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連「良」都承受不起的孩子,未來險矣!

連「良」都承受不起的孩子,未來險矣!

大家好,我是圈主華川,育有一兒一女。曾留學歐洲,是美國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在此與您分享二胎孕、產、育兒知識,以及自家倆寶的親子教育經驗。

來源|教育分享

家長為什麼如此熱衷於「全優」?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期末考試家長要「優」的話題。

追求「全優」,音體美等學科都不放過

由於評價方式改革,很多小學告別百分製成績單,取而代之的是「優」「良」「合格」這樣的等級評定。所以,在一些家長眼中,孩子能拿到多少個「優」,成了衡量學業成績好壞的標準。

「全優生」應運而生,顧名思義,所有科目全部是「優」,其中當然也包括音體美等學科。

據說,由於沒有書面考試,音樂、美術、體育等學科的老師被「要分」「要優」的現象相對較多,因為許多爸媽覺得,這些科目的成績都是老師憑個人感覺評定的,可以適當爭取一下。

「有的孩子上美術課老是搗亂,作業也經常不交,期末綜合評定怎麼可能是優?」一位美術老師說,「我拿評分標準給家長看,家長卻固執己見,認為這事關孩子將來小升初,如果不改,就是我故意為難孩子,一次次給我打電話。」

就在這位美術老師焦慮時,幸好校長拍了板:音體美這些綜合學科也是有評定標準的,到底應該優秀,還是良好、合格,都不是老師隨意寫寫的,必須按標準來,不能改!

遇上的次數多了,老師們總結出一套辦法:學期初就定好綜合學科的考核標準和要求,平時作業和課堂表現及時記錄,如果家長對期末成績有意見,可以拿出來比對說明。

然而,即便是這樣,仍有家長會提出異議。

有校長說:「上回有家長鬧到學校,當面質問老師,兒子考試成績一向都很好,為什麼平時成績不能『優』?老師解釋說,因為這孩子上課很鬧,作業經常不完成。家長表示不相信,老師找來全班同學集體作證,才作罷。」

家長為什麼如此熱衷於「全優」?

按理來說,小學生並沒有那麼多考學、評優評獎的壓力,為何家長還會如此重視「全優」,甚至來找老師要成績呢?從錢江晚報的走訪報道中,中教君大致分析出這麼幾種心態——

對孩子的期待,從一個「優」上可見一斑

有些低年級孩子的家長,也十分關注孩子的成績等級問題。有老師認為,這可能不是升學壓力所致,而是孩子的成績沒有達到家長的期望。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優秀的,個別家長不願意接受孩子得到「良」「合格」的事實,有時不免從評價機制和老師個人身上找原因。

方玲(化名)是杭州一所公辦小學的美術老師,任教三到五年級的美術課。音體美等綜合學科的老師通常兼任一到兩個年級的教學,任務不可謂不重。

不久前,她填學生的期末成績單了,每寫一個「良」或者「合格」,儘管有理有據,心裡卻總有點不踏實。

「擔心有家長看到成績單後,會一天給我發N個微信,『商量』更改孩子的成績,甚至上門理論……」方老師說。

方玲老師曾親眼目睹的一樁爭「優」事件——

一位同事那年教一年級的美術課。一向認真負責,很受一年級小朋友歡迎。她每布置一次作業,都會給畫得好的孩子一張獎勵卡。期末的時候,就根據獎勵卡的數目評優。「當時,大家都覺得這個辦法好,能體現孩子一個學期的付出和努力。」方老師回憶說。

沒想到,等到學期結束時,同事的做法竟遭到一位家長的質疑。

因為看到孩子的美術成績不是「優」,那位家長專程趕來學校兩趟,找同事理論。他提出,美術課是培養審美情趣的,不是只有畫得好的人,才是懂藝術的,才能拿「優」。一個孩子可以不會畫畫,但是要懂得欣賞。

