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96歲老中醫堅持喝兩味葯,鶴髮童顏,少生病!人人可學

96歲老中醫堅持喝兩味葯,鶴髮童顏,少生病!人人可學

自古中醫多長壽,這是因為他們都懂得:在關鍵年齡,用最簡單的辦法,進行最有效的調理,並且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這辦法其實不神秘,我們都可以做到!



96歲高齡的廣西名老中醫黃英儒,從醫65年,但他看上去頂多60歲!他鶴髮童顏,臉上連一顆老年斑都沒有。當問起他保持「鶴髮童顏」的秘訣時,黃英儒說:「養顏就是提前抗衰老。」





老中醫抗衰、延年秘方——

黃芪加枸杞



說到駐顏妙方,黃英儒笑笑說:「黃芪加枸杞,就可擺平美容養顏的問題。每天吃上15克黃芪,長期堅持,可提高機體免疫力。每天堅持服用15克枸杞,可養腎補肝。」



??枸杞 


明目、補腎益精






枸杞全身是寶,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春采枸杞葉,名天精草;夏採花,名長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枸杞嫩葉亦稱枸杞頭,可食用或作枸杞茶。



1、明目,俗稱「明眼子」




歷代醫家治療肝血不足、腎陰虧虛引起的視物昏花和夜盲症,常常使用枸杞子,著名方劑杞菊地黃丸,就以枸杞子為主要藥物。




民間也慣用枸杞子治療慢性眼病,枸杞蒸蛋就是簡便有效的食療方。




2.提高機體免疫力



枸杞有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可以補氣強精、滋補肝腎、抗衰老、止消渴、暖身體、抗腫瘤的功效。




3.調節血糖: 防治高血糖、糖尿病等症。




4.枸杞子還有興奮大腦神經、興奮呼吸、促進胃腸蠕動等作用。



??黃芪 


昇陽補氣  






黃芪是百姓經常食用的純天然藥材,民間流傳著「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的順口溜。




黃芪的作用主要有:



1、補氣昇陽


用於氣虛引起的脫肛、子宮脫垂、崩漏、眩暈乏力等,並常與升麻、柴胡等同用。




2、生津養血


黃芪本身具有養血的功效,而且通過補氣的作用又有助於生血,因此黃芪也常被用於 治療血虛萎黃及氣血兩虛證。




3、強心作用

黃芪具有強心作用,可使心臟收縮振幅增大,輸出量增加,對中毒或疲勞衰竭及心臟的作用更為明顯。




4、調節血壓血糖


黃芪對血壓有一定的雙向調節作用,其升壓作用可以使血壓稍微上升且保持穩定;




其降壓機制主要是直接作用外周血管,可通過擴張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來達到降壓的目的。




黃芪還可降低葡萄糖及腎上腺素引發血糖升高的血糖水平。




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後天生化之源!枸杞配黃芪的養生保健方非常獨特。




枸杞生精、補腎、護肝,而且增強人體造血功能;黃芪昇陽、充沛營衛之氣、培補元氣,增強人體防疫疾病的能力,所以老中醫黃英儒前輩將黃芪作為養生方葯有其醫學道理!




黃芪配枸杞效果更好







中醫認為,吃黃芪的時候再配些枸杞,混合製作成黃芪枸杞茶,可充分發揮二者的長處,不但口味清新,口感很好,而且營養價值豐富;




其藥理作用和食療保健作用都非常強大,尤其適用於氣虛、腎虧的人群,美容養顏效果更好。




那麼黃英儒教授的吃法是什麼呢?




指導吃法




每天吃上(15克)黃芪(一般是泡水),長期堅持,可提高機體免疫力;




每天堅持服用(16克)枸杞(一般是泡水),可養腎補肝。




黃英儒教授特別提醒




如果以人蔘配枸杞,代替黃芪,人蔘的量要少放一點,一般每日服用0.5克為益,取養生保健平和滋補之功。野山參則每日不超過0.1克。




臉上無斑、體內則無淤,氣血旺盛了,疾病就沒有機會侵擾人體。老教授推薦的兩味葯,人人吃得起,保健作用卻不可估量,值得大家相互傳遞學習!






<END>



轉載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由中國中藥雜誌微信(CJCMMYC)平台編校發布,請尊重他人的勞動果實,公眾號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及微信號。


繼續給大家推薦《

草木緣情: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植物世界(第2版)

》,點擊

閱讀原文

可直接購買




你相不相信植物會解決文學目前的公案?它們說《紅樓夢》不是曹雪芹一個人寫的。《紅樓夢》前80回平均每回出現植物11種,後40回每回3.8種。


本書為我們描繪了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植物世界。作者潘富俊先生是一位熱愛中國文學的科學家,他業餘時間樂於沉浸在詩文歌賦,在書房中遨遊於文學世界,在田野中實地探訪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每種植物,將古文中的植物與現代植物學體系中的植物相比對,追根溯源,考訂名目,分辨其中虛實,考評植物所在地的自然生態,還原幾千年來文人筆下的植物原貌,解析不同時代有著不同名稱與寓意的植物面貌,並找出植物引進中國的脈絡,以科學印證文學,以文學豐富科學的維度。他左手文學,右手科學,在看似無關的兩個領域摸索潛行,編枝結草搭建起一座溝通文學與自然科學的鵲橋,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幅精妙細緻美好的中國古典場景。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一面親近古詩詞,一面認識大千植物世界。


第二版借鑒、吸收了近年來國內外相關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修訂內容達一百餘處,置換圖片二十餘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中藥雜誌 的精彩文章:

醫生是病人教會的
中西醫之爭,爭出了這個好問題

TAG:中國中藥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