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日小年,家家祭灶。民間傳說,灶王爺本是一個浪蕩青年

今日小年,家家祭灶。民間傳說,灶王爺本是一個浪蕩青年

《愛家務》即日起、至正月十六推送春節專題,介紹過年每天的民俗活動、民間傳說等。

關注《愛家務》,了解年俗文化。

====================================

今日導讀

祭灶,天子「七祀」之一

民間祭灶的風俗和儀式

民間傳說:灶王爺原是個浪蕩公子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的習俗由來已久。

這一習俗和古老傳說中的神仙「灶王」有關。

臘月二十三也叫「灶王節」。北方有句民諺:「二十三、糖瓜粘,灶王老爺要上天。」

民間傳說,玉皇大帝在各家各戶都派駐了一位灶王老爺 (也稱為司命灶君、灶君、灶神),以監督這家的一切作為。

每家每戶都派駐一個灶王爺、玉皇大帝屬下有這麼多的人手?是的,沒錯。

傳說,在商朝末年,姜子牙討伐紂王,歷經多次浴血之戰,打下了江山。犧牲戰場上的有功將領,被一一分封為神;但戰死沙場的士兵,都沒受到封賞,成了孤魂野鬼、沒有歸宿。

姜子牙了解情況後,就將戰死的士兵分封到了各家各戶做了灶神。

當然,這只是眾多灶王爺傳說中的一個。

文獻記載的說法有:

《淮南子·汜論訓》:炎帝作火,死而為灶。

汪汲葵《事物原會》:黃帝作灶,死為灶神。

孔穎達在註疏《禮記·禮器》時說: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灶神。

《呂氏春秋》則曰:吳回回祿之神,托於灶,是月火王,故祀之也。

漢代許慎《五經異義》等書的記載,灶神為蘇吉利。又有人說,灶神姓張名單,字子郭。

以上六種說法中,灶神是誰各不不同,共同之處是都只有一個。但《敬灶全書》中的說法不同,「灶神分東、南、西、北、中五方」。

無論灶神有幾個、到底是哪位,在臘月二十三這天、要舉行祭灶活動是無疑的。

《禮記·祭法》中說,王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國門、曰國行、曰泰厲、曰戶、曰灶。

《禮記》源自孔子六經之中的《禮》。孔子的《禮》主要記載周朝的「禮法」,《禮記》闡發的則是這些禮法儀式背後的「禮義」。

據此,我們可以看到,從周朝開始,天子「七祀」中,就有「祀灶」一項。

南宋以前,各朝代的京城作為政治中心、大都在北方。北方的民眾受官家影響,選擇臘月二十三祭灶、過小年;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為臘月二十四;沿湖、沿海的居民,保留了船家先人的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

據說,這個時間差異的由來是:

遠在先秦時期,南方的一些民眾被抓到北方做苦力。由於路途遙遠,南方人過年時回到家的時間要比北方人晚一天;而水上人家回到家的時間則要晚兩天,於是他們都推遲了一到兩天的時間過小年。

這是民間過小年「官三民四船五」的由來。

民間祭灶的風俗和儀式

選擇今天祭灶,是因為臘月二十三這天,各家的灶王都要上天奏報下情;玉皇大帝將據此進行獎罰。

所以,灶王的奏報將和來年禍福有密切關係。

據說,西漢時有個人叫陰子方,他因為祭灶虔誠、一心向善,故而發了大財,成為名震一方的巨富。

清朝《太上寶筏圖》記有這樣的故事:有個人廣積陰德,多行善事,灶王將其善行向天神彙報,於是得到實惠:家中兩人科舉及第,躋身官場;老兩口健康長壽,安度晚年。

所謂「祭灶」,就是在灶王爺畫像前擺一桌子酒肉點心,然後一面燒香磕頭、一面念禱,請求灶王在玉皇大帝前多講好話、不講壞話。

先人們相信,供桌上的供品是給灶王爺吃的;灶王爺酒足飯飽後自然嘴軟,就會只撿好事奏報了。此外,拜祭者還會把黏稠的糖瓜(或飴糖、麻糖、糕)抹在灶王爺畫像的嘴上,期望他嘴甜、不說壞話。

歡送灶王爺上天也有一定的儀式:

先將灶王爺的畫像揭下,和元寶等紙錢一起焚化,表示恭送灶王上天。

有的則用花花綠綠的紙糊成轎子,將灶王畫像放入轎內一起焚化,以示灶王坐轎上天。

還有的則是用稻草扎一草馬,把灶王畫像和草馬一起燒掉,表示送灶王騎馬上天。

還有燃起一枝馬尾松,一邊燒、一邊口中念念有詞:「一蓬青松一蓬煙,恭送灶神上西天」,表示送灶王爺騎馬上天。

嘿嘿,到這裡,年父突然想到一個觀點:

中國人信神,其實多半和宗敎信仰無關,而是一種實用主義的人生態度;也就是,「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

細心一想,確有幾分道理!

既然是「神靈」,自然就公正廉明、明察秋毫,哪能因為在上天彙報前的一頓好吃好喝、就這麼輕易被收買了呢?!

