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可不可以無條件的愛自己?

我可不可以無條件的愛自己?

我可不可以無條件愛自己?

當然可以,但並不那麼容易!

你相信嗎? 存在即價值!不是因為存在而有價值,而是存在本身就是價值。如果不是用頭腦明白,而是體悟了「存在既價值」,我們就是無條件愛自己了。

01

我與自己

我們從媽媽肚子里出生時,是處於圓滿和喜悅的。隨著外在世界和「人格工廠」的改造後,我們逐漸忘記初心,忘記我們本來的樣子~~純然的存在。而這種存在本身就是價值,不需要我是什麼樣,我做了什麼,我擁有什麼而有價值。

「我擁有健康的身體,較好的面容,性感的身材,所以我是有魅力的女人」

「我有健康,聰明的孩子,摯愛的伴侶,所以我是完整的女人」

「我擁有漂亮的房子,舒服的車子,穩定的工作,所以我是成功的女人」

自我的價值依附於「我是」「我有」「我做」,如果剝離這外在一切。那個純然存在的我是沒有價值的。

終於找到一直停不下來的原因。擔心一停下追求外在的那個自我就會被吞沒,破碎,太痛苦了,所以阻礙自己去體驗各种放下「自我」的感受,而經驗到存在。

02

我與孩子

我的孩子經由我,她選擇來到這個世界完成她的功課,體驗她的存在。

她的價值與我無關。她純然的存在就是價值,我需要的是給予尊重這個事實。或者說,我尊重與否,她都在那。

「孩子聰明,乖巧,就是好孩子」

「孩子漂亮,乾淨,聲音甜美,就是可愛的」

……

這些外在的價值取向影響我們與孩子鏈接。看見她真實的存在。

如果放下這些看得見的價值,那個跳動的生命還能否被你感知到?

當孩子哭鬧時,我們沒法做到放下頭腦的想法和建議去感受那個哭鬧狀態下的孩子,總是試圖阻止哭鬧的情緒繼續蔓延,或者評價,建議,指責孩子哭鬧的行為。如果我們去全然感受當下哭鬧的孩子,就能感受到孩子的存在。

03

從頭腦里,解放價值

在生活中我們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一個曾經我們喜歡的事物,一段時間後我們有可能不喜歡,甚至是討厭。這個事物本身沒變,它的價值一直在那。但是我們頭腦對它價值的定義在變化,從「喜歡」到「不喜歡」,也就是價值觀的變遷。

一個人「價值觀」的變化根本原因就是他對某個人、事、物的感受發生變化,而不是那個人、事、物本身價值的改變。比如:曾經你住在一個戶型比較小的房子里,舒服,乾淨,你也很滿意。有一次你去朋友家看見別人家的房子美觀,豪華,大氣上檔次。

你的內在可能升起卑微,嫉妒,匱乏。於是再度回到自己的家裡,你渾身不自在,怎麼看都不順眼,甚至因為內在感受的波動,會把情緒牽連到同住屋檐下的親人。

在沒有覺知的情況下,你的價值觀因為內在的原因而發生了改變,小房子的價值也發生了改變,不再溫暖和舒適,成為無價值感,卑微的替代品。

仔細想想,房子變了嗎?家人變了嗎?只有你的感受變了,所以價值觀就變了。最終,你失去了自由。你會開始焦慮怎麼賺錢買大房子,你會抱怨家人不上進賺錢,你會有很多的恐懼和不滿足。這一切,只是價值觀的改變。

它像一個牢籠一樣套住你。讓你痛苦,讓你抗拒。

04

如何獲得自由?

*首先,明白自己是如何賦予人、事、物外在的價值。

我們出生時就是圓滿的,就是純然的存在。隨著成長過程中父母,家族,社會,民族等輸入的一些信念和認知讓我們背離了「純然的存在」,同時童年的一些創傷記憶或者愉悅的經歷,也會讓我們賦予一些事或者物外在的價值。

比如,童年時我們想買玩具,父母不僅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同時指責我們的需求。這樣的經歷會讓我們的身體和心理都記住,然後產生愧疚,羞恥還有匱乏感。

成年後會覺得那些事或者物很重要,被潛意識的渴求和匱乏引導追求他人的認可,物質的不切實際的滿足。也就是通常的通過外在世界來填補自己內在的空洞。認為它們很有價值,緊抓不放。

還有一種就是童年經歷過美好的事情,或者得到過某種好吃,好玩,好看的東西,自己產生了認同,認為它們有價值,所以去追求。你與外在世界鏈接的方式是抓取和控制,而不是尊重彼此的存在。

無論出於創傷經驗的追求還是出於愉悅經歷的認同,我們看見的事、物、人都是被我們的感受蒙蔽的它們,不是它們的本然存在。而且,對於外在的追求讓我們迷失自己,我們覺得事物本身比我們重要,沒有房子,車子,沒有金錢和人際關係等,我會死。我會毫無價值。在認同的開始,我們就失去了自由。

社會,集體意識輸入給我們的限制性信念系統:房子要大的;汽車要豪華的,配置高檔的;服裝要精緻,華麗的;老婆要漂亮能幹的;老公要會賺錢還體貼的;人要成功,要孝順的……

很多信念植入時,我們就把自由交給了外在世界。信念體系下,無人倖免。人被物化,物被價值觀套住,所有一切都是個人特色化認知的世界,失去本然的存在。這也是我們賦予外在人、事,物價值的原因。

