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技術民主化來臨,社會責任如何成為商業推助力?

當技術民主化來臨,社會責任如何成為商業推助力?

在AI浪潮中,有一個名詞被頻繁提起,那就是「技術民主化」。去年三月在谷歌雲計算大會上,知名學者李飛飛提到希望利用谷歌雲計算的力量實現AI技術民主化。剛剛發射了獵鷹重型、OpenAI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也提到過,實現民主化才是AI技術發展的最好結果,這也是他創辦OpenAI的原因之一。

其實技術民主化這一概念並非當代原創,而是在上世紀90年代由美國哲學家安德魯芬伯格提出,宗旨在於讓把握技術霸權的精英承擔起整個社會階層的責任,同時讓整體公眾參與技術設計,最終實現一種技術的協同,而不是讓某一階層獨霸技術的設計權,因此導致整個世界的失衡。

不過這一概念由於實操性較差,基本還停留在理論層面。那麼為什麼最近又開始被頻繁提起呢?

當技術開出惡之花,我們如何保護自己的未來?

最重要的原因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技術和技術精英的話語權正在無限擴大。

在80年代和90年代,技術的發展決定的是生活質量和社會效率。那些被技術設計者忽視的人群或許會遭遇失業和貧窮,但現在看來這些影響並不算大。真正可怕的是,當技術發展和普及到一定地步時,可能會產生最初設計者完全不可能預料到的重大社會影響。

在今天,互聯網和人工智慧的存在讓技術力量深入了我們的方方面面,技術精英們決定的已經不再是經濟,而是一個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教育和信息獲取。

就拿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ElsaGate(艾莎門)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心懷不軌的內容出產者了解到了智能推薦的弊端——只能通過對內容粗略的理解去進行分類,卻不能識別內容中的情緒。於是製造了大量以超級英雄、公主為主角的視頻,情節中卻暗含暴力和色情。當兒童觀看這些視頻時,推薦演算法就會記錄下用戶行為,進而推薦更多的相似內容。技術的惡之花,甚至會影響到兒童的心理健康。

這件事情警醒了我們,我們閱讀哪些新聞、午餐點什麼外賣、通過導航走上哪一條道路,背後或多或少都有技術的推助。今天的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早已不僅意味著經濟、產業和工作機會,同時也意味著每一個人的衣食住行甚至生活質量。在這時,我們必須對技術民主化發起討論並實施行動。

大出行行業的火熱,是技術民主化最好的體現

在中國雖然很少有人為「技術民主化」這一概念搖旗吶喊,但在企業實際發展中,卻貫徹的比西方更徹底。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這兩年大出行行業的火熱,以滴滴為代表的出行平台、以OFO、摩拜為代表的共享單車,以及以高德為代表的地圖服務等等。

相比以往任何一個風口,出行行業更具有普惠意味。一方面,出行人人平等,不管是何種社會身份,所享受到的出行基礎設施資源基本都是一樣的。拿個段子來說,就是開豪車有什麼了不起,到最後還是一樣堵在五環上。另一方面,出行造就了大量就業,還與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相比其他行業和民生關係更緊密。

就拿地圖服務來說,在前幾天高德地圖在北京舉辦春節「團圓計劃」發布會上,高德對外公布了2017年的社會責任成績單:躲避擁堵平均每天為用戶節省出行時間872萬小時,相當於每天減排93噸;全國範圍上線服務特殊人群的無障礙設施上報;參與「團圓打拐」項目,推送兒童失蹤和結案信息56億人次,與平台一起找回兒童2297名。

以滴滴為代表的共享出行平台也是一樣,通過順風車等概念讓更多人嘗試拼車出行,利用起空置資源並且減少了能源消耗。摩拜和OFO更是讓單車回潮,把環保理念帶入了人們的生活中。

我們必須要承認,出行行業不是賺錢最快「風口」,但它一定是惠及人數最多、用戶社會屬性最複雜的行業。當這一行業受到大量關注時,意味著技術設計者開始覺醒了,他們看到技術與社會整體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且願意為之奉獻。

技術民主化如何與商業和解?流量與數據或許是最終答案

但要注意到的一點是,技術民主化絕非和商業發展背道而馳。這也是芬伯格理論很難在90年代推行開的原因之一,讓全體社會參與技術設計,為的是讓全社會都能享受到技術福利,而非把技術拽入泥潭,讓其喪失商業價值。

在過去想實現這一點實在太困難了,如果珍妮紡紗機的發明者要考慮廣大紡織工人的生活,可能根本無法成功研發出產品,光顧著去做紡紗機使用教學科普了。但在今天,這種情況被極大的改變了。互聯網的出現帶來了流量至上、用戶至上的思維,機器學習對數據的依賴則促使產業加強了對數據量的重視,兩者結合的結果就是,用戶的價值不再限於付費,用戶的數量、分布豐富程度都會創造價值。價值考量的變化,讓全體社會參與技術設計這件事變得更加可行。

就拿高德地圖在春節期間推出的「摩託大軍組隊功能」來說,既滿足了摩託大軍這一特殊群體的需求,又以此收攬到更多用戶。

按照以往的思維,摩托用戶的付費概率或許遠低於汽車用戶,但提供了針對這類用戶的細分服務,不僅僅意味著極大的增加了用戶的忠誠度,更能讓高德收集到摩托車在春運場景下的數據,藉此得出更多結果並推出相關服務。比如有人要推出一款應用於摩托車的輔助駕駛系統,必然會選擇和高德合作了解用戶的駕駛習慣。

QuestMobile最新數據顯示,高德地圖以3.26億的月活躍用戶規模,位列「地圖導航」市場第一。用戶維度完善與否,決定了著一款產品的商業想像邊際在哪裡。如果商業還可以和社會責任兩全,相信這一定是最好的結果。

從90年代到今天,三四十年的時間過去了,隨著技術發展,人類社會對技術的認識也在發展。我們逐漸意識到,技術同樣也是具有社會屬性的,歸根到底是人的價值表達方式之一。當我們開始習慣讓技術承擔起社會責任的時候,正是人類與技術達成真正和解的時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極體 的精彩文章:

你的生活可以用各種方式變得美好,比如…數據
自動駕駛黎明到來:想像力的沸點,商業化的起點

TAG:腦極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