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備前燒,日本八百多年陶藝的巔峰天人合一的產物

備前燒,日本八百多年陶藝的巔峰天人合一的產物

村田珠光,眾所眾知,是日本茶道的開山鼻祖。他由於幼時在凈土宗石原出家,還曾前往京都的大德寺拜一休為師參禪,因此將茶與禪結合,讓日本的茶事活動有了深邃的思想內涵,茶道也自此成為「在家禪」的一種,有了「茶禪一味」的說法。

村山珠光曾經給自己的大弟子、戰國時代的名僧、武將古市澄胤寫過一封簡訊,被後世稱為《心之文》。他是這麼說的,「目下,人言遒勁枯高,初學者爭索備前、信樂之物,真可謂荒唐之極。要得遒勁枯高,應先欣賞唐物之美,理解其中之妙,其後遒勁從心底里發出,而後達到枯高。」也就是說,在村山珠光心中,備前燒、信樂燒和來自中國的茶具——「唐物」是可以相提並論,且有互通之處的。

2017年9月,中國紫砂原礦柴燒工藝傳承人、宜興市承相紫砂研究所所長宋少鵬慕名前來日本拜訪備前燒的「人間國寶」。伊勢﨑淳先生先是安排自己的兒子伊勢﨑晃一郎在家鄉接待,帶領著大家參觀古窯等,後來又特意在東京安排跟宋少鵬會面,一起交流柴燒的製作工藝與匠人心得。

儘管備前燒是日本本土原創的,完全沒有受到過中國陶瓷乃至朝鮮陶瓷的影響,但是備前燒與宋所長正在製作的紫砂柴燒有多種相似之處,包括都是柴燒窯變、都不施釉、都取材於當地獨有的天然泥石等。伊勢﨑淳先生對於宋所長帶來的中國的柴燒表示了認可及讚歎,還分享了自己認為柴燒中最重要的五大因素,即土、水、風、火、人。

在宋所長的推薦下,日前,我前往了岡山縣備前市伊部地區,採訪了日本重要無形文化財保持者、俗稱「人間國寶」的備前燒大師伊勢﨑淳先生。

僅存在世的備前燒「人間國寶」

伊勢﨑淳先生出生於陶藝世家。他父親伊勢﨑陽山也是著名的陶藝家,同時也是備前燒的岡山縣重要無形文化財保持者。其作品不僅限於花器、寶瓶、香爐、茶具等,更用備前燒的手法製作過大型的高杉晉作像、和氣清麻呂像、和氣廣蟲像等。伊勢﨑淳先生是伊勢﨑陽山的次子,長子伊勢﨑滿也是著名的陶瓷家。父子三人曾經在1960年一起複原了姑耶山古窯址上的中世紀的半地下式穴窯。

在備前燒領域,日本共有五位「人間國寶」,分別是金重陶陽、藤原啟、山本陶秀、藤原雄,以及伊勢﨑淳。如今依然在世並且保持著旺盛的創造力的,只余伊勢﨑淳先生一人。伊勢﨑淳先生充分利用先人們累積留傳下來的經驗遺產,不斷摸索新的表現形式,為備前燒開闢出了一片新天地,不僅製造傳統的茶具,還創造出很多的前無古人的造型藝術品、裝飾藝術品,深受海內外的關注。

伊勢﨑淳先生今年已經81歲,但每天早晨8點起床,8點半便開始帶著門下弟子採土等,一直工作到下午5點半。採訪的這一天,伊勢﨑淳先生就和我們約定在了早晨8點半。

在伊勢﨑淳先生居住的備前市伊部地區,是備前燒最大也是最為著名的產地,因此,備前燒在日本有一個別稱——「伊部燒」。伊勢﨑淳先生告訴我,「備前燒集中在伊部地區,是因為這裡的土壤最適合。備前燒使用的黏土,是周邊山地的岩石經過幾十萬年的風化後,被雨水從山上衝下來沉澱出來的黏土層,較淺的地方在一米左右,較深的地方則要挖到地下三至四米。這種黏土中富含豐富的鐵成分,也混雜了很多有機物和砂石,土質粗糙而又富有張力,但耐火性差,收縮率大,遇上急劇的溫度變化時很容易破損,所以需要持續性加溫。在過去,用大窯燒制需要1到2個月的時間,現在需要10天到2周左右。在備前燒800多年的歷史中,先人們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才摸索出這樣一套特殊的燒制方法。」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聽了伊勢﨑淳老先生的話,我才意識到一方水土也造就一方工藝。

備前燒是風土與匠人匠心的結晶

近年,「工匠精神」一詞在中國漸漸成為高頻詞。不僅在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了「工匠精神」,作為黨報的《人民日報》也呼籲《讓心中住進一位「工匠」》。

製作備前燒,自然更離不開「工匠精神」。因為備前燒直到今天,也是無法量產的藝術品。整個製作過程都需要匠人親力親為。

伊勢﨑淳先生告訴我,「備前燒的製作過程,其實就是匠人學習與素材,也就是黏土溝通,了解黏土的特質,再運用成形手法和燒制技術,最大程度地凸顯黏土特質的過程。在備前燒的作品裡,蘊藏著日本的大自然和風土,並且體現了匠人的匠心與藝術性。土火風水,是自然界的四大要素,備前燒就是這四大要素再加上匠人的心意的結晶。備前燒的匠人,要懂得如何採土、做泥坯,作品成形後如何裝窯,火怎麼燒,風怎麼送,作為燃燒材料的紅松木的灰怎麼落,會給作品帶來什麼樣的顏色變化等,這些都要靠長期的經驗積累。要讓火與土相互作用,才能誕生出舉世無雙的藝術品。不僅如此,更多時候,還要藉助神力。即便是我,每次燒窯也一樣會緊張,會充滿期待,不知道停火出窯後,眼前會出現哪些變化莫測的作品。」