呵呵,這個話題不多說了,怪嚴肅的。

我們還是講一個故事吧。

民間傳說:灶王爺原是個浪蕩公子

關於灶王爺,民間也有很多傳說,年父和大家分享一個流傳最廣的吧。

很久前有個財主,兒子叫張萬倉、外號叫張臘月,到了娶媳婦的年齡。財主請來算命先生,幫他算算該娶個什麼樣的媳婦。

算命先生根據生辰八字、推算出他得娶個有福的姑娘,否則可能連家產都會保不住。

於是,財主請算命先生幫著四處尋找。

過了段時間,算命先生來到財主家說:「我可訪到一個,這丫頭命里福氣正經大呢!把她娶來一定會有福的。但她現在家很窮,人也長得一點模樣沒有,沒見過那麼丑的。她叫丁香。」

財主說:「丑點不怕,只要有福就行。」

於是兩人就選擇良辰吉日舉行了婚禮。

結婚後,全家裡里外外都是丁香在忙碌。

但張萬倉越看妻子,越覺得丑,無論丁香做什麼,他都看不順眼,對丁香不是打就是罵。

丁香做好了香噴噴的米飯,張萬倉就說要吃麵條;等做好了麵條,他又要吃餃子。

有一天,張萬倉喝湯時,自己不小心被燙了一下,結果大發脾氣,把一桌飯菜都掀翻了。

丁香一聲不吭,默默撿起地上的米粒。

張萬倉說:「我不要你了!你給我離開這個家,我不想再見到你!」

丁香說:「你實在不要我,我明天就走吧!」

張萬倉說:「你我夫妻一場,我送你一匹馬吧!你自己去選,看中哪匹牽哪匹。」

丁香挑了一匹大紅馬,收拾了幾兩銀子做為盤纏,把馬牽出了大門。

她對馬說:「你和我也說不上話,那我跟著你走吧。走到哪裡是我落腳的地方,你就點三下頭。不管逢溝逢坎,儘管走。」

大紅馬好像聽懂了丁香的話,點了點頭。

丁香爬上大紅馬的背上,大紅馬就開始奔跑。

跑啊跑,天快黑時、來到了森林邊的一座茅屋前,大紅馬點了三下頭就不走了。

丁香下了馬,躬起腰鑽到茅草棚裡頭,看到一位老大娘,就喊:「媽媽,吃過晚飯嗎?」

老大娘說:「你是哪家的媳婦、還是哪家的姑娘啊,咋個喊我叫媽?」

丁香說:「你就當我是你的閨女吧,媽!」

橫一聲「媽」,豎一聲「媽」,喊得老大娘好舒坦!

丁香問:「你兒子到哪裡去了?媽!」

老大娘說:「我兒叫王打柴,天天上山打柴,賣了柴來供養我。今天他又打柴去了,一會兒就回來了。」

丁香幫著打掃屋裡的衛生,幫忙燒火做飯。

王打柴回來了,見到家裡來了客人,很高興。

吃過晚飯,丁香說:「今晚我能住你家嗎?」

王打柴看到丁香穿著綢緞衣服,說:「我的家是一個頭進去、腳就露出來,腳進去、頭就露出來的小房子,怎麼能夠留你這樣的貴人呢?往前走有大房子,你到那裡借宿吧。」

丁香還是請求:「外面人生地不熟,我一個女人家,不便獨自行走。我沒有什麼要求,住在屋檐下也可以,只要能讓我歇歇腳就行。」

王打柴不好意思再拒絕:「那就將就著住吧!」

過了一會,丁香又說:「你娶我當媳婦吧?」

王打柴吃了一驚:「像我這麼窮的人,怎麼能娶你來做媳婦?」

丁香說:「可以的,是我自願的,請讓我當你的媳婦吧。我會做飯,做家務,什麼活都能幹。」

王打柴的媽媽在一旁說:「多好的人啊,你有福氣遇到丁香,就娶她吧。反正我看中了。」

王打柴不好意思再拒絕,答應了丁香的請求。

王打柴揀到個媳婦,一家人都歡喜得不得了。

第二天丁香拿出一些銀子交給王打柴,請他到街上買些大米。

王打柴說,山上一個洞里有很多這些東西,他不知道這是什麼。於是,王打柴就帶著丁香去山洞,發現那裡真的有許多銀子。

他們把銀子搬回家,從此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再說張萬倉。自從丁香走後,張萬倉愈發好吃懶做,肆意揮霍家裡的財產。幾年後,家中房子被大火燒掉,張萬倉一無所有,只要四處流落、乞討為生。

有一天,一個討飯的來到王打柴門下討飯。

丁香發現他就是拋棄了自己的前夫。

張萬倉從前妻遞給他的麵條里吃出了他們結婚時的簪子和荷葉首飾,知道了這個女人便是被他休掉的妻子。

他羞愧難當、無地自容,便一頭鑽進了灶火塘里,說什麼也不肯出來,就這樣給憋死了。

張萬倉死後,他的魂魄大廟不留、小廟不收,仍然到處遊盪。

玉皇大帝下界視察時,遇到了張萬倉的魂魄。

了解到張萬倉的經歷後,玉皇大帝認為他還能回心轉意、並沒有壞到底;於是就封他做了灶王爺,守在鍋底、以便記住教訓。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家務 的精彩文章:

四十歲男人老奸巨猾: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堅決不投入感情
別再誤解,《孝經》上說:孝順父母,不是對父母百依百順

TAG:愛家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