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宏偉:理解「強迫症」、「控制」和「雙向情感障礙」

馬宏偉:理解「強迫症」、「控制」和「雙向情感障礙」

GIF

溫馨提示:先看圖再讀文章

學習強迫症、控制和雙向情感障礙的識別或治療,最好的方法是看教科書或請教精神科大夫,要是能夠到精神病治療中心親自去看一看這樣的病人可能會更加的印象深刻。

如果你懷疑自己或身邊的人有這種行為或現象,建議直接去精神科檢查。但是我還是可以提供一點點並不全面的心理學思考。

強迫症

要分四個層面來講:

第一層面:癥狀。就是有行為表現,比較固化,經常的發生,反覆的發生。只要是經常發生的,就是需要關注的——吃飯、穿衣等常態的不包括在內。比如,經典的是洗手,一天洗幾百遍;一般人洗一分鐘,他要洗半個小時。這類的癥狀可以考慮診斷與強迫症有關。

癥狀的意義有兩個:1、矇混過關,讓你不易發現、不能發現,或者不能深入、必須把你攔截以門外,從而「過得去」——讓什麼過得去是心理治療的重點;2、癥狀是一種訴說,用癥狀的方式講述某個故事,這需要你懂得這門心靈「外語」。這是癥狀攜帶者精心策划了的化妝術,用絕密的信件通過秘密通道,經過九死一生呈現你面前的「密電碼」。要知道,如果被發現那就「死路一條」,所以這個癥狀牽涉到癥狀攜帶者的「身家性命」,必須小心應對。破譯密碼的能力是你否接近那顆心靈的能力。

第二層面:痛苦。也就是這樣做的時候不快樂,不開心,只有痛苦,不滿意、不舒服,懷疑等等,這些現象伴隨著那些癥狀發生,已經影響到了生活、工作或學習,影響人際關係了,就相對嚴重一些。因為心理學的目的是讓人減少痛苦,健康生活。所以這個部分要關注。

關注什麼呢?

關注那個痛苦的真實意義。

是這個癥狀讓他感到痛苦?

還是不明白那個癥狀怎樣來的讓他痛苦?

還是不明白那個痛苦是怎樣成為痛苦的?

還是痛苦自己精心編織的「密電碼」不能被破譯而找不到「心靈相通」的那個人?

或者痛苦自己精心設計的「密電碼」還是會被破譯掉而讓自己的心血付之東流?

還是痛苦糾結無論「密電碼」是否破譯,自己都無法面對逼迫自己設計「密電碼」的那個情境、那個關係、那個人?

第三層面:強迫。這個強迫是無意識的,是不知不覺的,不知怎麼的就發生了,想改改不掉,想斷斷不了,這個斷不了讓人很痛苦,很苦惱。

這個無意識的強迫是重點,既然是無意識的,就是表達了這個焦慮癥狀「不願意被發現」的需求,也就是說它隱藏了一部分內容、關係或事件,是不願意、甚至是不允許被人發現的,包括也不允許自己發現。它必須隱藏連我自己也發現不了,才算成功。想像一下,我自己製造的東西而且還必須不能讓我自己識別,那得是多極致精巧的設計?

強迫,是另外一個重點,強迫就是非情願的,它必須摧毀自己的情感監督功能——它反映的也許是自己的情感功能被強迫的摧毀。一般來講,自己決定的無論是哪些願意,都會有部分的支持功能,但是如果被動的完全強迫自己接受,對自尊的打擊和人格損毀是很嚴重的。這個強迫是講這個癥狀的嚴重程度和被迫的程度和被體驗的力度。

第四層面:重複。經常發生的,固化發生的,反覆重複出現的。這個重複就是最重要的信號,重複的就是重點。現在流行一句話說「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經常被人掛在嘴邊,就連春節紅包也被「重要了」,變成了「重要的紅包發三遍」。所以對於一個精神性的癥狀來講,無數的重複出現,一定是冒著生命危險出來送信的;反覆出現,就是沒有找到能夠識別暗號接頭的人。想想看,在白色恐怖的籠罩之下,找暗號接頭的地下工作者,是怎樣的一種工作情形?隨時可能被抓被嚴刑拷打受盡非人的折磨,一次次找不到組織、找不對接頭的人,意味著危險越來越升級,問題越來越嚴重,希望越來越渺茫,這個情形帶來的恐懼正加倍地侵蝕送暗號的聯絡人。所以要知道這個重複意味著風險和痛苦加劇,還要了解到在如此嚴峻的情形之下聯絡人沒有終止行動而繼續送信號尋求幫助找到組織,那份信念該是多麼的堅定。而這份堅定就是可以被治癒的力量所在。

GIF

控制

有關控制的話題不需要講得太多,幾句話就可以了:控制遍及一切處,無處不控制。控制的好,心靈就自由,人格就健全、精神就幸福;控制不好,就會出現癥狀,出現心理問題或精神疾患。強迫症和雙向情感障礙就是控制感失靈,控制功能失靈,失去了自我控制而停留在被別人控制和要擺脫別人控制的控制之中。這種關係的被動控制就是疾病,相反重獲控制權就是治癒。

雙向情感障礙

雙向情感障礙的成因更為複雜,一定要請精神科專業大夫治療才更為穩妥。但是理解這個癥狀是可以幫助癥狀攜帶者的。

重點是這個癥狀的「雙向」——相反方向的兩個點的呈現,要麼抑鬱:活著沒意思;要麼亢奮力量無窮。相反兩個端點的相反表現,也是失衡的,因為它沒有一個滑動的過程和空間,沒有經過意識允許和監督。它躲過了意識的監控而直接「越獄」,就搞得人摸不著頭腦,而這個摸不著頭腦會讓人很惱火——其實是恐懼——因為那個變化來得實在是太快了,無跡可尋。

所以我們也會對雙向情感障礙的患者感到莫名其妙,摸不著頭腦。反向形成的兩種情感表現,和分裂得並不徹底的兩種防禦,粘滯在看似有關係其實沒有什麼關係的關係之中——若有若無的關係既讓人充滿期待,又讓人惶恐不安。索性不如斷了或者連上,就像身體的部分器官,斷而未斷,失功能了,讓人棄之不舍,不舍又會因此而捨棄更多。這是一個更多矛盾充斥的情感集群,是一個無法完全也完全無法歸位的流浪,失控的是心靈。

面對身邊雙向情感障礙的人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圓點:你興奮時,我映照;你抑鬱時,我映照。永不停息地共情性理解和傾聽以及涵容,如果他能夠在你的陪伴之下可以滑動——順著情感的走向多滑動一點,再遠一點,也許就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只是需要我們,不要障礙在那個被稱做「情感障礙」的障礙上,而是促進那個被稱做「障礙」的東西可以滑動,可以移動,哪怕是以不動的方式移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整合心理諮詢中心 的精彩文章:

TAG:整合心理諮詢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