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千古武道第一人,曾幫助沈萬三白日飛升,被稱為活神仙

他是千古武道第一人,曾幫助沈萬三白日飛升,被稱為活神仙

有錢就是任性,敗家娘們派掌門人馬雲,終於過了一把功夫癮,諸多國內外武打明星眾星捧月似的配合他演了一部微電影《功守道》,在香港兩大武指的聯手指導下,馬掌門的打鬥動作看起來還有點像模像樣。

馬掌門當然不是什麼武林高手,只能說他是斷斷續續練過幾年太極拳的業餘愛好者,這麼多年玩電商,他沒少「打太極」,將太極精髓靈活應用在商業上,取得了驕人的成就。

說到太極,就不能不說武當派開山鼻祖、太極拳創立者、世不二出的武學奇才張三丰。

「他強由他強,清風撫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金大俠《倚天屠龍記》里的這句《九陽真經》的口訣,其實就是出自張三丰的內功心法。

張三丰以武入哲,把儒家、道家的哲學思想和中醫經絡學說融入到拳術之中,開中國「內家拳」之先河,創立了內外兼修的「太極十三勢」。

太極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特點鮮明。它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己則滯。「彼未動,己先動」,「後發先至」,將對手引進,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轉移對方力量,乘虛而入,全力還擊。以守為攻,以弱勝強。原則上講究防守反擊,主張「非攻」,是一種和平態度的拳術。無怪乎李連杰最早把微電影起名為《攻守道》被馬掌門否決,更名為《功守道》。

太極拳「內以養生,外以卻惡」。實踐證明,習練這一拳法可以收到增強體質,延年祛病,陶冶性情,磨鍊意志的功效,同時也能起到防身抗暴,抵禦外敵,振奮民族精神的作用。

張三丰是武術家,卻不是一介武夫,而是文武全才,他14歲考取秀才,18歲擔任博陵縣令,後來辭官出家修道,拜火龍真人為師。從此潛心修道和鑽研武學。張三丰修道的成就更甚於武學,清代大儒朱仕豐評價張三丰說:古今練道者無數,而得天地之造化者,張三丰也。

老子出函谷關時,守城的官員尹喜見紫氣東來、霞光萬道,知有大聖人路過此地,便挽留老子並向其請教「道」,老子說了五千餘言,尹喜將其記錄下來,這就是現代震動世界,被全球廣泛翻譯出版的《道德經》,但是當代流行的《道德經》其實已經被篡改。老子傳二祖尹喜而開隱仙派。張三丰是繼東晉麻衣子、唐宋陳摶、北宋火龍先生之後,隱仙派第六代傳人,也就是隱仙派第六祖。

自古帝王多貪求長生之術,元、明、清很多皇帝都在不停尋找張三丰,希望得到他的真傳。卻尋之不得,畢竟放不下功名利祿的人,永遠無法超脫生死。雖然如此,失望之餘,歷代帝王對張三丰依然非常尊敬,元惠宗敕封他為「忠孝神仙」;明成祖敕封「猶龍六祖隱仙寓化普度天尊」;明英宗賜號「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特封號為「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贈封他為「清虛元妙真君」;明熹宗封號「飛龍顯化宏仁濟世真君」。

傳說中,張三丰雲遊至金陵,曾經傳道給沈萬三。張三丰離開金陵時預知沈萬三有發配邊疆之禍,六叮囑他:「東西王氣正旺,今後我們會在西南相會。」洪武二十五年,張三丰雲遊至雲南。這時,沈萬三因得罪朱元璋,被治罪全家發配雲南。沈萬三在雲南遇到張三丰,正應了「日後當於西南會面」之說。張三丰贈給沈萬三丹藥,夫妻得服而白日飛升。

本文來自知歷史工作室原創作者/不文

知歷史工作室原創作品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歷史 的精彩文章:

這個挑戰男權的女人,站在權利的頂峰,千秋功過交給後人評說
身體畸形的他遭受親人追殺,開啟十九年的流亡生涯,最終成春秋一霸

TAG:知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