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弟子規》讀後感

《弟子規》讀後感

標題

87先森

我從很小便接受到了漢語言文學的教育,並且很喜歡這門學科,同時,身為一名藏族人,我信奉佛教,因此這次有緣讀到由索達吉堪布講解的《弟子規》感到非常榮幸,非常親切,因為裡面不僅有很多對今生做人做事方面的真理,也有提到許多有關佛教的業因果,前後世的佛教聖言,令我銘記和思考。

中國是當今世界的發展中國家,甚至很多人把中國放在發達國家的行列,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中國其實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便是與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並列四大文明古國,是世界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其意不言而明,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它的文化底蘊深厚,它的文明程度應當先列於世界各國,但是我們明白,現今事實並非如此,也許我們可以談及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吟、大學、中庸、論語、四大發明、唐詩宋詞,但我覺得我們現在對此難以為續,因為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越來越淡薄。古人把三字經,弟子規定位於教育孩子的啟蒙書,從小時起首先培養孩子的品德,而現在的孩子卻從小就被灌輸追求物質,成績至上的理念,難怪堪布說,在六七十年代傳統文化被「革」了命。

以前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父親突然去世的男孩感到自己為父母做的太少,於是男孩為了報答母親,背著母親不遠萬里徒步朝聖到了拉薩,到了拉薩男孩覺得已經報答了母親的大恩便請喇嘛一算,喇嘛算完後說,你已經報答完吃奶之恩。從這則故事可知父母的恩情有多偉大。

母親在我很小的時候便教育我做個孝子,講一些格薩爾王渡母等孝敬父母或者一些人因不孝而墜入地獄受苦的故事,再後來又經常帶我去聆聽一些法會上堪布和喇嘛的講誦,所以使得我覺得孝敬父母是一件必須做的事情。中國自古以來講究百善孝為先,弟子規內也指出首孝梯,次謹信、愛眾、親仁、學文而這種理念在我們這個時代卻似乎已經被遺棄。《禮記》中雲:「教,說文解字中雲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而育《說文解字》中云:「育,養子使做善也」,不難理解古人把培養人格定為教育孩子的首要任務,這種教育理念與當今物質發達,人民安居樂業的教育理念相比,似乎只是名義上的相似。身為一名當代學生我本身感受很深,從一所學校畢業到另一所學校再畢業到另一所學校,其關注點仍然是成績,更令人失望的是不僅老師和學校的關注點是成績,父母最先向孩子要求的也是考個好成績,似乎成績決定著孩子的命運,而事實也好像真的如此,因為成績至上的理念深深根植在中國人的心裡。因此談到孝,我們從開始就沒有做好,堪布說「通常來講,孝養父母的方法有很多,歸納而言則有: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至,養父母之智」。我覺得現在的人連第一點「養父母之身」都沒有做好,更別說別的。在古時候人們非常注重一個人的孝心,這在「察舉制」實行時期就有明顯的表現,但在如今由於人們的孝心普遍降低,所以如果有人給父母一些物質上的關懷就已經是孝子了。有人說中國人的道德已經丟失了,把父母都趕出了家門,而這種事也確實在發生,就在前幾天我又看到一件蒙羞的新聞,一位姓張的老人被孫子趕出了家門,甚至連車庫都不讓住,老人的眼睛因為三百塊錢被孫子打瞎了,但其實孫子本人住的房子正是從爺爺那裡繼承來的,對此孫子的父親,即老人的兒子卻不管不問。這種事情不就是在告訴我們中國當代的「孝」的教育出現了問題嗎?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親有疾,葯先嘗,晝夜待,不離床」,想想,這些簡單的行為我們都沒有做到,我們總是忙著學習,忙著工作,而忘了陪伴父母。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說「德勝才者叫『君子』,才勝德者叫『小人』」。假如連父母的恩情都不懂的回報,那又何以談德,只能是小人。內地一些地方雖然經濟發達,但很多人對父母都是不管不問,或者直接送進老人院,談何敬孝。當然我們要從多個方面分析中國現在的有關道德問題,比如老人的思想問題人一旦老了就不能工作上班,當然就無所事事,天氣好的時候還會出來走動走動,老人們一起下個象棋什麼的,天氣不好的時候就整天待在家裡不出門,然後嘮叨個不停,管這個管那個,在家裡說個不停。心性好的家人不會說什麼,心性不好的就說道老人了,這樣結果就會鬧出很多事情,還有僵化的「婆媳關係」等現象。所以我們應當明白,人老了就應當把有些東西放下。那麼老了還可以做什麼呢?我覺得一個人最重要的時刻應該是在老年的時候。人的一生,小的時候忙著上學,後來忙著工作一直都是忙來忙去,期間內心總會有太多的牽絆。那麼何不放下一切,靜靜的感受一下這世界。我有個好朋友,他提到父親的時候臉上會洋溢出驕傲的表情,他的父親在他兒子結婚之後便對家裡的事情不問不理,他的父親對兒子說「我養大了你,教育了你,現在我老了,我自己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以後家裡的事情就不要問我」。那麼這位父親他要做什麼呢?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點,你做好面對死亡的準備了嗎?你做了多少件善事,能抵得過你所犯下的那些罪惡嗎?在藏區,很多老人在凌晨五六點便起床了,他們有的念經,有的去轉塔。有些老人拿著拐杖,念著六字真言,拖著沉重的步伐,艱難的,一步一步的向前走著,別人五分鐘能繞完一圈的塔,他可能需要半個小時,如果你覺得他可憐,那你錯了,她快樂著那,這是他認為最有意義的時刻。誠實地面對死亡,想像死亡不知無知,而是大智。所以我認為一個人最重要的時間是在老年的時候。