*其次,明白你是有選擇的,而不是被它們選擇。

記得周梵老師說過:你是可以選擇賦予它什麼意義的,而不是覺得它比你還重要。關鍵,我們都覺得「沒了金錢,我就沒價值了」,「沒有男人或者女人愛我,我就沒意義了」,「沒有一個可愛的孩子,我的人生就不圓滿了」,「沒有房子,車子,我就不安全了」……

我們選擇賦予這些事物意義,認為它們的存在比自己重要,一旦失去它們,自己的存在就會受到威脅。其實,真的不是那樣。

外在人、事,物的無常是大自然的規律。你利用外界建立的存在感,自我價值感遲早要崩塌。如果你此刻開始放下賦予它們意義,解除頭腦里的束縛,你當下就可以獲得自由。它們只不過是頭腦里的記憶和程序,一些成長過程中加入的蒙蔽你感受的東西。

一年前我是區教育局一個教師國畫興趣小組成員,跟隨一位老資歷的長輩學習國畫,剛開始我出於對國畫的好奇而加入,後來學習一段時間我感覺壓力很大,甚至很痛苦,就想退出國畫小組。

這個想法產生半年多我都沒有下定決心,因為「價值觀」在作怪。我需要融入那個小的教師團體去感受存在,同時我需要在這樣一個高大上的組織來讓領導認可,同時我還需要通過做點什麼來體驗虛假的價值感。

就是這些因為內在的低價值感讓我不敢輕易退出,擔心一旦退出後果不堪設想(這就是頭腦的把戲)。後來一位閨密的開導(建立新的價值觀),我勇敢退出。剛退出組織時,非常不習慣,還很恐懼。那種感覺時不時會冒出來,鑽進我身體里提醒我要向內看。

剛開始我十分抗拒,我感覺自己失去了人生的意義和方向。後來調整自己,當每一次不舒服感覺來襲時,就去感受,體驗那種感受,不去逃避,不去評判,也不試圖用其他事來填補空虛。。

不知不覺一段時間,我發現那種焦慮和恐懼消失了,我雖然退出了國畫小組,我還是原來的我,很安全,很棒。這一次事件後我發現,自己全然走進不舒服的感受時,就是體驗自己的存在。

那個存在會引導你,讓你感覺到喜悅,平和,讓你明白外在的行為,事物都無法真正填補你內心的空。唯有當空洞帶來不受歡迎感受到時,去全然體驗和接納它,你會給內在撐開一個空間容納自己,轉化正向的能量。

05

我是有選擇的

我可以選擇賦予它意義。也可以立即抽離自己的定義。取決於我有沒有勇氣去感受自己本然的那個存在。感受之後,會越來越有勇氣放棄自己不想要的,選擇自己感覺好的。

「我可以選擇不管孩子,如果管教孩子讓我和孩子都不自由。當我擔心焦慮時,我只向內看,看底層什麼出來了」

「我可以選擇不去索求伴侶的愛,因為這讓我們都很痛苦。我可以嘗試與身體鏈接,與感受同在,去自我滿足,擁有自愛的能力」

「我可以選擇不賦予金錢,房子,車子那麼多意義,而是不斷成長自己,獲得內在喜悅和豐盛。而那時,這些外在的東西也會隨之而來。」

*我們來世間,是來綻放生命的。

帶著體驗的心態綻放生命,我們擁有的是真正的存在。

帶著恐懼和抓取來生活,我們得到的還是空虛和不滿足。

我經常問自己,如果明天我就要離開人世間,接下來,你打算幹什麼?帶著這份明天可能離開人世的可能,我生髮出莫大的勇氣。

大學期間看油畫大師高更的名為《我從哪兒來,我是誰,我要去哪。》這幅油畫時,不明白他為什麼取一個這樣的名字,也看不懂畫面傳達出來的感受。現在想起來這個哲學命題小時候就經常這樣問自己:我從哪兒來?我死後會怎樣?

要知道這些答案,就得從現在開始。生命的意義,就是讓你活出極限,激發潛能。

生命的本質就是愛,喜悅,平和。如果你願意,此刻就可以體驗愛。

存在即價值。愛自己,就是純然陪伴和感受自己。鏈接到純然的存在,就能無條件愛自己。

end

幸福心理學家周梵 經典系列視頻課程--自愛力

讓你每一天都能微笑著醒來

你知道嗎

一個不愛自已的人

是無法吸引美好的事物來到自己生命中的

你知道嗎

你在成長的道路上反反覆復

想改變,卻又做不到

確實,人是不會改變的

除非

感受到愛

自愛力線上課程,通過

·你生命中所有的問題都來自於你不夠愛自己

·內心的力量來自於成為真正的自己

·如何讓困擾你的問題消失

·如何為自己開創一個全新的未來

教你怎麼樣才是真正的愛自己

幫你活出真正的自己

課程價格:

198元/4節視頻課+答疑課/1年免費反覆回聽

報名入口

作者:楊敏

一個幸福心理學踐行者

一個孩子的媽媽

一個用心幫助孩子發現天賦的繪畫老師,

並支持父母從內到外變得智慧和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不要讓語言綁架你,你擁有愛的能力
你要知道,害怕傷害比傷害本身更可怕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