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技術雙擎驅動的商業模式,是未來5-10年的真風口
無論外顯程度幾何,似乎身邊每位都深陷焦慮之中。面對高速駛離原有軌跡的商業景觀變化,沒有人再能信誓旦旦地給出正確答案。
殘酷一點說,如今已不存在全身而退的 「上岸」,拼殺的只是誰的「求生欲」更強、誰游得更快。就像華映資本在去年年終復盤裡寫到的那樣,「沒有徹頭徹尾的成功和失敗,敢於直面當下,就是驕傲。」
今年,我們連續用5篇文章,「直面」我們在過去一年中看到的最重要的創投故事,他們可能是複雜的、是殘酷的,但也可能是藏著金礦的、是代表未來的。我們會撇開流行語和熱詞,只分享關乎行業格局的變化,以及變化帶來的結果和機會。
以下,是華映資本年終復盤第篇——企業服務篇,由華映資本合伙人章高男口述觀點,經整合後發布。
「2017年最明顯的感受是整個市場的資源越來越向B端傾斜。」
雲存儲、大數據以及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帶來企業級市場躍遷式發展:基礎平台搭建趨於成熟、多樣性數據正在重塑企業格局、行業垂直領域解決方案不斷完善,無論是資源配置亦或是BAT布局,都昭示著在充滿不確定的時代中,To B領域被尤為看好的「確定性」。
循例,我們將基於4大關鍵詞,梳理有關企業服務領域的10個洞察。
關鍵詞一:技術驅動商業變革
1
過去10年,流量紅利與商業模式
雙擎驅動技術發展
回顧過去10年的發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行業已走過了多個紅利期,從早期的即時通訊、搜索引擎、門戶網站,到後來的電子商務,電子遊戲、O2O等,藉助信息的連接和打通,基於人口紅利,收割流量,突圍而出創造商業價值,而剖析其背後的原因,這是商業模式驅動的「人」的生意。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在影響C端大眾的生活習慣的同時,也帶來數據量的指數級增長,對於企業的經營方式、生產方式、企業內外部供應鏈的溝通與管理產生了衝擊,當移動辦公成為一種趨勢,企業內部數據越來越豐富豐富,信息化的完善帶動了技術的發展。
然而,隨著人口紅利衰減,流量格局已定,創造新的流量入口的時間成本大大增加,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已逐漸接近天花板。包括BAT等國內巨頭互聯網公司為尋求新的增長動力,轉向踏上技術驅動商業變革的新生態。
2
未來5-10年窗口期
技術驅動商業躍遷式創新
當「互聯網+」在各行各業中的商業模式趨於極致,技術推動了商業躍遷式創新。縱觀互聯網領域,近兩年可以發現,無論行業資源配置亦或是國內外巨頭的布局,一定程度上都在向技術端傾斜。
Space X發射「獵鷹重型」火箭、Google DeepMind的人工智慧機器人Alpha Go以絕度優勢完勝世界冠軍;亞馬遜AWS全年營業純利潤已高達43.3億美元;阿里不斷淡化商業化標籤、利用新技術強化「科技」烙印;而百度也已在人工智慧布局多時……在這樣的時代,幾乎所有企業都在嘗試利用大數據、雲存儲、人工智慧以及區塊鏈等新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以期釋放出新的動能。
Space X發射「獵鷹重型」火箭
關鍵詞二:數據成為新商業的推手
企業服務是一個非常大的領域,對於不同細分行業用戶需求,可以衍生不同的產品與商業策略,但無論做怎樣的商業探索,其本質內核始終脫離不開兩個字:數據。
3
數據成為與水/石油/空氣一樣的生產資料
甚至更重要
