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經典,「我」與「吾」,要明清

學經典,「我」與「吾」,要明清

「我」與「吾」辨析

文:李守力

中孚卦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前後用「我」與「吾」(阜陽漢簡《周易》用字同),並非是為了避免重複。觀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鼎卦九二「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可知也。

觀《詩經》亦可知:

《泉水》:「我思肥泉,茲之永嘆。思須與漕,我心悠悠。駕言出遊,以寫我憂。」

《谷風》:「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爾新昏,以我御窮。有洸有潰,既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來墍。」

《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吾」字是聖人參伍天地所用字,故鮮有人知其本義。學者大都從語法、語音、方言演變的角度研究先秦文獻中「我」與「吾」的關係,(章太炎謂之為「同訓互舉」,馬建忠、胡適、王力從語法主次論之,俞敏、鄭張尚芳、朱紅從語音演變論之,周生亞、張玉金從商周方言演變論之,等等)雖有收穫,但不能契入古人用字本質。

我,《說文》:「施身自謂也。」徐鍇曰:「從戈者,取戈自持也。」

五,《說文》:「五行也。從二,陰陽在天地間交午也。」

我,身也;吾,五也,互也。

我是自身,吾是河洛五行九宮之中,三五之道之我也。所以我是小我,吾是大我

「我有好爵」,九二大夫之位,故曰爵,此我是自我;「吾與爾靡之」,九二與六三親比,故曰「吾與爾」,此吾是大我。

我,與人相對之義;吾,與人與萬物交互之義。

義(儀),身之威儀也。義為誼,從羊者,與善美同意。

悟,覺也,從心吾聲。天地交午於心(天人合一)謂之悟。

1.《老子》「我」取相對義:

《老子》十七章: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此處「我」與「百姓」相對。

《老子》二十章: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儡儡兮,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此處「我」與「眾人」「俗人」相對。

《老子》五十七章: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此處「我」與「民」相對。

2.《老子》「吾」取交互廣大義:

《老子》十三章: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景龍及敦煌乙丙本作: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我有身,及我無身,吾有何患。

此處尤其彰明吾為大我之義。我,身也,無我則為「吾」。

《老子》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此處言與萬物交互並作,故曰「吾以觀復」。

《老子》二十一章: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此處言與與萬物(眾甫)交互感應,故曰「吾」。

《老子》四十九章: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

此處聖人與百姓一體同觀,超越相對,故曰「吾」。

《老子》五十四章: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此由身修漸次推廣到齊家治國平天下,故由身(我,身也)至於大我「吾」也。

3.《論語》「我」與「吾」:

《論語·述而篇》: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前之「我」,謂孔子弟子心目中的孔子,是相對之義;後之「吾」,是孔子之無隱交互之境界。

《論語·先進篇》: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孔子說,顏回並非對我個人,而是對我的言論喜歡。前之「我」,謂顏回與孔子的個人關係;後之「吾」,言顏回與孔子真言的關係。

《論語·陽貨》:

子曰:「夫召我者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前之「我」,是說公山弗招聘孔子個人,是相對的關係;後之「吾」,言孔子行道的志向。

4.《莊子·齊物論》「吾喪我」:

南郭子綦隱機而坐,仰天而噓,答焉似喪其耦。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機者,非昔之隱機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女聞人籟而末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

大意:南郭子綦靠幾靜坐,仰面朝天緩緩地吐氣,茫然若失,就像魂魄離開了軀體。南郭子綦的學生顏成子游見狀馬上前來侍候,問南郭子綦說:「您剛才是處於一種什麼樣的境界呢?一個人的形體固然可以使它像枯槁之木,難道一個人在打坐時也可以使它像死灰一樣嗎?您今天的靜坐境界,跟以前的靜坐不一樣。」南郭子綦回答說:「偃,你問此事,不是問得很好嗎?今天我遺忘了形體之我,你知道這一點嗎?你只聽到人吹簫管發出的聲音,而沒聽到大地眾竅所發出的聲音,你只聽到大地眾竅所發出的聲音,而沒有聽到天地間萬物的自鳴之聲!」

按:

南郭子綦靜坐,意識由人身而地而天,由小我進入大我,故曰「吾喪我」。

5.《孟子》「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大意:

孟子說:「我善於分析別人的言語,我善於培養自己的浩然之氣。」

公孫丑說:「請問什麼叫浩然之氣呢?」

孟子說:「這很難用一兩句話說清楚。這種氣,極端浩大,極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養它而不加以傷害,就會充滿天地之間。不過,這種氣必須與仁義道德相配,否則就會缺乏力量。……」

按:

浩然之氣是塞於天地之間,故屬於大我之吾而非小我之身,只有我身不斷的積累道義,用正直才能培養出吾之浩然之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傳統 的精彩文章:

一起學《論語》6.20雍也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TAG:文化傳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