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華米上市背後:連續3次創業「失敗」,創始團隊曾抵押房產發工資

華米上市背後:連續3次創業「失敗」,創始團隊曾抵押房產發工資

2月8日,華米科技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為小米生態鏈首家在美上市企業。

在現場的華米創始人黃汪露著一貫應付媒體的微笑,但是看著要比平常發自內心的開心許多。畢竟用他自己的話說:華米終於小學畢業了,可以上初中甚至高中了。

但是在這光輝成績的背後,誰又能想到還有一段攜高管賣房發員工工資的往事。

華米上市背後:連續3次創業「失敗」,創始團隊曾抵押房產發工資

(圖為華米在美上市)

「規規矩矩」的好學生?

1997年,那時中國的大學還沒有擴招,本科生還是稀缺的香餑餑。這一年,黃汪22歲,大四學生,在中科大讀物理學微電子。和所有的畢業生一樣,他面臨著是繼續讀書還是找工作的選擇。繼續讀書,搞個研究,混個研究生學位,前途很是明朗。於是,他聯繫了導師,準備繼續自己的科研道路。

可是,他卻幹了一件最值得吹牛卻最惹人「痛恨」的事情。在華為「年薪10萬」工資的吸引下,陪著同學去華為面試,結果陪跑的黃汪應聘上了,而他的同學卻被刷了下來。黃汪無意之中搶了很多風頭,但是他的確不是一個愛出風頭的人。如果可以沉默,這個理工宅男能沉默一天。

但是平平淡淡成長不代表沒有自己的想法,沉默也不代表思想的空白。

在公司里工作了一年,他萌生了創業的想法。他不再沉湎於年薪10萬的喜悅,早上8點半,晚上8到10點的工作,讓他感到了一陣空虛。他內心明確的是,這種生活不是他想要的。

世上困難的不是做選擇,而是做完選擇後如何去執行。


「我一個人也能做個公司,軟體、硬體、銷售,我都能幹」

從華為辭職後,他沒有去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也沒有去深圳這座新興城市。而是回到了自己母校所在地合肥,除了能夠接近母校的資源,生活創業成本低是他著重考慮的。

他做好了走一條困難而漫長道路的準備。

華米上市背後:連續3次創業「失敗」,創始團隊曾抵押房產發工資

(圖為華米CEO黃汪)

剛成立公司沒多久,雖然黃汪沒有遇到上頓不接下頓的情況,但遇到更令他頭疼的事情。由於公司發展還不穩定,公司負責銷售和硬體的合伙人先後離開讀研或另謀發展。黃汪一下子慌了,他曾想過創業只要把技術做好就行,沒想到管理一個公司這麼複雜。他更沒想到以後會做更大的公司,有更複雜的事情等著他。

本來人手就少,兩個負責人一走,黃汪不僅開始了解銷售方面的內容,還自己動手畫起了電路圖,做起了硬體方面的內容。幸運地是,他在大學期間,軟硬體都多多少少有接觸。後來說起這段往事,黃汪曾笑著稱「到最後,我才發現,我一個人也能做個公司,軟體、硬體、銷售,我都能幹。」


為了發工資,抵押合肥6套房

在第一個公司做到最好時候,摩托羅拉半導體都使用他們公司做的工具。這讓黃汪感到了創業的成就感,但是他也看到做一個下游公司很有局限性。

於是,他轉了研發方向,開始為當時最火熱的產品MP4作產品設計,並且推出解碼各種播放格式的內置軟體。這個方向讓黃汪有了新想法——去做平板電腦。這一年是2009年,蘋果的ipad都還沒有推出。他們做的第一個平板電腦使用了Linux圖形界面系統,2010年開始使用Android系統。

但這個新想法,也讓他迎來了人生中第一次大危機。

2010年,蘋果公司開始發布第一款iPad,這時候黃汪的產品已經推出一年了。即使是蘋果,iPad的產量也並不理想。黃汪覺得這大概是一次失敗的嘗試。

半死不活撐到2012年底,終於危機爆發了。他的公司智器公司已經快要發不出工資了,四處融資,四處碰壁。

為了維持公司正常運轉,黃汪不得不把自己合肥的房子抵押,去銀行貸款發工資。還說服另外5個高管,也將自己的房子抵押去銀行做貸款。


走向IPO,成功又糾結的華米

2013年,黃汪再次看到了剛露出苗頭的可穿戴設備。2014年,華米成立。不過,其實13年的時候,黃汪就與雷軍達成了合作。當時,雷軍提出了「小米生態鏈」計劃,而黃汪的團隊成為其中一環。

2014年7月22日,第一款小米手環發布,定價79元。到2015年3月,蘋果開始正式發貨Apple Watch ,當月小米手環銷量猛增,平均每個月銷量100萬個。再到2017年,華米為小米供應的手環出貨量達到了4000萬隻,成為全球出貨量第一的智能手環。

華米上市背後:連續3次創業「失敗」,創始團隊曾抵押房產發工資

(圖為華米連續三年盈利)

智能手環的熱銷使得黃汪成功找到了更大的市場,更廣闊的供應鏈和銷售渠道。

作為小米生態鏈公司中,營業額突破10億元人民幣,估值超過10億美金的一環,華米成長為了一個真正的大公司,成功的在美上市。

然而事情真的那麼簡單嗎?

黃汪一直有個心病:如何做真正的自己?

做摩托羅拉的下游公司,幫OPPO、藍魔做MP4產品設計,現在又做小米生態鏈上的一環。創業了20年,為何一直為他人作嫁衣裳?提到小米大家都知道,知道華米的又有多少人呢?現在的華米不是當年那個稚嫩的智器公司,華米想要做自己。

當年選擇成為小米生態鏈公司時,整個團隊就有些抗拒,感覺自己像個代孕媽媽,總是為他人生孩子,別人也不知道孩子是自己生的。

所以,早在2014年,華米團隊就已經在謀劃著打造自己的品牌。

2015年,華米與李寧共同合作發布了兩款智能跑鞋,內置了華米的智能晶元。同時,華米還推出了自己的手環和智能手錶。

華米上市背後:連續3次創業「失敗」,創始團隊曾抵押房產發工資

黃汪的「自立」舉動引來了外界的猜測,謠言稱華米要與小米決裂。

其實華米自開始建立自己的品牌到如今成功IPO,實現了連續三年盈利,黃汪很清楚的知道這份成功里有多大的功勞是藉助了小米的品牌和流量。截至2017年前三季度,小米產品營收佔比仍然高達82.4%,自有品牌產品營收僅佔17.6%。不過,華米的自有品牌營收佔比正在逐年提升。

這份成功雖然讓他糾結,但是也一定程度上安慰了他。

對於他來說,和小米的良性合作是必不可少的。而建立和發展自己獨立的品牌似乎成為了這個技術型CEO的一個情懷。

而現實的問題,小米和華米在合作同時,關於利益分割的的自由度有多少,也成為外界關心的話題。

就像黃汪說的,華米的可穿戴產品現在還是小學剛畢業。華米上市僅僅是個開始,單一的產品結構和靠低價多量的盈利模式對於華米都是巨大的威脅。

華米在未來如何走?一直以來的心病怎麼慢慢緩和治癒?這些都是黃汪和華米要面對的。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華米上市背後:連續3次創業「失敗」,創始團隊曾抵押房產發工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鎂客網 的精彩文章:

銷量首超三星,小米成印度第四季度第一大智能手機廠商
投融資匯總|本周(1.22-1.27)摩拜單車獲10億美元E輪及以後投資

TAG:鎂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