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技術以及移動終端的進步可以讓人們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時刻通過網路獲得所需信息,而基於人們搜索而產生的數據,也同樣變成了重要的生產資源,未來,數據可能就如同空氣、水、石油一樣,是資源也是財富。
今天全球估值最高的公司TOP10,與10年以前相比已經產生非常大的變化:如今排名靠前的一定是擁有海量數據的企業。而能源型的、資源型的公司,正在被這些「數據存儲器」趕超。
對於「數據」的理解,華映認為可以從兩個維度講:一類是提供數據,即服務產生數據;另外一類是處理數據,是技術能力。支付寶擁有大量的用戶數據,是它在行業核心的競爭壁壘;而做人工智慧的企業要做數據處理,本質上這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結合度緊密。
4
人力資源和數據是企業能最大的剛需
需平台型布局
從企業通用需求角度來看,「人」是企業最基本的構成要素,因此,人力資源也成為企業一大剛需。人力資源服務的核心:一是提高效率,二是職業成長。在國內人力資源領域,華映被投BOSS直聘已經開始利用「大數據」,通過技術手段解放求職者和HR雙方通過人力篩選CV和JD的傳統方式,驅動招聘的向高效、精準進化。
BOSS直聘
然而,需要清楚的是,從企業辦公領域近年來的發展來看,以BAT為代表的巨頭們,將以往傳統的垂直領域SaaS服務,演變為平台模式。在人力資源領域也同樣如此,真正的競爭壁壘並不止於簡單的對接,如何讓每個人獲得未來發展,找到合適自己的職業成長路徑更為重要,這裡就需要平台型布局。如果平台能夠積累足夠多的個人職業成長數據,那麼在其他個體設置目標的時候,平台可以通過高維演算法及時提取與之匹配的他人成長數據作參考,能夠批量化解決不同人的需求,就存在突圍的機會。
5
數據整合助力企業獲客營銷商業化發展
在如今的企業服務級市場,獲客是實現商業化的大前提,但想要獲客,不得不談營銷。如今的商業已變成很多很小的觸點,搭載技術的發展,這些觸點也能收集信息,完成組織性的商業活動。同時,商業活動的組織形式也發生了變化,不僅企業數量越來越多,企業的形態變得更多元,有萬人企業、中型企業、今年尤為明顯的是小微企業逐漸增多。
原來的商業是集中式,現在趨於分散,想要收割用戶注意力,對企業來說成為難題之一,拓展至To B領域,企業獲客營銷目前按效果收費已經十分困難,其交易鏈和決策過程遠比C端複雜,並且非標。此時,如果創業者能夠充分利用數據整合優勢,同時基於所處在的垂直行業業務特色,進行生態鏈式布局,有機會在某些To B領域實現效果收費的突破,這是一個巨大挑戰,但同時存在機會。
關鍵詞三:技術+數據=真風口
6
AI並非泡沫,To B端真正風口來臨
數據爆發同時導致數據結構的變化,同樣促進了企業服務與AI的融合。相比於互聯網時代,人工智慧不僅僅解決信息互通、效率提升,同時也在促進生產方式優化。技術成熟使得企業獲取數據的門檻遠遠降低;分散式計算的發展讓人工智慧得以進一步應用,同時AI人才不再稀有;這是企業服務擁抱AI的背景趨勢。
同時,伴隨移動互聯網時代而來的是,企業移動化辦公產生了大量非結構化數據,他們開始主動尋求人工智慧的解決方案。過去,企業的業務邏輯、ERP、供銷存等關鍵要素,大多是由BI處理的結構化數據。但是今天如用戶畫像等數據更多是用戶線下行為,是圖像、語音、甚至視頻等非結構化數據,使得企業必須要用AI的方式來提升處理能力,這是剛需,也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從目前階段來看,AI在B端的商業化價值高於C端。對於C端用戶來說,基於AI產生的需求多為娛樂、實用,人工智慧產品的價值是創造良好的用戶體驗,而這其中涉及的因素不僅僅是效率,同時還有創造力、情感等,目前還難以完全滿足用戶需求。但B端用戶對此更為理性,如果AI產品能夠切實滿足企業需求,則更容易觸發付費。
7
