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青幫與洪門的故事
青幫原稱「清幫」,是中國古老的的秘密結社,清雍正四年(1726年)翁岩、錢堅及潘清所創,三人崇信羅教,遠奉明朝山東羅清教創始人羅清為始祖,一說清幫之「清」即為紀念羅清之意,後因避諱,漸改為「青幫」,或說避免朝廷注意,改為「安清幫」。徒眾昔多以運糧的漕運為業,故稱「漕幫」、「糧船幫」。
大江南北入幫者頗眾。青幫是清初以來流行最廣、影響最深遠的民間秘密結社之一,俗說「瓶中太滿水須走,青葉紅花白蓮藕」,即是意指「反對滿清的幫會,有青幫、洪門、白蓮教三大主力」。
源起
背景
清雍正年間,因清朝立國之初屢屢征戰,與康熙末年百官貪腐嚴重,待傳位雍正皇朝時國庫便已空虛,南北貧富差距日增,雍正皇帝將問題綜整入理,並召來眾國策大臣相商對應之道。雍正以農務為先,大興農務以降,為暢通糧運之道,避免旱路行走不易之弊,於是大出皇榜,由欽差大臣田文鏡招民興辦水路糧運。
創立
據傳說,當時,杭州三位羅清教弟子揭皇榜願受此任,並結誼為異姓兄弟。這三位依年歲長幼而分,長者翁岩,字福明,道號德慧,江蘇常熟人,原籍山東東昌府聊城縣鼓樓街,秀才出身,後棄文習武,在河南少林寺習藝,雍正二年加入天地會;次者錢堅,字福齋,道號德正,原籍山東東昌府聊城縣,遷居河南,經商,雍正二年隨翁祖加入天地會,他與翁岩同是天地會首領張岳的部下;最年幼者潘清,字宣亭,道號德林,浙江杭州武林門外啞叭橋人(有的野史將三人寫為翁麟、錢保、潘安)。
此三位清幫的祖師爺,均因受教於羅清教下,此外,長房翁祖出自少林,且羅祖本源自禪門,為追本溯源,因此清幫同時也供奉中國禪宗老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鑒智、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禪師,常常設有「禪門祖師蓮座」,將各祖師名諱列上,傳道亦傳禪法,以宗教立幫。
三位清幫祖師於雍正四年揭下皇榜,創立糧運之道,水路運糧主要是以通州至杭州這段航程,建設了七十二個半碼頭,設立一百二十八幫半,而其中所謂的半碼頭,指的是專做南北雜貨小買賣用的碼頭。十七世紀時,訓民必先教民,古時候的通識教育並不普及,宗教的力量及勸人為善的理念,對於約束幫眾行為,則是最好規律法條,而這半幫指的即是承傳祖訓,修行修身傳教傳道的香火船,此為蘭山半幫,幫主為潘房三十六弟子中的頂山門(眾弟子中排行中間者)弟子姚玉字清,杭州人士,道號文銓,後代稱為姚祖。
清幫雖為翁、錢、潘三位祖師所創,然草創之初,翁、錢二位祖師先後仙逝,潘祖獨撐大志,與門下弟子共同訂定家規法則,勸戒幫眾修德論道,將一幫市井船夫,治理有條有序,強調師帶徒的體制,幫中大小以字輩論之,儼然是個大家族,並設立家廟,凡入幫者,不論何姓,一旦入幫,均為「潘家子孫」,因此不僅僅是入幫會,而是入家族,且不論何字班輩,一師皆為師,一徒皆為徒,受四方長輩恩下,也使得清幫有別於其他秘密會社,師徒兄弟間感情特別親切。
