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情節視為動詞:以轉機、逆境和行動塑造故事
GIF
情節不是天馬行空的想像,而是通篇的縝密布局。那些看似隨意的大師習作,背後也是有無數的改稿和梳理的。讓我們從令編輯抓狂的投稿禁忌說起,重新釐清寫作的思維。
/
編者按
Chill Bill
nice
Q
00:00/02:58
創作故事不僅需要一個好的想法,而且內容要足夠吸引人,才能讓讀者愉快地讀三四百頁書——這其中需要謀篇布局和縝密分析。現在你可以跟我大吐苦水說情節安排是一件多麼多麼理性客觀的事情,而自己卻是個喜歡按直覺寫作的人,或者,你也可以俯下身子全力以赴,認真學習如何寫好一個故事。大部分沒寫好的故事都可以通過深層次地理順結構和情節,以及通過安排更糟糕的人物處境來進行補救。說了這麼多,下面就讓我們再來看幾種會搞砸故事的投稿上的大禁忌。
笨拙的鋪墊
我認為小說里的鋪墊就相當於私下散播消息,先埋下種子,然後逐漸讓情節發展和人物行動變得合理可信。有時候作者不信任讀者會自行領會那些細微的線索,於是賣力地透露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這個問題在懸疑小說中尤為突出,因為這是一種最需要讀者自己建立聯繫並發現線索的作品類型。
如果過度鋪墊,小說里就會出現:午夜莫名的聲響,電話鈴響起但對方不講話,一扇通向神秘房間的門一直鎖著卻沒有解釋人物為何不能進入,所有的設定都一直在提醒讀者這是一個類似《厄舍府的倒塌》(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中那樣的陰森恐怖之地。下面這類句子就屬於笨手笨腳的鋪墊:「他一踏進那幢黑漆漆的房子就知道不對勁。」或者「丹尼斯多希望自己沒有感覺到異樣,然而她心頭一緊,知道壞事馬上就要來了。」
算不上厄運的厄運
我讀到過這樣的手稿:每次偵探找目擊證人談話,證人就像被打了「吐真劑」一樣句句無假;惡人對罪行供認不諱,彷彿參加傑瑞·斯布林格秀(該檔脫口秀節目經1994年為迎合年輕人和追求收視率的革新之後,節目內容流於低俗,所邀嘉賓層次低下或富於爭議,節目話題涉及亂倫、通姦、色情、仇恨等過激討論,甚至來賓之間經常在鏡頭前大打出手、展示不雅行為,大言不慚,無所顧忌。);故事中的反派去實施謀殺但沒受到絲毫阻礙,不費吹灰之力就得手了。
其實正應與此相反,小說重要的就是一再地「不能」讓人物如願。你需要確保人物要面臨的磨難令人卻步,故事中大部分的人或事都要「拒絕」你的主人公。畢竟,如果羅密歐和朱麗葉一上來就得到了雙方家庭的祝福,那就不會有後來的故事了。
或者想想《老人與海》中那個可憐的、年老的聖地亞哥。不僅是他在第一幕中辛勞地出海,也想想儘管他贏了與那條大馬林魚的戰鬥,但魚身已被鯊魚啃凈,他自己也在惡鬥中落得筋疲力盡。而如果他一直春風得意,在捕魚的旅程中一路唱著歌,還一邊吃著古巴三明治一邊喝著啤酒,最後船尾拖著捕到的大魚,乘著順風歸港的話,那故事就不會這麼好看了。(好吧,他的確吃過生吞拿魚——就像吃日本壽司。)虛構小說懲罰劇中人物,而大多數非虛構回憶錄揭示的是不堪回首的痛苦真相。
孤獨的心
我不知道這樣說你明不明白:如果故事中有太多描寫人物如何孤獨的場景,那這個故事成不了。尤其是,在大多數場景中,人物總在思考人生,在冥思苦想,在追憶往昔,或者唉聲嘆氣。這樣的話,故事就會被困住,而且缺少衝突和閃光。我記得有一個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這樣,通篇都在哭哭啼啼、感到絕望。事實上,哪怕在她還沒被擊垮的時候,故事中的她大部分時間也都在哭天抹淚。我不知道你會怎麼樣,反正我是受不了生活中那些矯揉造作、自怨自艾的人,而且我肯定不會花24美元再買一本這樣的書來讀。
反過來想一想舞台上演出的話劇,如果一個人物單獨留在舞台上,通常要不了多久就會有另一個人物上場一起把戲接下去。當然我知道一直以來都有獨角戲久演不衰,然而對於大多數作者來說,讓一個人物孤獨地晃來晃去,只會讓故事沉悶單調得像刷鍋水。