物聯網:「萬物互聯」的觸發器
通道完善促進應用落地
如今看來,技術躍遷所帶來往往是「聯結」方式的變化: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實現了「人的互聯」,3G、4G為「聯結」建立了新的通道,在此之上才能發展IOS、安卓,以及與「人的互聯」相關的服務。如今,人們正在迎來「萬物互聯」的時代,觸發器仍是通道的建立——物聯網。
NB-IoT已經開始建立,它是所有運營商低速物聯網的通道,也是萬物互聯的基礎。物聯網的「高速公路」在搭建,這是當下的機會,一旦「高速公路」修好以後,整個經濟將以新的形式盤活,各種各樣的應用有了基礎,會大量衍生,技術支撐層的企業,如感測器、通信以及雲計算、大數據等企業會具提前釋放競爭力,並實現較好的盈利能力,當然前提是產品過硬。同時,物聯網時代產生的數據量,相比移動互聯網又會呈現指數級增長。NB-IoT建立起來以後,網路終端越來越多,上網成本極低,效率極高。一個房間里就可能存在成千上萬個聯網終端,通過物聯網傳遞信息,這又會再度促進人工智慧的發展,二者相互促進。
8
區塊鏈:不止於「幣」,關注四個核心技術
對於目前較火的區塊鏈,要了解它的核心概念不止於「幣」,其基礎是共識機制以解決確權問題。但確權的問題用到虛擬貨幣,價值轉移的速度會劇烈變化。過去價值轉移方式是通過股市交易所、一級/二級市場,規則中心化。但如今區塊鏈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帶來的價值轉移不受約束,且相對公平,一定程度加速了價值轉移效率。但不可否認的是,區塊鏈它提供了一個分散式確權的激勵機制,能更好地應用於徵信,版權等方面。
區塊鏈真正的價值在於四個技術:點對點、分散式存儲、核心共識機制以及安全,區塊鏈的目的是為了去中心化以及安全,區塊鏈技術的落地核心問題在於它所服務的行業怎樣看待去中心化的問題,如果認可它的好處,願意改變思路,去做一些顛覆性的布局,那麼就具備投資布局機會,否則永遠在探索階段,這是場景化的約束而非技術性的約束。
關鍵詞四: 商業化落地
9
創業本質在於從業務出發
延伸數據價值
對於創業公司來講,無論是To B還是To C領域:分析市場規模,明確准入門檻,了解競爭對手,尋求創新點,是共通的創業基本邏輯。但To B領域不同於To C領域之處在於,無論是哪個細分領域的創業者,不需要刻意為新技術而改變策略,最基礎的素質是能夠利用好數據。
To B領域創業者應該從行業本質角度分析業務模式,如果產生的更多是結構化數據,那麼對於創業者說,相對容易,能夠通過拓展的服務範圍建立競爭優勢;而如果行業產生更多非結構化數據,這就要求創業團隊縱深向的數據處理能力,可以通過建立技術壁壘創造競爭優勢。在此之上,以開放的心態面對技術革新帶來的變化,踏踏實實尋找新技術與業務的結合點,探索商業化落地,才能提升價值。
10
「智造、多元」格局下
尋找縱深行業中的投資機會
在過去一年中,智造、多元是企業服務領域發展的關鍵詞。在技術推動在下,當企業業務足夠多元化的時候,對於企業來說,無論管理還是內部能力釋放,都需要打破邊界,形成能力的共享,而越來越多的企業服務創業者正在通過嘗試來拓展商業邊界、重塑格局。
愛拼機
面對不斷變化的商業市場,各個行業留給創業者亦或是投資人盤整與展望的時間都在縮短,在技術驅動升級的To B領域,感受尤為強烈。只有深刻理解各行各業「服務」的本源性需求,能夠將數據與技術相結合,應用到具體的商業模式中,才是抓住了未來5-10年的真正趨勢和大風口。
本文系華映資本年終復盤第篇,敬請期待互金篇和年度總結。我們相信,未來華映資本將更加值得你關注。
※文娛投資回歸商業本質,高效變現是硬核指標
※17年All in小程序的他們,告訴你18年能吃到多少紅利
TAG:華映資本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