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生病時沒有大便必須通便么?

生病時沒有大便必須通便么?

我們發現,許多家長自從發現大便是人體健康的晴雨表之後,就和這個大便杠上了。於是出現了兩種現象:

姥姥皺著眉頭的說:

「孩子一天沒大便了」

佛系媽媽瞟了一眼:

「哦」

第二天姥姥說:

「孩子兩天沒大便了」

佛系媽媽說:

「哦」

姥姥:

「孩子三天沒有大便了」

佛系媽媽:

「攢屎長的快」

姥姥:

「你個後媽」

姥姥:

「孩子一天沒有大便了。」

羊群媽媽開始化身福爾摩斯,獨坐思索,腦袋開始放電影,不錯過孩子近一周以來接觸的人事物,每一個細節:是不是吃多了?是不是吃了什麼不該吃的?受寒了?

姥姥:

「孩子兩天沒有大便了」

羊群媽媽:

「熬米粥、米油,準備蜜煎導,太極按摩.....學到的十八般武藝總算能派上用場了」

姥姥:

「孩子三天沒有大便了」

羊群媽媽:

「保和丸、山楂條、四磨湯、麻仁丸、蜜煎導、理中丸....到底要用什麼葯啊,誰說要淡定,能淡定的肯定是「後媽」。」

那麼問題來了,沒有大便的時候,我們要不要馬上通便呢?什麼時候該用通便的方法,什麼時候不用呢?

首先,正常的排便行為的發生是需要條件的:

1.人體的消化道要產生出足夠量的糞便;

2.產生的足夠量糞便對直腸壁產生壓力,以此作為信號告知我們的大腦該排便了,這才產生了我們排便的感覺。感覺來了,但是要不要立即排,也是要大腦發出信號給大腸的。不是說有了壓力,就要立刻釋放,那還得看時機是否合適不是嗎?

3.便質好,不幹不黏,能夠順利排出。

所以,看似簡單的動作背後還有並不簡單的一系列過程。

所以沒有大便的時候

1.直腸里大便的量不夠:

1)進食很少,或者吃的過於精細,腸道得不到足夠量的刺激

2.便意不夠:

1)胃腸動力不足,不能將糞便推送到直腸形成刺激信號;

2)直腸的問題,導致敏感性減弱;

3)長期憋便,導致直腸感覺降低,不能有效傳達信號;

3.便質不好:大便太干或者太黏導致大便排出困難

對於孩子突然出現的不解大便的情況,家長著實不用驚慌。

孩子沒有生病,只是因為情緒或者食物不合胃口或者其他非身體因素引起的飲食減少,那這種情況是不需要刻意採用通便的方法的。

生病狀態下的不排便,常見的情況有:

1.生病期間,如果沒有明確的積滯的指征,不需要通便。通便也屬於泄下的方法,如果盲目通便,有可能引起疾病入里。比如單純受寒感冒,也沒有明顯的里證,孩子也沒有要排便的意思,那麼以解表為主。「傷寒下不厭遲」,有表證一定要先解表。表證解了,裡面氣血不再向上向外抗邪,恢復正常的運轉,排便的情況會自動修復。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強調病後要忌口的原因。

2.生病期間,如果伴隨明確的積滯,大便不通的情況,才需要我們通便。但是即便是要通也要選擇合適的方法。

比如積食引起的發燒、咳嗽,伴有大便不通,那麼我們可能就需要消積食,消積的同時,會伴隨大便的通暢;比如陽明裡實熱的便秘,那麼我們可能運用的就是承氣湯一類直接通下的藥物。根據積滯的程度選擇大小承氣湯或者調胃承氣湯。

比如寒邪直中臟腑引起的不大便,那我們可能就要選擇艾灸、或者理中湯之類溫里散寒的藥物了。

因為大便是身體健康的一個晴雨表,所以孩子不大便的時候,我們才會想到可能身體有異常,我們才會緊張,才想要將可能發生的疾病情況扼殺在未發生之時或者疾病的初期。

但是許多家長卻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們觀察大便是為了監測健康;當不大便時候,我們是通過這個癥狀去尋找身體可能異常的原因,但通便不是目的。

我們最終想要的是健康,想要的是不生病,或者生病了及時干預疾病,而不只是為了通便。也許在疾病治療過程中,遇到某些不大便的情況我們會告知需要給孩子通便,;但是通便也只是一個手段,不是目的。

有些人就要說了,孩子感冒期間不想吃東西,去看醫生,醫生也有加焦三仙、保和丸之類的,這難道不是為了通便嗎?

答案是:消食健脾不等於通便。

大家常見的保和丸、山楂條,或者見到有醫生在中藥湯劑裡面加了健脾消食的藥物,這些都不是為了通便;只是為了健脾消食,幫助脾胃的運化而已。

小兒脾胃本嬌嫩,生病期間,氣血對抗邪氣,所以中焦也會相對不足,處理食物的能力也會減弱。所以很多小兒醫在給孩子開藥的時候,會結合情況適當加一些消食或者健脾的藥物,只是為了幫助脾胃運轉,不至於在病後引起脾胃的問題,脾胃為後天之本嘛,所以一定要兼顧。但是消食健脾和通便是兩個意思。千萬不要認為消食健脾的葯是通便的葯。只是說消食健脾的藥物,能輔助通便。道理很簡單,消食健脾,脾胃得到強健,動力自然足,運化津液的能力也好,大便自然也就好解了。

說了那麼多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孩子突然出現的不大便情況,不要驚慌失措,不要只盯著大便這一個點,要有全局觀念,不要盲目選擇藥物。

如果你實在擔心不大便的問題,那麼你其實可以採取一些溫和、安全的方式:

1.增加胃腸動力:比如熱敷,太極按摩,跑跑跳跳活動起來;2.增加腸道水分:補充米湯、米油,或者豬油拌飯。

王國維大師曾說過,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以上三句話送給從懷孕、生產到養育孩子長大,這期間一直對孩子身體健康殫精竭慮、一直在為了孩子努力學習的各位寶媽。

文 | 杜陽

編輯 |郭莎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共衛生與健康 的精彩文章:

賽琳娜腎臟移植手術後,主動治療抑鬱症,男友比伯一直貼心陪伴
早晨吃雞蛋對身體是好還是壞?萬萬沒想到,不看會後悔!

TAG:公共衛生與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