次大撤退!

解放戰爭後國民黨軍隊雖然遷至台灣。

但仍實際控治著浙江台州灣大陳島在內的諸多島嶼,大陳島成為浙中南國民黨的主要踞點,也是國民黨在陸的最後一塊陣地。

1955年1月,解放軍打下大陳島的最重要的屏障一江山島,台灣當局不得不在美國第七艦隊護航下將大陳島上的18000多名居民全部撤退到台灣。1953年,浙江-台州-大陳島。撤離前,因美軍通過蘇聯向大陸中共轉達了撤離信息,並期望中共軍隊不要採取攻擊或干擾行動,故撤退得以順利完成。

圖為國民黨在大陸的最後一次升旗,主持者為蔣經國。

整隊待命撤往台灣的國軍整裝列隊。在離開時刻,面向大陸向祖國領土告別敬禮。

總計大陳島四天一共撤離了全數大約2萬8000名的居民與軍隊。國軍撤離前,將遺留的碼頭、漁船悉數毀壞。

撤離的大陳居民先是都在基隆港上岸,而後台灣政府將其安置到全台灣各地,按大陳島島民的原生活形態安排台灣居住地;包括花蓮七星潭。台東馬蘭。基隆海邊村莊。台北內湖、高雄大樹、旗山、楠恓、六龜。屏東歸來、麟洛、隘寮、四重溪等都有大陳島的居民被安置,後代則散布在全台各地。

國軍撤退前夕搬運島上物資

圖為待撤往台灣的物資

國軍軍人協助民眾撤離大陳島

撤離的大陳居民先是都在基隆港上岸,而後台灣政府將其安置到全台灣各地,按大陳島島民的原生活形態安排台灣居住地;包括花蓮七星潭。台東馬蘭。基隆海邊村莊。台北內湖、高雄大樹、旗山、楠恓、六龜。屏東歸來、麟洛、隘寮、四重溪等都有大陳島的居民被安置,後代則散布在全台各地。

圖為大陳島軍民登艦撤往台灣

圖為登艦撤往台灣的大陳島居民

美軍運送撤離大陳島的居民

撤往台灣的中國浙江大陳島少年

圖為準備撤退的大陳島原著民揮舞著旗幟

登上去台軍艦的大陳島居民

登上去台軍艦的大陳島居民

撤往台灣的大陳島居民

年輕的媽媽和她的兒子

一位貧困的農婦和她的六個孩子正準備撤離到台灣

1953年,浙江-台州-大陳島。一位國軍軍人和兩位持槍女人。

整裝列隊待命撤往台灣的國軍

曾指揮國民黨軍對與解放軍在大陳島激戰的劉廉一中將

負責大陳島撤離行動的國軍將領「Wang Shu Ming 」與美軍Earle E. Partridge中將

協助大陳島居民撤台的美海軍Harold Grant准將

協助大陳島居民撤台的美海軍Harold Grant 准將和Earle E. Partridge中將。

遺留在島上的棺木

圖為撤退後荒涼的大陳島

圖為撤退後的大陳島

抵達台灣基隆港的一批大陳島兒童

抵達台灣的大陳島兒童

抵達台灣的大陳島兒童

登陸台灣的大陳島軍民

1955年2月9日,美國萊拉威號攻擊運輸艦駛進台灣基隆港,船上的人望著這塊陌生的土地,碼頭上擠滿了歡迎的人群,喊著他們聽不懂的口號。背著孩子的母親、帶著弟弟的哥哥、步履蹣跚的老人,沒有什麼行囊,棉被、祖先靈位神像基本就是他們全部的家當。

定名為「金剛計劃」的大陳島撤退是國民黨最後的一次大撤退,從1955年2月9日到14日,包括大陳島居民在內的16487人在美國第七艦隊的護送下分批到達台灣,自此,他們有了一個身份標籤——大陳義胞。

1955年2月8日,一批從浙江-大陳島剛剛抵達臺灣-基隆的國軍,享用來到臺灣的第一餐。另一批女兵也抵達基隆。

1955年2月9日,15歲得娃娃兵陶德會,是第一批大陳撤軍裡年紀最小的一位。他10歲時跟著外公逃到大陳,13歲加入國軍遊擊部隊。他表示,從軍是為了打回大陸,這樣才能看到爸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能有一個蔣經國,是華人世界的幸運

TAG:民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