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出去浪之前再推薦小說和詩歌各3本

出去浪之前再推薦小說和詩歌各3本

慕月的微信公眾號

=閑情記趣 過往記事=

=浪遊記快書房記樂=

最近頗讀了好幾本激動人心的小說,要麼排山倒海令人慾罷不能,要麼令我大為震驚:他媽的居然還能這麼寫!

當然,有些還沒讀完。今天主要推薦幾本比較有閱讀快感的(這種當然先讀完啦),春節有興趣可以一看。

嗯,這應該是年前最後一次推薦了。下周六將奔赴菲律賓媽媽拍絲瓜(Malapascua island)島潛水,哎,已然一年半都沒潛了。

01

小說

《命運的內核》

作者: [英] 格雷厄姆·格林

出版社: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出品方: 讀客

原作名: The Heart of the Matter

譯者: 傅惟慈

不得不說,這本書封面極其丑的小說,內容卻遠超想像之外。它十分符合我現在對一本好小說的評價:講得好故事,同時故事的內核卻不能用一兩句話說清。

斯考比,一個二戰時在英屬西非獅子山警察署工作的副專員,面對窮山惡水刁民豬隊友不省心的妻子,試圖用他的責任感和憐憫之心滿足每一個人的慾望。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認為這是精神高尚。然而最後,他為此付出的代價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背叛,出軌、與黑社會勾搭……最後身為天主教徒,卻選擇了自殺。小說的結尾,當他的妻子去找神父懺悔,說他違背了自己的信仰時,卻遭到神父的嚴厲斥責,「你不要以為你能替主做決定,在我看來,他是我們當中最愛上帝的人。」「也許你說的對,他愛上帝,但他不愛任何人。」

這本書讓我讀完了至少兩周,卻始終不能總結這本書到底想闡釋的是什麼,究竟什麼是「命運的內核」?我想也許格林要表達的是:人性,或者愛的根基,其實是自私(愛自己)。但書中形容斯考比最多的一個詞,不是愛,卻是憐憫。當我們試圖用神性的無私來做人,其結果大概是毀滅。

阿里六點差一刻給我燒水。我最好走吧。」他到處仔細察看了一番,是否自己在這裡留下什麼痕迹。他把一塊席子弄平,猶豫了一會兒,要不要把煙灰缸倒掉。但是最後,他還是忘了那把靠牆放著的雨傘。他也覺得,這是罪犯經常犯的那種典型的錯誤。當雨點淋到身上,使他想起雨傘的時候,他發現已經太晚了。他需要大聲敲她的房門,而且有一間宿舍已經亮起了燈光。當他拿著一隻防雨靴,站在自己房間里的時候,他疲倦地、凄涼地想,以後我一定要做得好一些。

以後——令人悲哀的就在這個「以後」。是說蝴蝶在尋愛的過程中死掉嗎?人可不是這樣,人是要承擔後果的。責任同負疚,都要他承擔——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事。……他倚著枕頭仰面躺著,睡意全無,怔怔地望著窗外灰暗的黎明。在這一片迷茫的水霧上面,他感到流動著另一件冤屈,漂浮著另外一個受害者,不是露易絲,也不是海倫。遠處市鎮里,公雞過早地喔喔啼叫起來。

他覺得當時他是到達了幸福的頂點:黑暗中,隻身一人,周圍只有嘈雜的雨聲,沒有愛,也沒有憐憫。

——格雷厄姆·格林《命運的內核》

《獨居的一年》

作者: [美] 約翰·歐文

出版社: 讀客圖書·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原作名: A Widow for One Year

譯者: 孫璐

出版年: 2017-8-1

看這本書的感覺,就如書中女主露絲參加自己丈夫艾倫葬禮時,聽到埃迪朗誦葉芝詩句的感覺一樣:一種永遠也寫不出這樣作品的絕望感。而上兩次有這種感覺,一個是讀格雷厄姆·格林《命運的內核》(巧的是,約翰·歐文似乎也非常欣賞他,女主給孩子起的名字還叫格雷厄姆),一個是讀喬納森·弗蘭岑的《自由》。