據了解,出窯後的備前燒要經過嚴格的挑選,通常上千件的作品裡,能夠被挑選出來的只有十幾件。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無法複製的藝術品。

備前燒與日本侘茶的精神相通

由於備前燒不上釉,不繪彩,所以「窯變」,就是備前燒的靈魂,是讓每一件備前燒都無法複製的關鍵。

伊勢﨑淳先生一邊拿起房間里陳列著的各色作品,一邊給我講解常見的幾種「窯變」。首先介紹的是「胡麻」,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芝麻。老先生舉給我看的那個小杯子上,有著一個個猶如芝麻大小的微突,這些微突顏色金黃,的確像極了一粒一粒的小芝麻。他說:「這是燒窯用的精選的紅松木的灰,落在了作品表面上,又通過了高溫燒制,從而形成的一種自然釉。」

他又拿起了一個有著鮮明的顏色過度的,泛著一種金屬光澤的花器說,這叫「棧切」。「這是讓紅松木燃盡後讓灰集中坐在作品的這一處,造成這裡的空氣不流通,讓火燒不到,就會產生由灰青色過渡到黑色的顏色變化。而火能燒到的那一面,就是紅褐色的。」

我注意到一個備前燒的長方形盤子上放著兩個好像日本米餅一樣的東西,定睛一看,才發現其實只是一個有著3D效果的花紋,不由地笑了。伊勢﨑淳先生也跟著笑了。「這個有趣吧。作品進窯前,上面放兩個圓形的小泥坯,燒出來的時候就會出現這樣的窯變,名字就叫『牡丹餅』。」

在伊勢﨑淳先生看來,備前燒最大的魅力所在,就是能在不上任何釉的基礎上,就製作出這麼多富有變化且別具一格的藝術品。它依靠土火風水這四大自然界元素加上匠人們的智慧,是真正天人合一的作品,體現了日本最本質的審美意識,所以和日本侘茶的精神世界相通。「近現代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合理主義盛行,形成了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資本主義社會。而與此同時,與自然共生的生活理念卻越來越稀薄。通過備前燒,我們可以看到古代的日本人是如何與自然共生,備前燒能夠喚起人們與大自然共生共榮的精神。」

「人間國寶」是手藝更是人心

伊勢﨑淳先生告訴我,到目前為止,他一共去過三次中國。「第一次去是完成一個心愿,參觀秦始皇陵的兵馬俑。第二次是因為幫助了一對中國留學生夫婦。他們夫婦二人分別在岡山大學的醫學部和農學部留學。丈夫腿部骨折後在中國做的手術,但術後效果不理想,我聯繫岡山紅十字醫院為他手術,術後恢復得也特別好。後來,他的妻子被查出脊椎腫瘤,在中國北京被告知不能手術,在日本千葉的醫院也被告知要等4個月後才能手術,於是我聯繫了岡山大學的附屬醫學部,請求優先安排手術,所幸腫瘤不是惡性的,一個月左右就痊癒出院了。現在兩個人身體都很好,他們邀請我去過一次中國。第三次是和朋友一起去北京登了一次萬里長城。」

聽到這裡,我很受感動。所謂「人間國寶」,原意是說眼前的這位老先生在備前燒領域達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境地,是一代宗師。但我相信,能夠成為「人間國寶」,絕不僅僅是在一門手藝上登峰造極,更因為他在做人做事上有著一顆至真至寶的心。

想到這裡,我便向這位國寶大前輩請教他的人生哲學。伊勢﨑淳先生告訴我,他喜歡「運鈍根」的人生態度。運,指的是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人要一半靠努力,一半靠運氣;鈍,是遲鈍的鈍,是說人要不忘努力的方向,不計較得失;根,指的是人要有秉性,要有強大的意志力。

在這次的採訪中,有兩個花絮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是在採訪的開始,伊勢﨑淳先生給我和我的攝影團隊端上了溫度適中的熱茶,配以當地特產的日式點心,在採訪告一段落後,他招呼我們的攝影師也坐下,一起品茶聊天。採訪結束後,他二次給我們上茶,並且又換了一種日式點心,充滿慈愛地看著我們細啜慢品。匠人,不是冰冷的只專註於匠,還是一位充滿溫情的、熱情的人。

第二個花絮是伊勢﨑淳先生跟我聊起了他的長子晃一郎。晃一郎先生曾長期在海外研學雕塑藝術,完全無意繼承「家業」。伊勢﨑淳先生的心愿,也是希望孩子能夠盡情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說:「我這一生啊,一直做的都是我最喜歡的事情——備前燒,所以我打算在自己死後就把所有東西都清理掉,不要讓孩子有負擔。但是有一天,他跟我說,發覺自己還是喜歡做備前燒,已經下定決心要做一名備前燒匠人了。這讓我很高興,家業和工藝的傳承都要靠自我選擇的。」

備前燒,這土與火的藝術,已經融入了伊勢﨑淳家族的血脈里,構成日本文化的一朵奇葩。

(原標題:備前燒,日本八百多年陶藝的巔峰天人合一的產物)

中新社·華輿>日本新華僑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輿-日本 的精彩文章:

這對日本夫婦用鏡頭記錄下了過去變化中的中國
日本警方重拳打擊中國留學生「漢化組」

TAG:華輿-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