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思想,為什麼具有哲思性呢
自胡適、馮友蘭以來,大家幾乎都默認春秋戰國之交開啟了中國哲學的序幕,以《老子》為代表的諸子百家著作也被理所當然地視為「哲學文本」。如果說中國古代的思想曾在軸心時期發生了「哲學突破」,那麼我們就需要回答這樣的問題:何以說《老子》是「哲學文本」?
《老子》里的「道」,含義複雜深邃,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老子之前的思想史屬於「德的時代」,思想話語中最重要的語詞就是「德」。自老子開始,「道」取代了「德」,成為哲人們思考問題時最倚重的概念。雖然「道」這個字詞古已有之,但老子使之遠遠超出了原來的「道路」、「原則」甚至「言說」的含義,因為老子思考的一個根本特點是通過「無」詮釋「道」,從而賦予「道」這個語詞以哲學意義。
那麼怎麼理解「無」,或者說它意味著什麼呢?
筆者想強調的是,哲學意義上的「無」迥異乎其日常語義(字典意義),而思想話語中的語詞,特別是哲學概念更是很難訴諸古文字學的方法予以把握。實際上,「無」的日常語義就是指「有」的缺失,表示某一個東西不在這裡或那裡、不出現於此刻或一個特定的時間,早期文獻里「無」、「亡」兩字互通也印證了這一點。
然而,《老子》里的「無」只能進一步從有無關係層面予以分析和解釋。如果說西方哲學發軔於對「存在」(being)的沉思,那麼中國哲學則起步於對「無」的追尋。我們可以感知、可以經驗的都可以稱為「有」,而「無」不同於「有」並且逸出了「有」,我們不能奢望在現實世界、現象世界之中發現「無」。
換言之,「無」只能出現於思想世界中,它是哲學思考的產物。總之,「無」的意義不能歸結為日常語義中的「沒有」、「不在」或感知不到,正如古希臘哲學的存在概念不同於時空中出現的有形的存在物(existent)一樣。準確地說,《老子》所謂「無」並不是「純粹的無」或「什麼也沒有」的意思,而是意味著哲學上的否定與解構,意味著從反面進行觀照的思維方式,因此「反者道之動」恰恰是理解「無」的重要切入點。
實際上,哲學思考必然會使哲學概念與日常語詞之間形成明顯反差,老子所謂「道」、「無」都是如此,這也是我們通過它們分析《老子》之為「哲學文本」的理由。
註:節選自《何以為「哲學文本」》,有刪改。
(道教之音編輯整理)
※臘月,是一個適合祭祀的時節
※北京密雲有座「泰山行宮」——古北口娘娘廟
TAG:道教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