這種感覺的來源是,他媽的居然就有這麼些人,上能探討人性,下能給你帶來排山倒海般連續閱讀高潮,中間還能塑造出栩栩如生極有說服力的人物——露絲一邊寫嚇壞小孩的兒童讀物,一邊不斷勾搭各種小孩母親的爹特德,無法從兩個兒子死於車禍的陰影中走出的媽瑪麗恩,十六歲時和比自己大二十多歲瑪麗恩搞在了一起,從此一輩子只愛年長女人,也只會拿這段戀情寫自傳式小說的埃迪,以及認為寫小說根本不需要依據自身經歷,冷靜到有點冷漠的露絲(還有她三句話不離草泥馬,活的極其生猛的閨蜜漢娜)。小說上半部,特德和瑪麗恩兩個兒子的死使所有人的命運稀里糊塗糾纏在了一起,而在下半部,也在每個人物的下半生,露絲丈夫的去世讓她,同時也牽動了其他人在露絲獨居的一年裡重新審視自己。當每個人最終得以面對自己人生中最大的恐懼和傷痛時,他們也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找到了各自的歸宿。

當然還是要說,雖然五星好評,但我覺得前半本好於後半本,原因是前半部幾乎沒一句廢話,而後半部枝蔓太多。露絲去紅燈區看妓女怎麼接活的篇章未免冗長。而露絲再婚的丈夫,那個荷蘭警察哈利雖然塑造的讓我覺得現實中要真有這種人,趕緊給我來一打,但又覺得從小說結構來講他其實可有可無。是的,結尾太像好萊塢主流大片的大團圓結局,從而失去了該有的深度。我寧願埃迪等瑪麗恩等了大半生,在終於放棄選擇和女兒露絲在一起時,婚禮上她卻再次出現了。你選擇和命運和解,但命運未必遂你的願。嗯,我比較喜歡這樣的收梢。

哈利和娜塔莎的肉體關係十分和諧,但哈利清楚地記得兩人關於書籍的討論。娜塔莎喜歡辯論,哈利卻不願,但他願意有個和自己一樣愛讀書的女友,哪怕她讀的書不對路。娜塔莎愛讀與「改變世界」有關的非虛構作品,還讀各種小冊子,字裡行間滲透著一廂情願的左翼思想,而哈利不相信世界(或者人性)能夠被改變,他的職業就是理解和接受現有世界。

哈利讀小說,是因為小說對人性刻畫得最好。他喜歡的作家都擅長赤裸裸地展現最惡劣的人性,他們或許在道德上不贊同筆下的人物,但小說家並非世界的變革者,只是一群很會講故事的人,故事中有令人信服的角色……娜塔莎說,哈利喜歡「逃避現實」類型的小說,但他堅信逃避現實的是娜塔莎,因為她喜歡讀理想主義的空談作品,一廂情願地想要改變世界。

——約翰·歐文《獨居的一年》

《異鄉人》

作者:[法] 阿爾貝·加繆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原作名:L"étranger

譯者: 張一喬

其實就是《局外人》,而且我覺得《局外人》更符合這本書的主旨。實在想不通某些出版商的腦迴路,是覺得存在主義太高大上會嚇退一批人所以不僅改了名,封面還印上「法律文學經典著作」?就因為裡面有上法庭的情節?可想而知,如果加繆長得跟薩特一個德性(嗯,果不其然封面印著他叼著煙的帥照),封面大概就是「法制文學經典著作」了吧?

情節應該都略知一二。默爾索,一個口頭禪是「無所謂」的人,因為一次說不清動機的殺人事件上了法庭。法庭辯論環節中,律師的辯護曾一度對他有利。然而,當他「在母親葬禮上沒有哭」「葬禮第二天就和女人睡覺」等行為被曝光,最後法官聲情並茂地代表法蘭西的道德良心判他斬首示眾。

存在主義的含義是什麼暫且不論,讀的過程中感受倒是有一些變化。首先開篇是默爾索在母親葬禮和葬禮之後的一系列「冷漠」表現,也是最終導致他被判死刑的重要原因,在我看來,卻無可厚非。我相信這是有理性的人的一致看法,魯迅的遺囑不還說「忘掉我,管自己生活。倘若不是這樣,那就真的是糊塗蟲」么?只是讓我覺得有點驚訝的是,身為社會道德規範條條框框的局外人,信奉「人生在世,永遠不該演戲作假」的默爾索,真誠對待生活的方式卻是「無所謂」。必須要說,這個情節比較超乎我的預想。因為我總認為,荒謬感的來源,其實是對人生意義的不懈追尋。

