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才情半世空,世間再無李叔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送別》,一曲戳中了多少人的心,它的詞作者李叔同,亦擁有傳奇的一生。
李叔同,一個家資萬貫、風流倜儻的豪門公子,曾東渡日本專修西洋藝術。回國後,為中國美術史、音樂史和話劇史開闢了一個新紀元。他多才多藝,詩文、詞曲、話劇、繪畫、書法、篆刻無所不能。
他是我國最早出國學文藝的留學生之一;是最早提倡話劇,最早研究油畫,也是最早研究西方音樂的藝術教育家之一。他終身的「藝事」——書法,更是達到極高的境界,被譽為20 世紀中國十大書法家之一。
李叔同出生在天津的巨富之家,父親曾經在官吏部主事,辭官後成為顯赫的銀行家。母親王氏是家中的三房太太,二十歲生下他時,丈夫已經六十八歲。自他五歲父親去世,一直與年輕的母親相依為命。
他是個早慧的天才,十歲時已經熟讀詩書,能寫像樣的書法,又先後師從名家學習篆刻、詩詞和戲曲。年紀輕輕,在天津藝林已頗有名頭。
由於家庭的變故,李叔同14歲陪他的生母南遷上海。1905年,李叔同的母親王夫人病逝於上海「城南草堂」,李叔同扶柩回津,並依「東西各國追悼會之例」,為母親舉行了喪禮。
在天津料理完母親的喪事,安頓好妻兒,選擇獨自一人前往日本留學。
在日本,他先考取了東京美術學校,又兼在音樂學校學習樂器和編曲。
在日本學習美術,使李叔同確立了「以美淑世」,「經世致用」的美術教育觀念,並在國內培養了眾多美術人才。而「裸體寫生」也由他引人中國美術教育中。
1907年李叔同在日本學習西洋繪畫時,與自己的繪畫模特,一位日本姑娘逐漸相愛,並於同年娶其為妻。
1910年,李叔同與愛妻回國,將之安置在上海。
1918年,李叔同剃度出家。
1919年,日籍夫人專程到杭州虎跑寺求見,弘一大師拒而未允,夫人揮淚離去。
李叔同為什麼要出家,他的學生豐子愷曾經這樣解釋:他怎麼由藝術升華到宗教呢?當時人都詫異,以為李先生受了什麼刺激,忽然「遁入空門」了。
我卻能理解他的心,我認為他的出家是當然的。我以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物質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學術文藝。靈魂生活就是宗教。
「人生」就是這樣的一個三層樓。懶得(或無力)走樓梯的,就住在第一層,即把物質生活弄得很好,錦衣玉食,尊榮富貴,孝子慈孫,這樣就滿足了。
這也是一種人生觀。抱這樣的人生觀的人,在世間佔大多數。其次,高興(或有力)走樓梯的,就爬上二層樓去玩玩,或者久居在裡頭。這就是專心學術文藝的人。他們把全力貢獻於學問的研究,把全心寄託於文藝的創作和欣賞。
這樣的人,在世間也很多,即所謂「知識分子」,「學者」,「藝術家,」。還有一種人,「人生欲」很強,腳力很大,對二層樓還不滿足,就再走樓梯,爬上三層樓去。這就是宗教徒了。他們做人很認真,滿足了「物質欲」還不夠,滿足了「精神欲」還不夠,必須探求人生的究竟。
他們以為財產子孫都是身外之物,學術文藝都是暫時的美景,連自己的身體都是虛幻的存在。他們不肯做本能的奴隸,必須追究靈魂的來源,宇宙的根本,這才能滿足他們的「人生欲」。這就是宗教徒。世間就不過這三種人。
李叔同,音樂,他被譽為中國近現代音樂啟蒙者;繪畫,他堪稱中國現代美術之先驅;戲劇,他是中國話劇藝術的奠基人;書法,他是近代著名書法家;篆刻,他是西冷印社的早期成員;教育,他培養了一大批名揚天下的藝術家。佛學,他被尊為律宗第十一代祖師。
他似一個完人,不斷地追求更高的精神層面,認真地做自己。
TAG:度拾木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