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馮超然《草閣讀易圖》

馮超然《草閣讀易圖》

一幅吳湖帆先生的《荷塘真趣圖》,四尺對開的小立軸,也許是小幅的水墨荷花並不搶手,沒有費多大週摺就拍了下來。喜歡這幅構圖簡單卻清雅宜人,真力彌滿,恰似周敦頤筆下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當然另一個讓人心動的原因是這幅原是吳湖帆畫給望衡比鄰的摯友馮超然的。

近現代海上畫壇,馮超然的嵩山草堂,與吳湖帆梅景書屋、趙叔孺二弩精舍成鼎足之勢,三人不僅畫名冠於當時,並且門牆鼎盛,佳彥雲集,其中馮、吳兩位大師的畫藝、友情、交遊諸多故事更是為稍涉藝術圈的人所熟悉。

馮超然先生(1882—1954)天資高邁,其山水人物,成一家體制,在市場上向來熱門搶手。缺少馮超然先生的畫作,當然是一大缺憾。所以也是在各家拍場尋覓許久,方拍得題材、價位稱心如意的一軸。

馮超然《草閣讀易圖》150x39.5cm1913年桑浦美術館藏

款識:五月江深草閣寒。癸丑歲莫,毘陵馮迥超然父寫於滬瀆。

鈐印:超然(朱) 阿馮(白) 毘陵馮大長年(白)

籤條:馮超然夏景山水。聽竹居藏。鈐印:聽竹(白)

這幅《草閣讀易圖》是先生1913年(癸丑歲莫)所繪。畫中遠山巍然聳峙,皴法朗秀,點苔精要。近處則雙松矯沃,蒼翠挺拔,江岸草閣,有高士對窗讀易。整幅設色清雅嫻靜,明凈整潔,畫面注重情趣和運筆脈絡,風致淡雅疏逸。畫題「五月江深草閣寒」出自老杜的詩句,本就是一句非常具有畫面感的詩。中國的山水史上有不少名家都畫過關於江深草閣的題材,如趙孟頫、吳彬、唐寅、文徵明、王石谷等等。無所師承的馮超然先生,全由摹古入手,這幅早年的山水雖然沒有題臨仿所自,但筆法構圖,揣測應是私淑唐寅的山水。吳湖帆先生也有「五月江深草閣寒詩意」圖,自題「仿唐子畏筆」,構圖亦彷彿,可以做一個參照和旁證。本畫由朱積誠題籤並舊藏。朱積誠號聽竹居士,師承程瑤笙,作為海派書畫家不算知名,但刻印頗有手段,與江浙和滬上的畫家多有交誼。

(局 部)

先生定居滬上後的事迹廣為人知,既然本作是馮超然先生早期的作品,因此對先生早年生涯也略作補習,頗有所得。先生青少年時在松江一煙酒稅局謀職。俗務之餘,自習繪畫,偶以畫作出售補貼家用。1898年崑劇泰斗俞粟廬偶然在裱畫店見到馮氏作品,對其畫藝極為欣賞,兩人遂結識而成忘年交。十數年後,俞粟廬不願其子以梨園生涯為終身事業,介紹俞振飛拜入馮超然門下習畫。但是馮具慧眼,認為俞振飛在崑曲上極有天賦,前程必成宗師,丹青只能為其餘事,後來果然應驗。

馮超然《春郊閑吟·自書詩》80x50cm1949年桑浦美術館藏

款識:1.何處香車紫陌塵,枝枝斜墜落花津。美人獨立東風裡,半為春愁翠黛顰。舊歲於虛齋獲觀清暉老人巨冊,蒼秀可愛,此箑擬其大意為悟庄先生大雅之屬,己丑秋九月慎得馮超然並錄南田翁詩於嵩山草堂。

2.惠麓友人近得丑簃仿唐子畏《秋山蕭寺圖》直幅索題,因賦一絕句書之錄塵。悟庄先生再正,己丑秋九月慎翁馮超然。

鈐印:1.超然

2.嵩山居士、慎得

1903年正是經俞粟廬介紹,馮超然赴吳門得識張履謙,客其補園。張氏富收藏,馮氏得觀歷代名跡,畫藝於是精進,在張氏補園雅集中,結識了蘇州畫壇名宿陸恢、顧麟士等,眼界為之一闊。張履謙之子張紫東還與馮氏義結金蘭。尤其是兩年後隨張氏父子北游京師,以詩文書畫會友,眼界益開,漸成其兼收並蓄、清秀舒朗的畫風,名聲起於北而漸於南。這段早年的經歷對馮氏畫藝脫胎換骨、躋身大家之列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對此也念念不忘。眾所周知,馮超然在滬上定居後,畫上落款有作於「嵩山草堂」,但先生有另一個一個齋號名「三十六鴛鴦館」,是他嵩山路90號宅邸里一間房間的名字,但不曾署於畫上,這個齋號正是對其補園往昔的追念。

光緒三年(1877年)鹽商張履謙購買了拙政園西部汪氏宅園後稱補園。張氏愛好文物、書畫,更鐘情崑曲,並聘請俞粟廬為首席,常在補園內臨水放養著鴛鴦的卅六鴛鴦館內舉行曲會。另者舉行雅集、賞畫活動,也當在此館,這個名字對馮超然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結合當初的經歷,絕難忘懷。

馮超然《湖光綠波》吳湖帆《行書》80x50cm1915年桑浦美術館藏款識:(畫)東風吹綠湖上山,湖波倒影搖煙鬟。山僧依山結林屋,日吸湖光飲山綠。舊見平泉書屋藏有李迪畫冊,此箑擬之,丁卯六月嵩山居士馮超然。

鈐印:[馮超然]

(字)君未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時。唐李商隱詩,癸卯吳倩。

鈐印:[吳湖帆]

1912年,在蘇州成婚居住的馮超然應上海藏家李平書邀請,赴滬品題鑒賞其珍藏書畫,並時常往還蘇滬,參加海上題襟館雅集,與吳昌碩、汪若淵諸前輩游,終於聲名漸顯,被視為海上全能畫家。本作就創作於這一時期。馮超然初以畫人物知名,相比之下丙辰(1916)之前他的山水尚在起步階段,其傳世山水作品反而比二三十年代少得多。到了1919年,馮超然舉家遷往上海,定居嵩山路90號,從此馳騁海派畫壇三十餘載。時滬上美術團體如潮,往往一個畫家身兼數家畫社,但少見馮氏參與其中,是為其以澹泊寧靜的態度處世,不受名利約束。馮氏在嵩山草堂時,往往到半夜十二點才開始作畫,是松江時白天工作晚間作畫以及在補園通宵達旦臨摹古畫留下的習慣。當然夜深人靜,沒有家人、朋友的打擾,可以靜心創作,也是一大原因。五年後的1924年,吳湖帆為避兵火,也舉家遷居上海,租賃嵩山路88號,從此兩位大家朝夕過從,開始了一段海上畫壇的傳奇。

點擊文字查看桑浦美術館精彩內容:

.....................................................

分享朋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桑浦美術館 的精彩文章:

應野平《黃山雨後》

TAG:桑浦美術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