在《老人與海》中,主人公聖地亞哥大部分時間都孤獨地航行在水域遼闊的墨西哥灣。但是這個故事並不僅僅是基於內在衝突的,他還奮起對抗著那些認定他已經風光不再的村民、對抗大海、對抗那條馬林魚、對抗殘忍飢餓的鯊魚、對抗年老和殘敗的身體。這意味著讀者可以對他的疼痛感同身受,彷彿看到他滿是傷痕的雙手和痙攣的肌肉,並為他的處境擔憂。同時,這也意味著即使聖地亞哥大部分時間都是孤身一人,衝突也在上演,我們目睹了他為了自己最後的機會而奮戰的過程。
對於這一投稿禁忌的解決辦法就是要讓衝突——你的人物的擔憂、疑慮或掙扎——在舞台上發生,要讓人物的困境可視化。只有那些活生生的痛苦,讀者才會關心。
過猶不及
如果情節太冗長的話,故事會顯得鬆散,而且可能會被太多的敘述和小噱頭所掩蓋。有個故事的作者如此熱衷於添枝加葉,以致故事主體完全淹沒在了九個子情節之中。每一幕場景都擠滿了出場人物,讀者恨不得拿個花名冊,還有個一直晃來晃去侃大山的人,各種各樣的俏皮話來回說,怎麼說怎麼是。這類玩意兒會讓故事陷入困境。
寫故事有條底線,就是每個詞、每一段、每個場景和情節都需要合情合理。如果某一處不合理,尤其是當其不能給故事增添懸念和緊張,不能使人物更豐滿的話,那就刪掉它。你要為讀者而寫,而不是自娛自樂,或者僅供你的熟人在讀了你的故事之後能對號入座。如果你的故事裡有十多個人物,或者寫了超過三到四個子情節,你就有麻煩了。(反過來說,如果你的小說沒有子情節,那你基本上寫的就是短篇小說。)
糟糕的結尾
沒有什麼比好不容易讀完整部手稿,結果故事最後卻爛尾了更讓一個編輯惱火的了。結尾,必須具備足夠的情感衝擊,妥善收束,充分回顧並闡明所發生的事情的意義。我讀過太多那種根本不可信、愚蠢不堪,或者完全行不通的結尾了。
好萊塢式的結尾尤其令我不爽——大英雄和他的美人在迷人的落日餘暉下深情地凝望著對方。要知道,在此之前這位大英雄剛剛砍倒三個壞蛋,不過沒費吹灰之力;搏鬥場面混亂血腥,不過當然,主角仍然衣冠整齊;最後,英雄與美人熱情相擁,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我可不會買這樣的賬。
另外,開放式的結尾也不怎麼令人滿意,儘管那些知名作家可以僥倖這麼干。有時候作者使用開放式結尾是因為他們計劃好要寫續集,然而大多數時候是因為作者想讓他的讀者去猜猜看,最後到底誰贏誰輸,還是打個平手。不過我勸你最好還是別這麼干,怎麼猜都不好。
有時候作者會過於戀戰——在高潮結束之後,他們又硬寫了二三十頁雜七雜八的東西才開始收尾,或者介紹續集的開篇。有時候有些作者又會結尾結得太突然,以致讀者都回不過味來。就像那些莫名其妙的結尾,比如大反派到頭來原來是主人公失散多年的親生父親;或者一個什麼嚇人的大機器人(故事裡從未提到過)最後冒出來消滅了敵人;或者整個錯綜複雜的謎團原來是政府在幕後設的局。
我讀過的最差勁的結尾是在詳細敘述了整個精巧玄幻的故事之後,結尾來一句:「這一切原來都是夢。」 大多數讀者會將其視為虎頭蛇尾,因為「一切原來都是夢」這樣的結尾,之前已經有人用過了,所以毫無驚喜。這裡暴露出的最大的問題是,看起來作者黔驢技窮了,找不到一種方式來妥善地收束故事,所以選擇這樣糊弄了事。
藏在暗處或面目單一的惡棍
有一種情節缺陷指的是反面人物或惡棍在故事中總是不現真身,或者直到第三幕都還沒有被介紹出場。要記住,你的反面人物(尤其當他是個惡棍的情況下)是故事中第二重要的角色。這並不是說他要和主角平分秋色,花同樣的筆墨或出現在同樣多的場次中;而是讀者也需要知道他是有血有肉的,他是怎麼想的,以及是什麼驅使他為非作歹。
還有一個投稿禁忌是,反面人物或惡棍不應該被描繪為面目單一的、十惡不赦的、類型化的角色,比如身著黑衣、總是咆哮,或邊冷笑邊捻著自己油乎乎的小鬍子,活脫脫一個斯奈德利·威普拉什(Snidely Whiplash,由美國動畫先驅傑伊·沃德構思,於1959—1964年播出的系列動畫《鹿兄鼠弟》中的一個反派角色。這是早期無聲電影和舞台音樂劇中慣有的一類惡棍角色:通常身著黑衣、黑斗篷、高禮帽,手捻八字鬍。)的形象。
