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小年到十五的年俗大全 留這一份就夠了!

從小年到十五的年俗大全 留這一份就夠了!

新春臨近,小編幫你整理了從臘月二十三(小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的年俗,希望能讓你過一個有著滿滿儀式感、年味兒十足的春節!

友情提示

內容較長,

但很多年俗都非常有趣,

值得從頭看到尾哦~

臘月二十三 小年

現代中國,北方小年在臘月二十三,而南方小年在臘月二十四這天。

古代官府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一般民家臘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儀式。所以有一句民間習俗叫做「官三民四船五」。

小年這天,做最重要的習俗就是祭灶,之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

祭灶

古時人們認為灶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裡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灶神,請求他上天后多說好話、吉利話。

因為,臘月二十三的晚上,要把灶王爺和祖宗的畫像或照片掛在牆上,備好酒水、貢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再把「灶神」再接回來。

灶糖

一種麥芽糖又稱麻糖,粘性很大,把它抽為長條形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製成扁圓形的就叫做「糖瓜」。

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寒冷,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

祭灶時要把灶糖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讓灶王爺別說壞話。

臘月二十四 掃房子

舉行過祭灶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

掃塵

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中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

其實,人們藉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陳、除舊的意願。也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史料

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

《清嘉錄》卷十二記載:「臘將殘,擇憲書宜掃舍宇日,去庭戶塵穢。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塵埃』」。

臘月二十五 磨豆腐

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民間傳說灶王上天彙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

接玉皇

舊俗、新俗都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 。

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趕亂歲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

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

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閑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閑暇娛樂好時機。

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

照田蠶

照田蠶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

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

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

臘月二十六 割年肉

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往往在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臘月二十七 洗疚疾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

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俗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臘月二十八 把面發

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各家各戶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

過去社會發展低下,還沒有現代比較方便的發酵粉,普通的面提前幾天做好了容易壞,只有發麵不愛壞,於是二十八這天就發麵,準備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

同時,這也是因為舊俗認為初一到初五期間不能動火蒸饅頭的緣故。

如今,外面賣的饅頭花樣繁多且價格不貴,所以平日自己發麵蒸饃的人越來越少。但是,每到年關,很多人還是會按照老輩傳下來的習慣,在臘月二十八這天發麵,準備蒸饅頭。

臘月二十九 上大供

祭祖

對於祖先的崇拜,在中國由來已久。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這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誌,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

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

史料

據漢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是為正月,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

這說明,早在漢代中國的祭祖活動就已經是春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了。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也叫「別歲」。

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才能燒完。

臘月三十 除夕

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正月初一首尾相連。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夕: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

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迎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史料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裡要舉行「跳鍾馗」、「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貼門神

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

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寄託了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傳說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

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

貼春聯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後來,隨著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

史料

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

到了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為後世春聯之濫觴,而題寫於桃符上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

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

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沿用至今。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由來已久。

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史料

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正月初一

早起

舊時有的人認為,如果不早起,田坎就會塌。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

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

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拜年

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居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

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便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

壓歲錢

壓歲錢(在廣東叫做「俾利是」)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勉勵兒孫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

體現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

占歲

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占本年年成。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

後代由占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有初一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初八不打穀的風俗。

史料

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占》,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

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

貼畫雞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中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斗,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史料

晉朝人著的《玄中記》里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隻天雞,說是當太陽是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

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所以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是象徵著天雞。

聚財

俗傳正月初一這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

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這一習俗,大年夜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團圓飯

一年一次的團圓飯充分的表現出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

正月初二

祭財神(開齋日)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

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到來的這一年要發大財。

姑爺節

正月初二是傳統的姑爺節,姑爺們要紛紛去給岳父家 、岳母拜年。

正月初三

燒門神紙

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穀子生日

民間以為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小年朝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

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正月初四

羊日

正月初四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里,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吃折羅

大年初四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羅,所謂折羅,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

扔窮

清掃室內,把過年的垃圾集中處理掉。

綁火神

在北方有些農村,人們用玉米梗或麥梗幫在棍子上,點燃後從自己家送到河裡去,代表一年家裡無火災。

正月初五

破五

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

按照舊的習慣要吃餃子五日,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

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到來的這一年裡遇事破敗。

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迎財神

正月初五迎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因此,每到正月初五零時零分,人們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

史料

清代顧祿《清嘉錄》云:「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又說:「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

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因此叫「搶路頭」。

上海舊曆年就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祭財神」。

開市

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

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正月初六

農曆正月初六又稱馬日,在這一天要送窮。

在中國各地還有自己的送窮辦法,各不相同。

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於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

正月初七

人日

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

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從晉朝開始有剪綵為花、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髮上。

撈魚生

南方一些地區,人們有在人日節「撈魚生」的習俗,撈魚生時,往往多人圍滿一座,把魚肉、配料與醬料倒在大盤裡,大家站起身,揮動筷子,將魚料撈動,口中還要不斷喊到:「撈啊!撈啊!發啊!」,越撈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踏青

正月初七踏青郊遊,源於宋代夔州(今重慶市奉節縣)的踏磧(qi)。

宋陸遊在奉節做官時,作《蹋磧》詩:「鬼門關外逢人日,踏磧千家萬家出。」

南宋狀元王十朋在奉節為官時,更常與民同樂,正月初七帶頭游磧,男女老少,傾城出動,熱鬧非凡。其《人日游磧》詩曰:「今日日為人,傾城出江皋。」登高

人日節也是文人墨客登高賦詩的日子。唐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云:「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

