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會這4點,你也能寫出高級的比喻

學會這4點,你也能寫出高級的比喻

每一個熱愛寫作的人 都關注了隨書課堂

好的比喻,都是有規律可循的。

——江晚舟

每一個愛好寫作的人,都離不開學習比喻的手法。

關於比喻,我們也許有過這樣的困惑,形式什麼的我都能看懂,可寫出來的比喻無非就是什麼像什麼,普通到不能在普通了。

那麼,怎麼才能寫出「清新脫俗」的生動比喻呢?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小技巧:

首先,我們看一下比喻的基本形式

通俗點講,就是甲像乙,其中,甲是本體,乙是喻體。

比如:

葉子(本體)出水很高,像(喻詞)亭亭的舞女的裙(喻體)。(朱自清《荷塘月色》)

這是比喻的最基本的形式,但萬變不離其宗,其它較為高級的比喻形式,也是在這種形式上稍作變形。

我們可以把這種「變形」粗略地分為三種:

1

變形

替換喻詞(暗喻

也就是把「像」,「好像」換成「是、好比、彷彿、如、若、成為、變為」等不是特別明顯的辭彙,甚至直接不用喻詞,讓比喻手法顯得自然流暢。

我們可以看一些例子:

你是千堆雪,我是長街,怕日出一到彼此瓦解。 (林夕)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飛舞的花瓣輕的像夢一樣,漫天的毛毛雨細的像愁緒一樣)

割斷的線,不能織布;逃學的孩子,沒有出息。《孟母斷織》

(把逃學的孩子比作割斷的線,斷線不能織布對應孩子沒有出息。)

模糊本體(借喻)

也就是本體和喻詞不出現,直接用喻體代替本體,但讀者可以由喻體直接聯想到本體。

如:

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魯迅《故鄉》)

這裡以「厚障壁」來比喻「我」和閏土之間形成的感情距離。

再比如生活中,假設你和一群沒有共同話題的人坐在一起,他們聊得很開心,但是你完全插不上話,你會說

「我和他們之間好像有一堵無形的牆。「

這裡的牆實際上就直接代替了你們之間的距離。

巧用通感

也就是感覺轉移,將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相互交錯,給讀者以更活潑、新奇的體驗。

比如說,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

你笑的很甜。

笑容是可視的,甜卻是用來形容味道的,但這種形容卻無比貼合。

很多人說通感是一種特殊的比喻,這裡我們不做論證,僅僅討論同時滿足兩種手法的例子,最有代表性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清香是靠嗅覺,歌聲是靠聽覺,這裡卻把聞到的「縷縷清香」比作「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感覺之間彼此轉化,給歌聲賦予新的特徵,不得不感嘆作者用心之巧妙。

這裡,我們可以依樣畫葫蘆,比如:

(假設是一個古代場景,一名貪吃的妙齡女子被笛聲吸引)聽到那悠揚婉轉的的笛聲,嫣兒猶如一個餓了很久的人,聞到新鮮出爐的肉包子從籠屜中飄出來的誘人香味,邁不動腳步了。

這裡把笛聲比喻成包子的香味,可以突出女子嬌憨貪吃的本性,可說明笛聲的吸引力。

但這裡我們要明確,並不是只有用高級的形式,才可以寫出有水平的比喻。

接下來,我們總結幾個通用的神技巧,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寫出「清新脫俗」的比喻。

2

技巧

首先,喻體的畫面感要強烈。

一般來說,你的喻體如果是讀者下意識理解不了,沒有認知感的東西,那麼比喻就是失敗的,反之,你說到喻體,應該讓讀者能馬上想像出那個畫面,並下意識地覺得「對,就是這麼回事」。

我們的鍋有時乾淨得像個體面的寡婦。——老舍《月牙兒》

在這裡,喻體是「體面的寡婦」,下意識的讓人想到頭髮、衣著,面貌收拾的一絲不苟的寡婦形象,非常別緻地體現出「我們」生活的拮据狀態。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張愛玲《紅玫瑰和白玫瑰》