「說到後來,他甚至認為,我們美術老師是在用低俗的評價方式,扼殺孩子的審美情趣和藝術細胞。別說同事了,我聽到後也難過極了。」方老師說。

雙方為此爭執不下,最後還是班主任出來,把孩子的期末評定改成了「優」,才相安無事。

「才一年級,就為一個『優』那麼較真,我和同事後來專門討論過這事。」方老師說,「如今有些家長對『優』的執著,其實和升學關係不大,只是對孩子的期望值高。這種期望不僅增加了孩子壓力,也有部分轉移到了老師這裡,孩子做不到『優』,仍希望老師能給一個『優』。

小升初目標:想進心儀民辦初中,「全優」更具優勢

方老師沒有過像同事那樣的遭遇,但每學期的期末成績公布後,她多多少少會接到一些家長的電話。

方老師介紹,一般來說,五年級開始詢問會比較多,因為五六年級是否是「全優生」,關係到能否進入熱門民辦初中,大家比較重視。不過,個別低段家長也有來問的。

採訪中記者發現,家長對孩子成績單上「優」的執著追求,多半來源於想要進入熱門民辦初中的想法。

遇到家長詢問成績的情況,方老師首先會告訴家長們,沒有「優」是因為沒達到要求,像上課不守紀律,作業沒及時完成等。同時,她也提出補救方案,比如把作業補齊了,仍有機會得「優」;或者跟家長商量,這學期先打合格,下學期如果表現好,就改成「優」,可要是表現仍然不好,就不修改。

她隔壁辦公室的音樂老師甚至想出了一招:個別實在五音不全的孩子可以通過音樂知識、聆聽素養等方面的努力把成績拉到優。確保只要孩子夠努力,就有機會拿到優。

「大部分家長對孩子的『優』都是十分執著的,這種執著是亘古不變的。但老師必須按照規矩做事。我有時在想,比起找老師要『優』,家長跟孩子一起找沒拿『優』的原因,再一起努力,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不是會更好?」方老師說。

利用「補考」爭優,為了成績單好看一些

齊女士的兒子今年六年級,在杭州一所公辦小學就讀,最近參加了最後一門科目的期末考。

齊女士說:「兒子回來說題目很難,不要說90分了,85分也有危險。考不到85分,就沒有『優』,過兩天還得參加『爭優』考試。」

齊女士口中所謂的「爭優」考試,僅限於語文、數學、英語和科學四門學科,原本是學校給考砸的孩子一次補考機會,但沒考到85分的孩子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再爭取一次「優」。

「不過,期末考直接拿到的『優』和後來爭來的『優』,在成績單上的寫法不一樣,看得出誰是補考過的,也不能參加校內優秀生的評定。以後去民辦初中遞簡歷,同樣會被看出來。

既然如此,為什麼一定要爭呢?

她表示:「有拿『優』的機會,總要讓孩子去試試。」至於爭來的「優」到底有什麼用,齊女士想了好半天,說:「其實就是心理安慰,成績報告單好看一點而已。

連「良」都承受不起的家庭,

更該擔心的不是孩子的成績而是未來

爭「優」,不在父母在孩子,不在期末在平時!

儘管同為家長,也對孩子「全優」有渴望,但個別家長的極端做法,齊女士也不贊同。她回憶了兒子班裡一次圍繞體育成績的「爭優」事件。

有個孩子經常在體育課上調皮搗蛋,有時候索性不去上課,結果體育老師挨不過家長的軟磨硬泡,期末還是給了「優」。

「別說其他孩子了,我們這些家長也有意見,太不公平了!而且對孩子有意義嗎?」齊女士坦言:「換成是我,不會這麼做。『優』肯定要爭,但不是父母去爭,而是應該讓孩子自己爭,爭到固然好,爭不到也能讓孩子懂得理性對待成績,承受挫折,讓他自己總結經驗。

