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中國兵法之祖,但兵法他只能排第二,因有一人無法超越
公元前341年,魏國大將龐涓率大軍進攻韓國。
原因是,魏國想效仿齊桓公稱霸,舉行了逢澤之會。當時列國都參加了,只有韓國和齊國沒有出席。
韓國告急,向齊國求援。
齊王召開軍事會議,發言的有三人。
第一個是齊國宰相鄒忌,他覺得魏韓之間的戰爭不必要介入,說:不要發兵。
第二個是大將田忌,田忌說:要是我們不去救援,韓國肯定會被魏國吞併,所以肯定是要救的,既然要救,宜早不宜遲。
第三個是軍師孫臏,孫臏說:韓國跟魏國才開始交戰,戰況沒有到最危急的程度,我們現在就去救韓國,等於是替他挨打。發兵肯定是要發的,但不是現在。我們現在可以告訴韓國一定會出兵,這樣可以堅定他們抵抗的決心。等到他們兩國拼得兩敗俱傷,我們再出兵,這樣可以名利雙收。
孫臏的見解中不乏狡詐的成分,但國與國之間的爭鬥乃是利益甚至生死之斗,無可厚非。齊國如果在韓國最危急的時刻救援一定會令韓國人感恩戴德,這就會獲得名聲。而魏國此時也消耗殆盡了,齊國又能收穫戰場的勝利。
齊王非常認可孫臏的見解。於是向韓國使者許諾,一定發兵。
孫臏的見解果然獨到,韓國在得到救援消息後,奮力抵抗。
不過,因為國力的差距,韓國還是五戰五敗。
只好再向齊國求救,並且表示願意成為齊國的附屬國。
齊王認為時機已到,就任命田忌為統帥,孫臏為軍師率兵救韓。
在之前的桂陵之戰中,孫臏就提出了著名的「圍魏救趙」戰術。這一次他們再次採用。所以,齊國大軍直撲魏國的大梁。
魏國統帥龐涓接到急報,只能放棄韓國,回身救援。
韓國之危不戰而解。
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曾經說過: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孫臏的戰術思想與之高度相似。在得知龐涓回援之後,齊軍馬上就撤兵而去。
此時的魏國像一個被惹怒的野獸一般,想要找齊國報仇。這種情緒很讓人理解。因為魏國之前進攻趙國,就是齊國圍魏救趙,從後作梗。這一次進攻韓國,齊國又故技重施。一而再,再而三,當然令人痛恨。
於是,在龐涓安然撤回後,魏王任命太子申、龐涓為將帥率領雄兵10萬追擊齊軍。此舉大有一決雌雄的意思。
孫臏再次向統帥田忌獻計:魏軍向來勇猛,看不起我們齊國人,說我們膽小。優秀的統帥就是要順著敵人的看法去做,這樣好把他引入歧途。《孫子兵法》說:行軍速度越快,士兵逃得就越多。我們可以用這一點讓龐涓中計。
於是,齊國大軍開始採用減灶之計以迷惑敵軍。具體的做法是,第一天做飯建10萬個灶,第二天少建一半只建5萬個,第三天再建半隻剩2萬個。
龐涓一路追擊,看到這種情況,就以為齊國的士兵都潰逃了,興奮不已。
他說:早就聽說齊人膽小,但沒想到怕成這樣,才三天大軍就逃亡過半。機不可失,我要殲滅他們的主力。
於是,龐涓決定丟棄步兵,率領輕騎兵晝夜兼程加速追擊。
孫臏經過對戰場的仔細勘察,和對龐涓行程的計算,將最終決戰的戰場設置在馬陵這個地方。他料定,當晚龐涓正好追擊到此。
馬陵的地形非常狹長,上面有山坡,下面有深谷,是一個非常容易設伏的好地方。
孫臏命人削下一棵大樹的皮,然後在上面刻字:龐涓死於此樹下。然後把樹擋在大路中間。
然後拍一萬多弓箭手埋伏在道路兩旁,命令大家只要看到火光就萬箭齊發。
事情果然如同孫臏所料,龐涓的追兵到達馬陵之後,看到大樹攔在中間,上面還寫了字,就命令點火查看。
結果,點火的行為,成了齊軍弓箭手的射擊令。
齊軍萬箭齊發,魏軍騎兵死傷無數,恐慌逃散。
龐涓知道信命難保,就自殺了。
齊軍一舉擊殺了魏軍的主帥,於是乘勝追擊,連續大破魏軍,生擒了魏國的太子申。
此戰之後,魏國的實力大大削弱。而齊國則一躍崛起成為強國。
孫臏是我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兵法家,可以稱為兵家的鼻祖了。但其祖先孫武著下《孫子兵法》,地位在他之上,無可動搖。
※用歌聲摧毀十萬大軍,中國歷史上出現兩次,一次極出名一次無人知
※曹操、孫權、劉備,誰謀略第一?從這塊全國最重要的地方看得出來
TAG:劉弘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