作者們塑造的「壞人」的人物性格和背景設置都太單調、太簡單了。我們要守住的底線是,至少要讓這個惡棍形象立住。再說一點,貪婪和想要統治世界並不是壞人的唯一動機,哪怕你創作的是漫畫作品。
那又怎麼樣呢
有些稿子就是無法喚起我的興趣或感覺。讀到結尾的時候,我根本不關心主人公是否被惡霸綁架了;還是政府特工在《美國愛國者法案》的故事背景下被卑鄙的極端分子所圍攻;或者主人公和她最好朋友的丈夫墜入了愛河;又或者某個業餘偵探來到一個天堂般小島的中央,結果一上來被一具屍體絆倒,然後就被誤認為是殺人兇手。令我這個讀者不在乎劇中人物命運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常見的理由是,人物面臨的主要困境被描寫得要麼用力過猛,要麼牽強附會,要麼就是老生常談。
讀到這樣的情節,我感覺自己不是被戲劇性所吸引,而是被置於一個混亂和傻乎乎的境地,情節俗套老掉牙,套路太明顯了。優質的戲劇作品有幾條基本標準: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外部世界都進入了一個新領域;主人公富有吸引力;時間緊迫或迫於某些外部壓力不得不趕緊做出決定。
然而我們上面談到的這類手稿連及格線都沒有達到。很多情節都只是簡單地把主人公描繪成一個受害者,或者僅止於針對某個行動做出反應,而非主動參與或策動。很多時候我真的強烈地感受到我正在讀的手稿簡直就是好故事的反面教材。就這麼從一個讀者從來沒有見過的人物或是一觸即發的險境開始,然後就另闢新天地去了。還有太多的情節理念陳舊,或只是將那些已經臭大街的故事改頭換面。
失敗的懸念
很多新手作家在構思故事的時候,都沒有把故事的基礎建立在「必須」要被回答的問題上面。我讀過一本偵探小說,在第二十頁寫了一出謀殺案,然而受害人為什麼會被殺這個最關鍵的問題卻被一堆枝枝杈杈和插科打諢的情節所干擾了,所有這些離題的情節都會讓最初的懸念失靈短路。
舉個例子,故事在頭幾幕就寫到了一個怪咖偵探來到了兇案現場,而就在他們站在一灘血旁邊的時候,他親了自己的相好一口,這時又雜七雜八來了不下二十個人,大家開始你一嘴我一嘴地聊著這個死去的受害者。一個兇案現場,尤其是在屍骨未寒、血跡未乾的情況下,需要的是令人膽戰心驚的故事和悲慘的現實,而不是如何在眾目睽睽之下來一記快速的偷吻。故事需要嚇到讀者,並讓他們想知道受害者究竟是怎麼死的。
當然,打破懸念的方法有很多。你的工作就是要儘可能長地拖延問題的解決,延遲疑問的解答和營救人員的到來,就像手裡玩兒著一枚手雷。很多新手作家總擔心讀者看不明白,於是就寫了很多不出所料的事情,或者在故事中著力放大那些所有人一眼就能看出來的機關,就是沒照顧到故事中的人物怎麼想。懸念來源於作者遲遲不給出結果,這樣才能讓好奇的讀者擔心那些處於險境中的人物。
第一頁撞壞的火車
在儘可能接近轉折的時刻開始你的故事是你的責任,接下來才是帶領讀者一起踏入這場轉變之旅。開頭事關重大,一方面總是容易寫得拖拖拉拉,另一方面又容易因為寫了太多太密集的衝突而把讀者搞暈了。我讀過的一個手稿就是這樣,在第一頁,火車就被撞成了廢鐵,而且其中一個主角在第一段中就淹死了。還有一個故事是主人公在第三頁頭部受傷,直接導致了失明;還有比如主人公要逃離反派的追擊,但主人公只能靠雙腿在地上跑,而反派卻開著悍馬越野車打算把他像一隻蟲子一樣碾過。
再來一個,故事已經寫了整整十六頁,卻只寫了一個不明來路的人,如何在某個不明來路的宇宙飛船上,一刻不停地躲閃著呼嘯而來的子彈。這類開頭是尤其有問題的,因為在這些精彩的鏡頭之後,故事卻趨於平緩了。
當然以極度令人興奮的場景開頭也是可以的,就像羅伯特·魯德魯姆 的《諜影重重》那樣,對著主人公一通亂射然後把他丟進開往地中海的漁船中。但要記住以下幾點:首先,像魯德魯姆寫的那樣,如果故事一開始人物就有人身安全問題,你需要注意的是,讀者這時還不了解你的人物,所以這類開頭必須花大力氣寫好。
