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山東人闖關東,山西人走西口,廣東人下南洋,為何沒有其他選擇?

山東人闖關東,山西人走西口,廣東人下南洋,為何沒有其他選擇?

闖關東這個詞在同名電視劇熱播後,曾引起了全國範圍內的民族共鳴,我們常說的闖關東是指從清朝同治年間到中華民國時期內,中原地區尤其是山東省的百姓去關東謀生的歷史。

從口口相傳的經驗來說,山東人闖關東的陸路路線是從喜峰口或山海關進入東三省的,海路則是從蓬萊、煙台等地經大連、旅順進入東三省,不管怎樣闖,對於背井離鄉的山東人都有著不可言說的苦衷。

那麼為什麼山東人喜歡去闖關東,而不去闖更加富碩的江南或者南洋呢?

首先,清朝的「禁關令」給了普通百姓足夠的遐想。滿清對於東北是限制漢人入內的,明確表示「禁止漢人墾殖」,皇室將物產豐富的東北作為大清的天然糧倉,對從沒踏足過的人,自然富含神秘。

清朝後期,滿清統治者無法繼續實行嚴格的「禁關令」,於是一部分人開始踏上「吃皇糧」之路,而且結果還不錯,能夠吃飽喝足。

闖關東的美譽傳開了,民國時期更多的人選擇加入這支追求小康生活的大隊,所以那個插根筷子就能長出參天大樹的黑土地就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山東人前往。

前面說到,山東到關東海陸皆可且路程不遠,很快便能到達,這也是一個選擇去東北發展的重要原因。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生活習俗,山東人闖關東,山西人走西口,廣東人下南洋,這都是歷史的規律,我們當然願意去到一個與自己家鄉相似的地方生活,最好一些習俗、習慣依然能夠保持原樣。如此一來,便不會感到異鄉的感覺,適應起來也更快。

南北方兩地的風土人情迥異,江浙之地雖然富庶,但對於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山東人來說,去南方插水稻或者行商做生意,對大多數人顯然是應付不來的。

闖關東大約停止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因為改革開放,山東地區富裕起來,不必再背井離鄉到遠方尋找火光,到了九十年代情況反轉,許多當年闖關東的後人開始迴流,回到山東,這使得山東、東北文化更加交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憂雜貨鋪MP 的精彩文章:

秦檜夫婦在岳飛像前跪了千年,但秦檜做的這件事情可以扶他起身
令大清滿朝文武聞風喪膽的地方,犯人一聽要被發配此地立刻自殺

TAG:解憂雜貨鋪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