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過春節成了「渡春劫」?這鍋到底該誰背?

過春節成了「渡春劫」?這鍋到底該誰背?

春節將至,很多人不遠萬里回到家鄉,卻漸漸開始疑惑:這還是記憶中的春節嗎?這樣的春節真的是自己想過的嗎?年味漸漸變淡,鋪天蓋地的瑣事卻逼得自己喘不過氣來。

1.最能體現代溝的被逼相親

很多人不明白,明明不久前才被警告嚴禁早戀,現在卻被質問為什麼還沒有對象。當90後都開始被迫加入相親群體中,七大姑八大姨殷切的「關心」竟開始顯得悲涼。中國家長的頭腦中彷彿很少有青年的概念,在他們的心目中,從學校邁入社會只需一步,談戀愛甚至結婚生子更是在瞬間就可以完成的動作,而心理年齡仍是十八歲以下的孩子們是絕不肯向被安排好的人生妥協的。

2.漂泊遠方與安穩平淡的矛盾

每當兒女們向父母抱怨歸途的艱辛時,便正好打開了父母的話匣子。在他們眼裡,千里之外的所謂夢想意味著吃不飽穿不暖的苦日子,不如早早回到小城裡,找一份安穩舒適的工作,拿著不高不低的薪水,過著不高不低的人生。很難評判誰對誰錯,畢竟年少輕狂與語重心長本就不是什麼反義詞。

3.早已變味的同學聚會

國人的念舊是天性,而春節一聚更是於情於理都再合適不過的懷舊。然而,由著如今的人,去懷念曾經的情,彷彿總有些刻意。早已不是青澀懵懂的年紀,攀比炫耀成了常態,那一根本就不牢固的紐帶早已蒙了灰斷了線,幾近碎裂。

4強制性的走親訪友及掏空錢包的禮品紅包

中國人離不開舉足輕重的關係網,逢年過節的走親訪友便成了硬性任務。根本叫不上名字的遠方親戚,也得提著大包小包去說一聲「過年好」,而紅包壓歲錢更是從給晚輩的祝福變成了一筆不小的經濟負擔,讓很多家庭叫苦不迭。

諸如此類的煩惱漸漸堆砌,果真成了一關接一關的「渡劫」,然而究其原因,是該怪愛子心切的父母,還是該罵「不識好歹」的子女?也許都不是。進步總是伴著代價,饑寒交迫的年代,填飽肚子是主要矛盾,那時簡單且純粹的年味自然值得回憶。如今日子越過越好,矛盾卻越來越多,其實是無法避免的,我們總說什麼都是過去的好,由此興起一陣懷舊風。越來越多的人對現在不滿,對這樣複雜的春節不滿,可若是讓他們回到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的時代想必也沒有多少人是真正願意的。

其實不必苛責,沒有什麼是十全十美的,也沒有什麼是停滯不前的。與其糾結於回不到的過去,不如少鑽些牛角尖。母親親手包的餃子還是熟悉的味道,吐槽了數遍的春晚仍唱著那首《難忘今宵》,無論是富貴還是平凡的老友還是叫著你的小名……

這個春節,仍是期盼著闔家幸福平安喜樂,父母仍在盼你回家過年。

(註: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人間 的精彩文章:

TAG:這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