嗯,也許在默爾索眼裡,人生本身就無意義,他也是他自己的局外人。這讓他在監獄中,面對神父所要求的懺悔時,感到極度崩潰。他無法成為社會所要求的人,也無法成為自己。

詩歌

02

《天狼星的陰影》

作者: [美] W.S.默溫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品方: 99讀書人

原作名: The Shadow of Sirius

譯者: 曾虹

老實說,現在只要看到美國詩人的作品,我都要仔細掂量下。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多數都很不對我的路。過於直白的大白話,缺乏音樂性和節奏感,讓我無從挖掘任何詩意。

W·S默溫的《天狼星的陰影》,我不能說我喜歡裡面的所有作品,但有一些卻於心有戚戚焉。貫穿默溫詩歌的主題,是往昔歲月之光穿越雲翳,投射在今天的一道陰影。在那雲層深處,我們窺見的是停泊在心靈深處的深情,有和父母、愛犬一起度過的家庭生活,有不知道正為自己的青春所歌唱的青春歲月……那些生命中的吉光片羽,引導我們穿過生與死,短暫與永恆的界限,讓我想起顧城曾在詩中說:「人時已盡,人世很長,我在中間應當休息。走過的人說樹枝低了,走過的人說樹枝在長。」

一次次你出現在我腦海

像從前那樣裸露完整地奉獻你自己

讓我呼吸你、觸摸你、品嘗你

不比從前了解你

只有當我開始感到失落時我才認識你

當你已經成為我心目中的

一半記憶一半距離時

我才學會思念你

從我們所不能擁有的

誕生了星辰

——W·S默溫《青春》

左:《市場去死吧》(港版)

作者:陳滅

出版社:石磐文化

出版年:2017

右:《伊利提斯詩選;米洛舒(米沃什)詩選;被拯救的舌頭》(台版)

出版社: 台灣遠景出版公司

譯者: 鄭樹森;杜國清;宋碧雲

出版年: 1982

放一塊介紹的原因是,雖然作者生活年代、地域不同,儘管都是「抗世詩作」,反抗的對象也不太一樣,但從我在陳滅詩集最後看到的一段話來闡釋二人的詩歌都很合適:「歷史的連結是從權力糾結的網路中,抽絲剝繭地確認一個地方的存在價值與自我定位,認知過去如何接軌目前,再延伸可見的未來,明白並且相信歷史的發展並非直線的、順序的、通暢無阻的、一對一的簡單過渡,而是一個充滿曲折、歧路、分叉、斷層、矛盾和前後不連貫的過程,唯是這樣,才可貼近人的生活本相,還原歷史原貌。」

如果說二人不同之處,那麼我覺得陳滅的詩更具香港本土意識,一再使用地域性極強的意象(什麼巴士啊,灣仔老街啊)風格有點像帶粵語流行歌曲風的保羅·策蘭,壓抑沉鬱但押韻易懂。但米沃什更把意象上升為內心的風景,還真是第一次見以「小我」寫「大我」的方法,雖是控訴社會,卻不失唯美與抒情,感受力令人十分驚艷。必須得說這版翻譯的確厲害,一定不能錯過。

走路時,我睡覺,睡覺時,我夢見現實

被追逐而且滿身汗水

我逃跑,在耀眼的曙光掀開的廣場上

在被炸落的大理石門的殘跡下

我經營伏特加和黃金

然而,我時常如此接近

我深入金屬的核心

地球的、火的、水的靈魂

而未知揭開它的臉

如夜之展現,寧靜,映照著潮水

光澤的銅葉花園招呼我

那些,你一碰就消失

——米沃什《市民之歌》

一切的激動都轉入了平靜

還有什麼可以持續激越?

一切事物接近盡頭總轉慢

燈光也調暗了還是本來如此?

雨下夠了不願聽城市叫囂

夠了不是什麼都忍受,只是假裝

還可以怎樣

已接近了岸就在船頭

看得見思想如一捆繩纜兩邊捆綁

聯繫自我、世界或只是虛無的海面

海浪可以感知而不可以嘗試

它的苦澀與不可預知的危險

構成了今夜不可跳越的平靜

世界也許連虛無都搖蕩,而生命就在邊緣

也許美和掙扎也是

——陳滅《瘋狂的繩纜》

這是蘋果手機用戶打賞專用,嗯,過年的壓歲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浮生四記 的精彩文章:

TAG:浮生四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