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平台紛紛下注「機器人綜藝」,但市場接受度、節目可看性都是挑戰

平台紛紛下注「機器人綜藝」,但市場接受度、節目可看性都是挑戰

文|秋實(話娛 ID:huayufunds)

2月3日,愛奇藝在北京召開了《機器人爭霸》的發布會。至此,在網綜領域,優酷的《這!就是鐵甲》、愛奇藝的《機器人爭霸》開始進入拍攝階段;相比較而言,台綜在這個領域的動作就快了不少,央視二套的《極客出發》、浙江衛視的《鐵甲雄心》都已播出數期。

從上述綜藝市場的變化可以明顯看出,一線衛視、一線視頻播放平台都紛紛在「機器人綜藝」領域「下注」,彷彿這就是下一個即將到來的綜藝「風口」。

無論是機器人還是鐵甲,這些節目都帶有很強的科技色彩。在如今這個科技加速改變人們生活面貌的社會環境中,掃地機器人、VR眼鏡、AI音箱……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對這些高科技產物已不再陌生。

不過,科技產物作為重要甚至核心元素出現在國內綜藝中,這種情況倒是為數不多,特別是如果能夠擺脫「高冷」印象,打破題材小眾的限制,將是國內綜藝市場的一次非凡突破。

「機器人格鬥綜藝」哪家強?

事實上,國外的「機器人格鬥綜藝」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近年來,隨著國內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AI、人工智慧、機器人等高新科技的普及和發展,國內觀眾對於機器人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平台方可能認為將這種類型的節目引入國內,時機已然成熟。

正因如此,幾大巨頭紛紛重金探索這一領域,據說優酷的《這!就是鐵甲》製作費用就突破了2億級別。根據藝恩報告《2017中國網路綜藝市場白皮書》顯示,2017年國內網路綜藝整體投資規模大概在43億元左右。所以,從投資成本角度來看,優酷對這個節目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首先,《這!就是鐵甲》集結了來自10個國家,48個隊伍,由戰隊經理人親自挑選,並以一對一、三對三等各種方式對戰,輸了的隊伍則要選擇淘汰的隊員。這部機器人綜藝加入了經理人選擇淘汰對象這個環節,可能會構成節目看點。比如觀點鮮明愛憎分明的明星經理人鄭爽,她對淘汰成員的選擇和理由,就會帶有不小的話題性。

其次,在選擇嘉賓時,可以看出《這!就是鐵甲》有意靠攏女性市場。三位明星經理人吳尊、鄭爽、張一山的的粉絲畫像均以女性為主,可見,這部機器人綜藝不想在前作的延長線上繼續,而是考慮到了製作爆款綜藝的前提條件,女性觀眾。有了女性觀眾的關注,節目的話題性、自來水、甚至是快消類的品牌客戶也就都不成問題了。

在這點上,已經播出的、市場表現有些不溫不火的浙江衛視《鐵甲雄心》看起來就在此「小栽了跟頭」。在模式上貼近國外同類型節目,整體展示給外界一種強烈的「男性向」特徵,所以節目也就只能流傳於機器人粉絲這種小眾圈子。

最後,在綜藝很重要的趣味性方面。愛奇藝的《機器人爭霸》對外宣稱要沿用《中國有嘻哈》劇情真人秀的剪輯方式。這是在放大真人秀部分的內核,讓節目顯得不那麼「高冷」,具備更強的可看性。

機器人成綜藝細分題材,能否打入大眾市場?

上文已經提及,「機器人格鬥綜藝」在國內儼然將一股風潮也就是今年的事情。在如今國內的綜藝市場中,品類題材豐富多元,同質化競爭越來越嚴重,觀眾也越來越審美疲勞,機器人格鬥網綜作為全新的垂直領域,其新鮮度和差異化體驗確實具備不錯的潛在市場。

在國外,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這種類型的節目早就進入市場,並且頗受觀眾的喜愛。但是剛進入國內,習慣了強娛樂節目「熏陶」的觀眾能否接受、喜愛它仍是存有變數的。

不同於一般的賽事播放,「機器人格鬥綜藝」不可能只是單純地呈現機器人「打架」的場景,更有著諸多考量。譬如在前期宣傳中如何將節目推向大眾市場?如何能夠將「機器人格鬥」與「綜藝」更好地結合在一起?如何在節目的科技屬性和娛樂屬性中間取得平衡?

優酷的《這!就是鐵甲》官宣了吳尊、鄭爽、張一山等具備不俗人氣對的藝人,愛奇藝的《機器人爭霸》公布了楊穎、李晨、林更新、盛一倫、趙立新這個兼具流量小花、鮮肉、演技派的「魔幻組合」。從優酷與愛奇藝兩家邀請的嘉賓名單不難看出,兩個平台所做的這一組競品,似乎都希望能夠打入更大範圍內的受眾群。

雖然平台方不斷發力,但找准節目的定位,吸引到特定的受眾人群,以科技元素為本提升節目的觀賞性都是需要努力的地方。「機器人格鬥綜藝」聽起來很燃,在目前的情況下要想完全打入大眾市場,看起來仍需時間來觀望。

編輯|廠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捕娛記 的精彩文章:

75集長的片頭!論《海上牧雲記》是如何坍塌的
機器人格鬥綜藝的「鐵甲」之下,藏著一顆怎樣的市場「雄心」

TAG:捕娛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