史料

《荊州圖經記》:「夔府人重諸葛武侯,以人日傾城出八陣磧上,謂之『踏磧游』,婦人拾小石之可穿者,繫於釵頭,以為一歲之瑞」。

正月初八

穀日

傳說初八是穀子的生日。

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天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順星

舊時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

祭祀用兩張神碼,第一張印著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張是"本命延年壽星君"。二張前後撂在一起,夾在神紙夾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後方正中受祀。

神碼前陳放著用香油浸捻的黃、白二色燈花紙捻成的燈花,放入直徑寸許的"燈盞碗"點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

黃昏後,以北斗為目標祭祀。祭祀後,待殘燈將滅,將神碼、香根與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

正月初九

天日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稱」天公生「,傳說此日為玉皇大帝生日。

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婦女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正月初十

石不動

也稱 「十不動」。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

河南風俗這一日家家向石頭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饃餅,認為吃餅一年之內便會財運亨通。

山東等地有抬石頭神之舉: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由十個小夥子或十個小姑娘輪流抬著瓦罐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正月十一

子婿日

民歌中有「十一請子婿」的說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們在這一天宴請子婿。

相傳,這是因為初九慶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還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這天用來請子婿吃飯,娘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費了。

正月十二

過老鼠節

中國民間傳說這一天是老鼠的生日,於是人們圍繞著老鼠創造出各種各樣「節目」,不但表達了老百姓對老鼠的憎恨,還驅趕了一年的辛苦勞累。

藏剪刀

早飯過後,各家的媳婦姑娘們都要把平時用的剪刀藏到抽屜里、褥子底下,而且還要用紅繩或紅綢把剪刀捆包起來。

據說,老鼠節這一天大人孩子都不能用剪刀,只要聽不到剪刀的「咔喳」聲,家裡一年就聽不到「咔喳咔喳」老鼠嗑東西的聲音。

媳婦姑娘們將剪刀藏起來,就是怕孩子們拿到剪刀玩耍。

收舊鞋

各家各戶的孩子們背著筐頭挨家挨戶收舊鞋,老百姓也樂意把 「邪」(鞋)送出去。平時穿壞的舊鞋不扔掉,而是專門等到老鼠節這天給上門收舊鞋的孩子們。

因為老鼠除打洞外,還習慣藏在人們不穿的舊鞋裡做窩、生育小老鼠。孩子們被收到的舊鞋再壘成老鼠洞的形狀燒掉,象徵著將各家各戶的老鼠「一窩燴」。

正月十三

舊時從正月十三開始上燈,正月十八落燈,有「十三、十四神看燈,十五、十六人看燈,十七、十八鬼看燈」之說,並有「上燈圓子落燈面」之舉,即正月十三上燈之日吃圓子,正月十八落燈之日吃麵條。

正月十四

拜臨水娘娘

中國民間將正月十四這一天稱為「臨水娘娘」(又稱「順天聖母」)的誕辰。

傳說臨水娘娘有扶胎救產之術,專管人間生育,救了許多難產婦女保護了兒童,於是民間立祠奉祀,稱為「臨水娘娘」、「順天聖母」。

伏羲誕辰日

甘肅天水一帶,稱伏羲為人宗爺,以正月十四日為人宗爺誕辰日,這天要舉行祭祀活動。

前一天晚上就開始準備祭品,祭品有宰殺好的整豬、整羊以及水果和其他食品。院內古柏樹上,貼滿了小小的紅紙人。

子時一到,開始讀祭文,回顧祖宗的功德,述說現今的美好生活。之後進行朝拜,給人宗爺唱戲,耍社火,祈願保佑歲歲平安,人壽年豐。祭祀後,供品要分給朝拜者,意為祖先賜給了食物。

喝亮眼湯

中國民間有個說法,這十四夜亮眼湯一喝,就說明春節也過得差不多了,大家得開始振作精神開始新一年的工作。

除此之外,正月十四夜,平常人家還會在自家的各個角落裡撒上烏梓,因為據中國民間傳說,角落裡倒一些烏梓,可讓老鼠眼睛瞎掉,貓的眼睛更亮,把老鼠都吃完,這樣就可以保護糧食不讓老鼠吃掉。」烏梓其實是山上的一種野果,由於烏梓用新昌話講就像「眼珠子」,意思就像多雙眼睛盯著自家的糧倉不被老鼠侵害。

試花燈

為了準備正月十五的元宵節,中國民間和朝廷都會在這天搭建燈棚,懸燈結綵,並做一些遊藝節目的預習活動,成為「試燈」以便迎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

市面上賣燈籠的小販,早就準備了各式各樣的花燈,準備販賣,成為「燈市」。

正月十五

元宵節是中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

元宵節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史料

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燈會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在中國也由來已久。

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有團圓美滿之意。

演社火

在北方一些地方,正月十五還要幾個村子聚集在一起演社火。

社火里包括踩高蹺、跳鍾馗、花車等等。

End

GIF

春節作為中國最盛大的傳統節日,

很多習俗都需要我們的守護和傳承。

如果你還有我們不知道的年俗,

或者自己家特別的年俗,

都可以留言與我們互動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視野 的精彩文章:

TAG:東方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