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設藝術設計的創新表達

陳設藝術設計的創新表達

陳設藝術的解析

陳設,從字面上看,可做動詞,意為陳列、布置、擺設。漢代應劭所著《風俗通·聲音·琴》中曰:「然君子所常御者,琴最親密,不離於身,非必陳設於宗廟鄉黨,非若鐘鼓羅列於虡懸也。」其也可做名詞,意為擺設的物件。宋代孔平仲的《孔氏談苑·王文正清德》中說:「一日御宴,陳設鮮華,旦(王旦)顧視,意色不悅。」「陳設」相對應的英文詞語有「Display」與「Furnishings」,前者有顯示、展出、炫耀之意,從人的使用角度闡釋陳設的主觀目的;後者範圍廣泛,意指傢具、設備、室內陳設、服飾等,強調從空間「供給、裝備、布置」的功能角度解釋陳設的客觀目的。

其實,陳設產生之初就具有「供給」與「展示」的雙重屬性,為了供給保證功用,為了展示添加裝飾。最早,圍繞衣食住行學勞樂而製作的物件都是為功用而生的,連吸引異性的裝飾花束、藝術的字畫、紀念的物件等也都有著其獨特的生活功效。當這些物件被用作特定空間擺放物時,就成了陳設用品,人們也開始有了自覺的空間陳設意向,並逐漸積澱出豐厚的陳設文化,如明代的《長物志》就記載了多樣的陳設用具及使用方式。

如從空間上看,陳設動作可以作用於建築物的實體本身與內外空間部分,陳設物可放置於室內外所有可展示的區域,呈現為固定狀態與可移動狀態;從內容上看,陳設涵蓋了除建築及構件外的所有與人活動相關的物象,包括傢具、家用設備、燈具、織物、器皿、書籍、玩具等具有一定裝飾作用的功能性陳設品,也包括雕塑、字畫圖片、紀念品、工藝品、觀賞性山石、植物等純粹裝飾性陳設品。眾多物件只有放在某一空間中被組織起來使用才能稱之為陳設物,如果橫七豎八、東倒西歪,好似倉庫中隨意放置的物品時,它們就失去了空間內在邏輯秩序的陳設功用,也只能回歸到該產品的最初身份。

「陳設」與「藝術」兩詞結合的出現,表明生活的擺設開始更具規律性、審美性、情感性和創造性,這使得陳設現象的主觀個性表達更為強烈,更具有開拓性追求的生活理想。所以「陳設藝術」是特定空間中,自覺創造或組織各類空間形態來滿足特定人群在物質與精神上高品質生活追求的藝術或實踐,其通常具備因利而生的功用、因形而華的美感、因感而憶的回味、因時而動的新意。「設計」一詞分別與陳設或陳設藝術的結合,說明社會發展到開始重視陳設空間塑造中的目的性、專業性與商業性。所以陳設(藝術)設計是圍繞既定空間場所,服務目標人群,完美製造或組織各類功用性、裝飾性空間形態來提升物質與精神生活品質的創造性活動。這包括了陳設品本身的製作與組織。

如果僅針對室內空間,室內陳設(藝術)設計是圍繞建築內部空間環境,服務目標人群,有計劃地製造或組織各類功用性、裝飾性空間形態來規範、提升物質與精神生活品質的創造性活動。其中陳設品創新的目的是為了營造更加理想的藝術空間,而不以製作產品為目標。在室內設計中有用「軟裝飾」一詞指代「室內陳設藝術設計」的提法,雖然二者涵蓋的內容接近,但概念使用上還是有差別的。首先,陳設物件包括功能性與裝飾性兩類,強調空間中規範性的供給與展示屬性,軟裝飾從字面上看僅有「裝飾」特點;其次,「軟裝飾」是相對於室內牆地頂等「硬裝飾」而言的,陳設卻沒有相對比的辭彙;最後,軟硬是相對的概念,不少軟裝飾概念的定義也較為混亂,涵蓋或大或小,有的以軟質材料為特點,有的以物品的可移動性為特徵,還有的以軟文化及行為表達為方向等。雖然「軟裝飾」一詞易於室內物件歸類,以便大眾通俗理解,但「室內陳設藝術設計」比「軟裝飾」更能精準地把握學術的專業特性,更具未來發展的包容性。

陳設藝術的創新表達

在物質條件極大豐富、精神生活極度多樣化的今天,圍繞特定空間的陳設要求,如何從眾多產品中挑選、如何組織合適的產品、如何創造更完美的產品成為室內陳設設計創新的關鍵。這可從陳設形態創新角度來把握。

宏觀系統下的精確性

每件被選作陳設的產品,都有其各具特色的造型、色彩、材質等形態要素,各要素均會傳遞著或多或少的物質與非物質的信息。每個形態都有自己的場域,這個場域既有人的行為活動所賦予形態的領地範圍,又有人思維參與下視知覺判斷出的空間區域。這個場域是實體的「形」與虛體的「意」相互複合於空間「場」的有機整體,我們可以稱之為「形意場」,其具有張力性、層次性、多義性、包容性的特點。

