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CPR之口對口人工呼吸:到底用還是不用?

CPR之口對口人工呼吸:到底用還是不用?

  搶救呼吸(rescue breathing)是心肺復甦術(CPR)的一個組成部分,對於一些人來說,這是一種不愉快的呼吸。

  搶救呼吸也被稱為「口對口人工呼吸」,曾經,在每一堂心肺復甦術的課程中,它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包括把你的嘴放在心臟驟停患者的嘴上,並對著其吹氣,同時要確保其呼吸道通暢。CPR指南中規定,救援人員應該每30次按壓後進行兩次搶救呼吸。

  心搏停止時,病人停止呼吸,心臟停止跳動。搶救呼吸就是將空氣送入他們的身體系統里,使他們在等待專業的醫護救援到達的時候能夠活得足夠長的一種技術。

  可是,到了2010年,有研究對搶救呼吸的有效性提出了質疑,尤其是當一個外行的(非醫護專業的)旁觀者在給患者實施CPR的情況下。根據三項獨立研究,一個外行的人對患者實施搶救性呼吸並不能提高其生存幾率。

搶救呼吸與徒手心肺復甦

  研究表明,當非(醫護)專業人員把嘴放在一個陌生人的嘴上時,會產生不舒服的念想。通常,專業人員在進行培訓時,會要求他們用到呼吸面膜,但是,那些非專業人員有可能隨身攜帶這種以防萬一的面膜嗎?

  此外,搶救呼吸也使CPR的流程變得更為複雜,未經訓練的旁觀者往往沒有信心去做。而當他們真的這樣去做了時,往往也沒有正確地完成。

  因此,今天對於旁觀者進行的心肺復甦訓練課程中,經常會教授這樣一種版本,即「徒手」(hands-only)心肺復甦,它更容易操作,更容易記憶,而不再需要搶救呼吸。救援人員只需用正確的速度用力地、快速地按壓患者的胸部,直到專業救援人員的到來。

  這樣一來就要容易得多了,而且施救的旁觀者也無需再糾結要不要用他的嘴與一個陌生人的嘴去進行那麼親密的接觸了。因此,如果有患者在醫院外發生心臟驟停,就更有可能從旁觀者那裡獲得心肺復甦的施救機會,這對提高他們的生存幾率顯然是有幫助的。

為什麼搶救呼吸仍然會在心肺復甦術中教授?

  不過,更深入的CPR培訓方案和面向醫療服務提供者的培訓仍然要教授搶救呼吸,這是有其充分理由的。

總的來說,搶救呼吸實施起來困難重重的原因與其整體療效無關,更多的是與旁觀者對此行為的不安的念想有關。而在醫院裡,以及那些受過培訓的專業醫護人員中,搶救呼吸仍然是一種理想的手段。

尤其是有一些少數情況下,僅僅實施徒手心肺復甦是不可取的,病人確實需要搶救呼吸。

這些情況包括:

  一般情況下,僅僅實施徒手心肺復甦總比沒有實施心肺復甦要強——尤其是這個動作是由外行(非醫護人員)提供時。一定是有一些情況下需要用到搶救呼吸的——醫療保健人員仍然需要知道如何來執行這個動作——但非專業人員還是可以通過提供徒手心肺復甦來挽救生命的。

BY:Dr. Mary Williams, RN, DC

翻譯:第一響應急救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工呼吸 的精彩文章:

女人落水窒息,好心小伙做人工呼吸,女人救活後,小伙卻口吐白沫

TAG:人工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