「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這種思想應當是我們銘記和實踐的一種原則,雖說佛靠金裝,人靠銀裝,但也沒必要真把自己穿成金裝,銀裝,否則表現出來的只會是你的修養低淺而已。「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我覺得這個很重要,現在的人普遍不愁吃穿,結果就變得非常挑剔,非常浪費食物。由於現在的大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就把孩子太過寵愛,結果很多壞的習慣也就一起疼出來了。古人講「誰知盤中餐,粒粒皆幸苦」,那是發自內心的,現在的很多人也同樣說這句話,但那只是口頭上的,更大的目的是在表達他會這首詩。我們中國人對公益事情和不允許的事情有這樣一個認識,總認為有些事情是別人應該做的,自己可以是一個小小的例外。很多人永恆不變的目標是金錢,並且為了達成目標不擇手段,這種人是最可怕的,他們因為這種目標的誘導在利益面前喪失人性,而最可悲的是這種人很難得到真正的幸福。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中說「人們對金錢最為普遍的一種錯誤認識是,錢可以使他們快樂。實際上,金錢聚積過多,不僅不會帶來快樂,反而會成會仇恨、相爭等煩惱的根源」。許多有錢人擁有一切物質上的享受,卻過著自暴自棄的生活。「財務輕,怨何生」,錢不是幸福,對待金錢要有智慧,更不能不擇手段地獲取,「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要明白內心所反映出來的有些慾望是錯誤的。正如你看到一樣東西,內心告訴你應當買下來,買完幾天之後發現其實不該買。其實幸福不是遙不可及,它就在你的身邊,在你身旁的每一人身上,但它需要你用心尋覓。

學習知識如今算是最平凡的事了,《中庸》里所講的五種求學的計策,即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還有《弟子規》裡面寫到的「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的學習方法值得我們借鑒。「方讀此,勿慕比,此未終,彼勿起」,這些方面我就做得很差,眼前放著很多書,就會這裡看一下,那裡看一下,結果就沒有學好。「心有疑,隨軋記,就人問,求確義」,這就是要讓我們懂得養成一種不會就問的習慣。以前碰到不會的想著以後問,後來就忘了問了,這真是不好。「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訓致」,一個人不管他多聰明,多有能力,如果不努力自暴自棄的話,那他不可能有什麼偉大的成就,我們應當明白,人生是一段漫長的旅途,不必急於一時,但也不能止步不前,我們要踏踏實實地走著,正如那句話「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弟子規》是儒教的一部啟蒙論典,講述了古聖先賢為人處世的規範,非常有利於塑造人格,培養品德。正如1988年75位諾貝爾獲得者在《巴黎宣言》中稱:「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首2500年前,從孔子那裡尋找智慧」。儒家思想確實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不知理,六十歲也孩童」,我們不能認為《弟子規》不是我們學的,再則,儒家思想是傳統文化,其精華我們應當繼承下來。類似於《弟子規》里寫到的「不關己,莫閑管」,我們需要用辨別的思維來理解,漢地有為了孝敬父母而殘害動物的做法,我認為這種做法是不好的。正如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痛苦的基礎上,那是不道德的」。「凡是人,須皆愛」這讓我想起楚王在丟了弓箭之後說的那句「楚人失之,楚人得之」,孔子最後把這句話改成「失之,得之」,所以我們同樣應當明白,眾生皆平等,一切眾生都是值得我們關愛和呵護的。我們祈禱的時候應當默念眾生平安,眾生皆幸福我們要有這種大愛之心,它有利於培養我們的善念,再則,眾生裡面就包含著你的父母,親人,子女,還有你自己本身,這是有人說「那不是騙自己嗎?眾生不會因為你的一次祈禱就真的平安幸福,還不如把祈禱的範圍變小一點」,這種想法是愚昧的,祈禱本就是一種願望,你祈禱你的家人一直平安,幸福,那你的家人就真的會一直平安,幸福嗎?我們要明白這種大愛,善良的心性,如同我們的習慣,需要慢慢培養。

儒教治世,道教修身,佛教治心,佛教中包含了儒教和道教的思想,所以我們大家應當多多學習和參研佛法,我相信你的心靈會因此得到凈化,你的生活會因此變得更加幸福。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心疼孩子被欺負,你卻這樣對待他
找一個能聊的來的人,才是最好的感情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