在一個特定室內空間中硬裝系統下的地、牆、頂、樑柱和軟裝系統下的傢具、設備、綠化、燈具、陳飾、視傳信息等共同構成完整的物質存在環境。這些匯聚在一起的形態又構成複雜多樣的非物質環境,形成地域場、經濟場、美觀場、技藝場、功用場、情趣場、倫理場、民俗場八個「意義」方向上的感知判斷,並帶動了人的情感走向。室內陳設藝術設計需要精準地宏觀調配物質層面各個要素與非物質層面的各個場域,歷史上各時期的物質與非物質環境規範化形成了室內各具特色的風格樣式,如中國風、歐式古典、美式田園等。

社會的不斷進步促使人總是在有意無意地改變著空間,人將眾多靜態瞬間感受串聯成為動態印象。如用八個「意場」動態考察各物質形態變化的優劣關係,可讓設計者與消費者共同評價陳設形態設計的成敗,並用「形意場」的交錯平衡來化解矛盾。室內設計可從主體立意時就整體考慮陳設間的協調性。

例如,以特色的火鍋餐飲來通盤構思空間內的桌椅、餐具、燈具、牆面裝飾等陳飾物,就能為特定就餐人群營造出獨特的飲食文化。

再如,以「至善」為主題的教學樓大廳改造中,類似算盤珠的陳設隔斷,正反兩面都形成了「善」字意象,強調為善要真,不可虛假。「孔子」式樣的手型雕塑相合後的中空部分如水滴,代表為善須從點滴做起,才有積善成德的成果。

各個陳設要想突破常態的固定思維表達,可以藉助「動」的構思來把握過去、現在、未來的陳設樣式。由於人的情感可賦予「陳設形態」多樣的創新思考,也使得陳設形態獲得多樣的被「動」的狀態。「變」既是目的,也是過程,更是人類所有身心動作狀態的概括。為此,宏觀控制下的複雜變化可以在「動」的思維上歸為六大類動態表達方向,具體如下:

(1)「仿」的模擬式創新。這是以自然物或人造物為仿製對象,製作形式具象或意向化陳設產品的藝術活動。「仿」是人類獲取創新信息的主要方式,「仿」既可是靜態,也可是動態,甚至是對運動物質的瞬間模仿。

如模仿具有慧眼開光意向的佛眼燈設計,適合安靜禪意的空間

(2)「換」的置換式創新。這是形態自身或形態間置換相應的組成要素或全部要素,形成脫離原陳設產品樣式的藝術活動,其具有發散式聯想的思維特點。視覺形態元素累積越豐富,可產生置換的符號樣式的數量越多,這促使陳設創新能以系列化產品的形式推陳出新。

(3)「調」的漸變式創新。這是通過物理機械或化合處理的設計方式改變原陳設方式或形態,產生相應變化特點的藝術活動。「調」往往通過漸進式的動態處理,對整體或局部施加動作來獲得獨特陳設形態。其包括擠拉、按壓、扭曲、撕扯、捆綁、噴濺等常見物理性質的動作與燒、煮、腐蝕等非機械性質的動作。當然,同一動態手法的使用因人而異,又會產生各自不同的視覺效果。

(4)「化」的形變式創新。這是在差異化事物形態間尋找聯繫點,並在形態的轉變過程中確定陳設形態方向的藝術活動。「調」的結果或多或少地保留有最初形態的痕迹,而「化」出的最終形態則完全看不出事物創新的起點。 「化」是一種在「調」的量變中獲得形態質變的創新。如中國古代的《匡幾圖》正是以「化」的思維,使可收納為一體的方盒組件轉化為相互拼接的擱物架。

(5)「飾」的裝飾式創新。這是以繪製、雕刻等方式將具有美化意味的形、色、質的內容融入到形態設計中的藝術活動。「飾」可以是表面化的形象裝飾,也可以是肌理般的眾多形態堆積。

如整張彎折鐵板上做了起伏的裝飾鏤空細節,視覺簡潔大氣中不乏細膩。

(6)「合」的組合式創新。這是將陳設在功能、材料、色彩、樣式等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思考的藝術活動,其在思維上呈現集中式聯想特點。如明代的《蝶幾圖》就是典型的多功能復「合」的傢具設計樣式。

可以說,上述陳設藝術創新的六類動態表達方式是微觀創新層面的概括性思考,貫穿於人類思維創新意識的各個構思環節中,對物象動態改變的痕迹也會輕重不一。

陳設藝術創新的價值

由於每個有限的生命體總是在社會空間中尋找自身的定位與價值,彰顯出文化與情感的陳設藝術空間正好滿足各類人群的差異化需求。所以除了物質功能的多樣展現,陳設藝術設計更體現為精神生活上的創新。在親身感受陳設實體帶來心靈共鳴的基礎上,人們藉助圖片、網路甚至虛擬化體驗等來比較和判斷歷史累積出的多樣陳設空間經驗,精神的價值追求也在不斷地嘗試與更新。在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交融並行的網路時代,「形意場」下的陳設藝術設計思維創新可以超越過去陳設藝術的常態模式,在風格的繼承中不斷演變,從而突破時空約束獲得身心狀態的多樣平衡。(本文作者范偉為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彭曲云為湖南科技職業學院副教授)

來源:《中國室內:陳設與燈光》

《中國室內》

聯繫人:祖女士

室內·設計·學術

歡迎關注

歡迎轉載

歡迎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室內 的精彩文章:

年度不得不看的世界9大室內設計作品

TAG:中國室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