而方老師也說,有些家長第一次來要過、補過優秀之後,第二年第三年每一年都會找老師;還有一些家長很盡責,補過一次優秀之後,家長就會和孩子一起找問題、反思,以後就再也不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這些『優』都不是平白無故從天上掉下來的。」齊女士說,「除了語數英科,家裡對音體美等學科的教育一直很重視。兒子天生嗓子好,愛唱歌,我們就鼓勵他多聽多唱,唱歌能在比較緊張的學業中做一些調劑。體育關乎孩子的體質,能夠培養拼搏和陽剛的性格,所以我們每天督促並陪伴他鍛煉。對於美術,我平時很喜歡觀察兒子的作品,和他談我的感受和建議,因為我覺得從作品中能了解他的情緒、思維和想像力。」

在齊女士看來,任何學科要取得優異成績,都必須有付出,不能臨時抱佛腳,期末才想到找老師。

學生不僅要懂得珍惜榮譽,也要學會承擔責任

杭州市拱墅區青少年宮副書記張敏,當過音樂老師,也曾擔任小學校長多年,一直在關注這種期末焦慮。

去年暑假,張敏就曾收到家長因為孩子的成績報告單上「其他各科都是A,唯獨音樂是B」,而給發來的簡訊「求助」——

我們家沒人懂音樂,孩子也沒學樂器,本身是個破嗓子。孩子說這次是考唱歌,我們應該怎麼幫她提高音樂成績呢?這課還不像語數英,有作業能輔導。我一想到如果到了四年級,成績單要記檔,音樂再掛個B,真不是滋味。

而張敏的回復也是直截了當:「平常心對待,不必追求全優。

據他回憶,學校還有過家長和體育老師糾纏,硬逼著體育老師給改成績,把年輕的體育老師給氣哭了。

對於爭「優」,他提出一連串疑問:

我們的孩子如果連一個良好都承受不起,還能經受未來的風雨嗎?

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語數英科音體美樣樣精通的全才?

你要求孩子必須全優,你自己全優了嗎?

所有成績單上都是全優的成績,就保證孩子會有一個全優的人生了嗎?

他對有些家長的爭「優」做法表示擔憂:「他們並不是真正對孩子素質發展的重視,而是對音體美學科的分數成績重視,因為小升初考民辦中學要看成績單……」

為此,張敏還曾呼籲:

孩子通過努力,得到了全優,固然可喜,但你為了全優,面目猙獰的樣子,真的很醜!

請給孩子一個不全優的權利,如何?

不要為了一個B(良好)而忽視了所有的A(優秀),好嗎?

請尊重老師的工作,好嗎?

學生不僅要懂得珍惜榮譽,也要學會承擔責任

一位家長說得極好:「我的孩子從未拿過全優,為此我也很焦慮。但每個學期我都看到了他的進步,比如美術不用在學期末補作業啦,音樂會一次次地練習已達到考試要求。我想與全優相比,沒什麼比這些去拿成績的過程來得更重要吧。一邊是民辦升學的死杠杠,一邊是孩子們的奮力追趕,如果把這些放入歷史長河中,對孩子而言可貴的是這份為了全優目標而盡全力的寶貴經歷。

有一位音樂老師介紹,上學期他任教班級有兩個孩子因為音樂成績不達A沒有拿到獎學金,其原因就是學習態度影響了平時成績。我明確告訴學生原因,也請班主任轉告家長,學生不僅要懂得珍惜榮譽,也要學會承擔責任。

是呀!有時家長幫忙爭取來的無數個「優」或許都不如孩子自己承擔的一個「良」或「合格」所帶來的觸動大。因為,背後總有家長出頭來「善後」「爭優」的孩子,很難學會自己承擔責任。所以,連「良」都承受不起的家庭,更該擔心的往往不是孩子的成績,而是無數個商量來的「優秀」編織而成的脆弱未來。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胎媽媽圈 的精彩文章:

倆寶媽媽,都來玩吧!
生了二胎,總有一瞬間感覺虧欠了老大

TAG:二胎媽媽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