其實,我們會發現,張愛玲的比喻,一般會選用並不是那麼美的喻體,比如「蚊子血」「飯粘子」等,這些都是很生活化的,但也有一點點悲傷、俗氣的感覺在裡面,就是因為這一點生活的俗氣,反而更讓人記憶深刻。

另外,關於愛情那種小心翼翼的感覺,我積累過一個很棒的句子:

我覺得愛是想觸碰又收回手。——塞林格《破碎故事之心》

其次,喻體富有生活氣息,一般人很少想到這麼用。

也就是說,提到的這個喻體,人人都知道,但是很少又能會將兩者聯繫在一起,等看到了又覺得簡直太貼切了,就像很多網路辭彙「丑帥」「土帥」「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完全無法反駁的貼切。

比如說,死亡作為本體,一般人都會想到花的凋謝,但博爾赫斯是這樣比喻的:

死了,就像水消失在水中 。

水消失在水中,應該所有人都見過的生活畫面,但是誰能想到和死亡連接起來,既有這麼磅礴的感覺,又能寫出了生命的無常和渺小。

類似的感覺,錢鍾書先生也寫過:

他走出了門,消溶而吞併在夜色之中,彷彿一滴雨歸於大海。(

一個人,消失在夜色中,就像一滴雨歸於大海,這樣的比喻簡直太高級了。

另外,對喻體進行場景化解釋

這裡我們通過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里最經典的一處比喻,來學習這一技巧。

最最喜歡你,綠子。

什麼程度?

像喜歡春天的熊一樣。

春天的熊?綠子再次揚起臉,什麼春天的熊?

在這裡,作者把男主對綠子的喜歡程度比作「春天的小熊」,查德一看,讀者和綠子一定是一樣的感覺,不知道是什麼。

這時作者的高明之處來了:

春天的原野里,你一個人正走著,對面走來一隻可愛的小熊,渾身的毛活像天鵝絨,眼睛圓鼓鼓的。它這麼對你說道:你好,小姐,和我一塊兒打滾玩好么?接著,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順著長滿三葉草的山坡咕嚕咕嚕滾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說棒不棒?

太棒了。

我就這麼喜歡你 。

通過對「春天的小熊」進行場景化解釋,賦予了「春天的小熊」一個形象的定義,讓讀者和綠子同樣感受到男主的喜歡。

我們也可以嘗試這種方法,先是下一個模糊的定義,再用解釋的方法將其清晰化、場景化。

最後,適當地增加「情感點」

藝術永遠來源於生活,想讓我們的比喻「清新脫俗」,可以通過增加「情感點」,也就是讓讀者感覺喜、痛、有趣、傷感等。

比如傷感的「情感點」:

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北島

再比如,借用比喻表達自己的某種特定情感:

看文學書而不懂鑒賞,恰等於帝皇時代,看守後宮,成日家在女人堆里廝混的偏偏是個太監,雖有機會,卻無能力。(《釋文盲》)

錢鍾書先生把「不懂鑒賞的看書人」比作「宮裡的太監」,形象之餘,有帶一點諷刺,這裡有一點值得注意的就是,你寫比喻有時是有某種目的的,這裡就是對這些「不懂鑒賞的看書人」的批判。

在這裡,我就先給大家分享這些較為實用的技巧,讓大家了解了比喻的基本形式之後,再結合上面提到的四個小點,可以嘗試著去寫出優美的比喻。

當然,比喻的學問博大精深,想要寫出像名家一樣非凡的比喻,大家還要多多觀察生活,分析積累,並且花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和練習。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END-

舟舟寫作PS

我曾看過一個說法:想要寫好比喻,就去和傻子說話吧,因為跟他們說的每句話,你都需要打個比方。雖然這是玩笑話,但卻也說到了點子上,想要寫出好的比喻,在平時生活中就要養成多說多用的習慣,正所謂熟能生巧嘛。

作者:江晚舟,隨書家的「舟舟老師「,會說東北話的南方姑娘,時而溫暖,時而犀利,用文字切開生活兩面。

最好的喜歡,是你的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寫作圈 的精彩文章:

最怕等你年過半百,還在相信晚做不遲
為什麼每次贏的人都不是你

TAG:悅讀寫作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