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南懷瑾先生 《孔子和他的弟子們》

南懷瑾先生 《孔子和他的弟子們》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這是孔子論為學的基本態度。假定有一個人,能夠安於本分,在貧賤的時候,能夠甘於貧賤,雖然食不能得飽,住不能得安,但是具有敏捷的智慧,注重於篤實履踐的工夫,而慎於言語,並且謙虛好學,肯向有道之士討教求正,即可稱得上是好學的了。這種為學的態度,也是反映為學的目的,只是為了完成一個人,是為了人生,不是為了生活。一個人的胸襟意境,能夠升華到這種程度,才真正是學問的本色了。所以在《里仁》篇中便說:「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也就是這個意思。如果真為學問而學問的人,絕不會在生活困惑時,就放棄了學問的修養和造詣。

——南懷瑾先生 《孔子和他的弟子們》

【出版說明】

這本書原名為《孔學新語》,是南師懷瑾先生,在五〇年代末期,對少數學子的講解整理而成。後於一九六二年,由「淨名學舍」出版,記錄者為巫文芳,校對者為朱文光。

有趣的是,那時的南師,正住在臺北泰順街六十巷的蓬萊新村三號,那裡就是「淨名學舍」,也是青年學子前來受敎聽課的地方。如編者後來所認識的朱文光、林曦、杭紀東、巫文芳等,都是當時經常前來求敎於南師的學子。而南師所敎,除儒學外,還有詩詞文章,易學等,頗為多樣。

在《論語》二十篇中,當時南師才講了六篇。雖然只有六篇,但在臺灣卻開始發酵。首先是在軍方,邀約南師前往講演的,遍及陸海空三軍,之後各界也陸續邀約不斷。經過多年的講解《論語》,累積整理,終於在十四年後的一九七六年,出版了《論語別裁》。

《論語》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典籍,南師幼年已經熟讀。及長,因遊心於佛道,且參究禪法有得,於再次重研儒學之卽,則另為悟入儒學之精華所在,故於重新講解儒學時,行文說法,不時流露禪風,以曾子悟道為最。

早在四十七年前,編者於南師處蒙贈《孔學新語》一書,始克對中華傳統文化產生新觀念。因念及時下青年學子之閱讀習慣尚簡,並為初學之方便計,特檢出此書再版,趁機將文句略加口語化,並將書名改為《孔子和他的弟子們》,期能為年輕一代,略開易入之門。

此書再版,從文字輸入電腦工作開始,到查證資料等工作,皆為晏浩學友於工餘之暇擔任,在此特別致謝。小標題則為編者所加。

劉雨虹 記

二〇一六年夏月

南懷經文化事業網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準備年貨的注意了!這些東西千萬別買……
南懷瑾老師:研究中國歷史要和西方歷史對照著看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