乾隆三十一年,潘祖於運糧時在鳳林閘下仙逝,由潘祖開山門弟子王降,字相陽,浙江杭州西門外人,及關山門弟子蕭玉德,字明新,蘇州府吳門外人,扶柩回杭州武林門外,是為王祖及蕭祖,因此後,清幫對於各師父領下的開山門、關山門弟子均特別敬重。此外,潘祖仙逝之時,有第五代文字輩弟子王培玉,字藍田,道號文功,直隸通州壩人,當時僅進過小香,清幫稱為一腳門內一腳門外,由眾師兄幫他上大香開法後(清門規矩,師父若「過舫」,即過世,其門下弟子若未上大香或開法者,可由頂山門弟子主香代師執行,唯不可代師再收徒),其守墓終日,純誠哀慟不已,飲食不思,數日後隨潘祖仙逝,清幫為念其護主忠誠,又因其為糟船舵工,在職上他系全船安危於一身,故封其為護法小爺,於香堂門傍供奉,永做記念。清門中為記念這些祖師,則稱為三老四少,三老分為前後三老,前三老指的是金、羅、陸祖,後三老為翁、錢、潘祖。四少即為:朱、劉、黃、石,四個講道庵室所出學生,分別為翁祖講道的朱寺庵、錢祖劉寺庵、潘祖黃寺庵、護法小爺石寺庵。四庵代表為:翁祖弟子黃泉,錢祖弟子石士寶,潘祖弟子蕭玉德,最特別的則為石寺庵,誠上所述,護法小爺開法不久便已仙逝,哪來的弟子?所以石寺庵弟子其實指的是領幫行運,護祐全幫的總領幫主,或是護祐清幫有功之人,意為培養忠義護主之風,在潘祖之後,為文字班宿慶祥領幫,故石室庵弟子以宿慶祥做為代表。
繼潘祖之後,眾推宿慶祥領幫行運,幫隔數代後,乃至清咸豐四年,太平天國之亂,皇糧遭毀,無法承運糧務,至此後,清幫主要經濟命脈斷絕,後至清光緒十二年,一百二十八幫半,僅餘六大幫頭,而最後這六幫,接續傳承家運,至光緒二十七年民運改為官運,不再行運江河,昔日千船万旗大江飄的景象,從此之後正式走出歷史,指為糧船不開,雀桿不點頭,因此後期的清幫弟子,均在陸上行走四方,又稱為旱碼頭入會。
有人認為,清幫是洪門的一個支派,其實不然,但確有傳說翁、錢二位祖師均乃洪門(天地會)會員,且創幫之始,很多成員出身洪門也甚有可能。
學者認為,漕運是供應京城糧米的命脈,清朝政府對漕運異常重視,不可能將這一任務外包給沒有官方背景的民間人士,更不可能允許有反清復明思想的天地會人士成立會黨組織,以上揭皇榜的說法極有可能是後來的清幫人士穿鑿附會。
清幫與洪門
雖然清幫與洪門有相當之淵源,但洪門講究結拜兄弟義氣,信奉道教與民間信仰,指天地立誓,祭關帝君,崇奉已逝的先烈如九皇、五祖、仙鶴、雲龍等。清幫信仰羅教,羅教源於禪學,故實行禪宗制度,所以與洪門中互稱兄弟不同,清幫組織禮拜釋迦如來、達摩祖師、六祖大師、羅祖等,深具佛教色彩,拜師入幫,會眾以師徒相稱,崇尚「師徒如父子」。清幫組織比洪門更嚴密,規矩更複雜,於是也更加秘密。因此有言道:「清幫一條線,洪門一大片」。
傾向於行會性質的清幫提倡「隱身市井」,並未如洪門般強調反清復明,由於清幫並未積極從事反清活動,所以洪門一度將其當作叛徒,嚴禁洪門會員轉投清幫,稱「由清轉洪,挂彩披紅;由洪轉清,剝皮抽筋。」。但為了避免衝突,兩派仍多稱「清洪一家」,所謂「紅花綠葉白蓮藕(指洪門、清幫、白蓮教),三教原來是一家」。尤其清末革命黨思想勃興,不少清幫弟子也開始反清,兩派逐漸減少敵對。
依中華民國憲法第 14條:「人民有集會及結社之自由」,其實目前是民主社會,有法律規範,各地安清協會都已登記有案公開合法化,所有成員都須依法公平對待!時代在進步,安清以開放胸懷結合志同道合,願意奉獻一己,成就安清大業的仁人志士,厥為首要目標,而「剝皮抽筋」系清朝時代因時因地制宜之說,不符現代法律規範,在現今時代稍有不慎這種話會被解讀為黑幫暴力組織,據此,團結一心、發揚中華文化、家門興旺、義氣千秋是首要安清精神,有識之士宜為體認。
TAG:百萬個未解之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