就《諜影重重》的開頭而言,無論是其語言還是描述的內容,都迅速製造了一種緊張感,讓你脊背發涼。這會讓讀者想知道主人公何以落得如此境地,於是伸手繼續翻頁尋找答案。這意味著讀者開始關心人物,與人物感同身受,以此牢牢抓住讀者的心後,才能將緊張感和懸念逐漸釋放。
無論你開頭開得多麼熱鬧,都要精簡出關鍵的內容,然後在接下來的場景或章節中把節奏稍稍放緩,讓讀者喘口氣,好迎接接下來快速上演的事情。這並不是說要丟給讀者一大堆背景故事或說明闡釋;而是要在保持故事向前沖的動勢的同時,讓讀者逐漸搞清楚主人公的來龍去脈。釋放主人公信息的辦法是在他面臨出其不意或生活失衡的時候,看他如何做選擇、做決定以及採取何種行動。
你也要確保故事的主要問題,在第二場戲或第二章寫完之前就擺在讀者面前,即使你那個大膽的開頭並沒有把它解釋清楚。在《諜影重重》中,故事的問題是,誰是傑森·伯恩?在他被擊中後,讀者了解到,他沒有記憶也沒有名字。他接受過整形手術,腿部被植入了微縮膠片,上面帶有一組編碼,這一切都指向了位於蘇黎世的一個銀行賬戶。
這些信息的獲得表明他正在從開頭爆發的那些危險場景中恢復意識。隨著故事的推進,我們了解到,儘管在監禁和危急時刻他展示出了格鬥和生存技能,然而他自己卻無法解釋這一切。以上用魯德魯姆的例子說明,如果你在開頭寫了撞壞的火車,那麼接下去的場景也應該是動作不斷的,這樣才配得上那個有力量的開頭。
寫作是容易的(至少對於我們這一小部分人來說);寫情節是困難的。如果你決定憑直覺或經驗寫作,那麼在你構思情節的時候就要想好故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以及為什麼會發生這些事情。
有一個可以在開頭後讓故事不脫軌的辦法,就是將整個故事歸納成一句話。(比如《老人與海》:一個老人決定出海捕魚去挽回自己受損的聲譽。)然後再擴寫成一段話的總結,接著擴寫成一頁紙。一頁紙內要勾勒出故事的三幕,並寫出結尾。
以此為基礎,依次列出發生的事件,或者就此開始寫作。並不是說寫故事或者確保故事不離題就要用這種奇特的方法,但這種方法確實可以強迫你從情節出發,並且想清楚一系列事件的出現是否合理,是否能將故事帶向高潮。而這正是編輯所樂於見到的。
試一試
寫一個反轉場景,使你的主人公朝新方向發展,並且使情況變得更複雜。反轉通常意味著你的人物命運開始轉變,有可能是時來運轉,也可能是急轉直下。就像之前提到過的,作為一個著名的例子,《泰坦尼克號》的反轉發生在客輪撞上了冰山的時刻。另一個著名的反轉是《殺死一隻知更鳥》中,當陪審團做出了有罪判決的時候。無論如何,在你創作場景的時候,確保不要直接寫出人物的恐懼或有什麼反應,而是要通過行動將其展現出來,包括用對話來展現。
小技巧:情節設置
別解釋,直接開始。
別直接寫出主題或一上來就扣帽子。要從人物如何應對那些將他的人生推向錯誤方向的問題開始。
創造那種你的人物跟不上節奏的場景,就像把魚撈出了水。別把你的人物送入他覺得自己駕輕就熟的境況中。
你的情節應該迫使人物在他或她最需要改變的地方發生改變。所謂的敵對勢力或者反派就等於是這個改變的代言人。就像醜小鴨尋獲自信,屌絲逆襲,鐵石心腸的工作狂人變得柔軟並找回了人生的平衡。
人物的渴望和願景越強烈,情節才能越豐富和有趣。比如一個女人想要改建房屋的願望就不那麼吸引人,哪怕她找了個承包商是個醉鬼外加廢物點心。現在,假設這個人物名叫勞拉,她曾經為情所傷以至於發誓再也不要碰男人(她曾有個丈夫,由於酗酒早早就死了)。她想要把房子改建成一個避難所,在這裡她可以收容和照料無家可歸的孩子。然後,她遇到了一個富有魅力、迷人的建築承包商(這個人似乎也有酗酒問題)並與之相愛。與此同時,在改建還沒有完工的時候,一個流落街頭的孩子的生命陷入了危險……好了,這回這個情節才算像樣。
通過讓你的人物身犯險境來使讀者擔憂、緊張、備受折磨。
讓你的人物以大多數讀者膽怯的方式行事。
通過行動和做出的決定來展示你的人物的轉變和發展,不要一帶而過。
無論何時,只要是發生在故事中的事件,就必須有下一步的行動或反饋。
-END-
本期編輯 | 唐藝
TAG:創意寫作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