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帥醫事觀察:當保護自己的健康和為人民服務發生衝突時,正確選項是哪一個?
媒體和民眾從來不關心醫生生死疾苦?當然不是,眼前就有一個生動鮮活的案例。
安徽省六安市一衛生院某外科醫生猝死在值班室內。隨後當地衛計委一則號召當地醫務人員向猝死醫生學習的決定,在醫界引發軒然大波。醫生們「對不起,不想學」的反對呼聲,不但得到共青團中央、人民日報發聲支持,而且開始有更多媒體跟進評論這個新聞事件,並且步伐整齊地站到了醫者們的這一邊。
《南方都市報》發表署名為墨攻的評論追問,工作猝死的醫生,應該成為模範嗎?文章分析,衛計部門號召學習的決定為什麼會引起非議?這其中固然有官僚主義的緣故,但更主要是因為反人性。這不,決定中有這樣的表述:「請各單位精心組織,採取學習先進材料,開展座談討論,撰寫學習心得,踐行模範行為等多種方式,紮實開展活動,並及時報告活動情況。」醫生因為連軸轉猝死,衛計部門不是該第一時間排查醫生工作時長,防止悲劇重演嗎?最不濟,也不該額外加壓,用學習活動擠占其工作時間。現在倒好,忙不迭號召學習,是鼓勵醫生超負荷工作,一個個在「倒下」的路上前仆後繼嗎?作者筆鋒突轉——提倡奉獻沒有什麼問題,但脫離合理報酬一味勸說別人奉獻,甚至於把命賭上,這是不折不扣的耍流氓。所以,面對方培虎猝死的個案,衛計部門需要做的顯然從人性、人情出發,對醫護人員安慰和關心,並從體制機制上反省改進醫生過勞的情形。
華智超在《長江日報》委婉提醒,提倡愛崗敬業,不是鼓勵勞累。號召學習的是這種精神,而不是學習他的勞累過度。愛崗敬業是這個社會的核心價值,我們向那些在各自崗位上辛勞付出的勞動者表達尊敬,提倡向他們的敬業精神學習;同時也要提倡自我保護,呼籲一線勞動者的工作、生活境遇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改善。作者說,方醫生猝死,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作為勞動者,對於這場意外,有一定的代入感和悲情,是可以理解的。學習方醫生的職業操守,同時避免不幸的悲劇。而作為用人單位、主管部門,也多關心並改善一線勞動者的身心狀況,為愛崗敬業的員工撐起一片天,讓愛崗敬業的精神獲得更多的價值認同。
記者王帝透過這個事件,看到的是官話。他在《中國青年報》發表評論分析,這份看似有些老套的《決定》,潛藏著大問題,首先就在於官方的表述沒有跟上新時代的步伐,仍停留在舊的語境中。在這樣的語境中,說什麼和怎麼說就顯得尤為重要。作者說,一些官方表述依舊沿用過時的老路子,只說自己想說的,不說群眾想聽的。就此事而言,方醫生的後事是否已經辦好,是否對家屬進行了慰問或妥善安置,是否採取了相應措施保障醫生的正常休息、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這件事帶來的深刻教訓是什麼,這些問題的答案在哪裡,網友沒看到。文章援引網友@南希所說,醫生缺的不是奉獻精神,而是免於加班猝死的保障。說到底,這個《決定》最缺少的就在於人文關懷,通篇只見方醫生如何關懷病人,不見如何關懷「方醫生們」。這次學習活動的方式不可謂不豐富:學材料、搞座談和寫體會,這些恐怕都要佔用醫生們的時間,而出門診、查病房、值夜班和寫病歷這樣的工作也是絲毫不能減少的。這樣一學,會使其他醫生愈加疲勞。
時評作者斯涵涵在《大眾日報》提出警告,醫生猝死不能止於簡單的學習和頌揚。作者提醒一種現象——近年來,關於醫生猝死的新聞報道屢見不鮮,而醫生累倒在地、醫生邊打點滴邊看病的情形也不時見諸報端。工作時間長、工作強度大、心理壓力大等等原因透支了醫生的健康,守護一方安康的他們卻鮮有時間顧及自己的身體健康。白衣天使妙手仁心,救死扶傷,但他們也是血肉之軀,長期超負荷運轉,積勞成疾,綳得太緊的生命之弦也會在某個時刻悄然折斷。作者說,對方培虎醫生不能止於簡單的學習與頌揚,把其抬高到「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紅燭精神「的道德高地,簡化為只顧工作不顧家庭和身體的符號,這肯定是對「方醫生們」的誤讀。我們既要看到醫生們早出晚歸連軸轉是職業的常態,也要看到「健康地活著」是人最樸素的追求,既要彰顯其任勞任怨、救死扶傷的模範力量,也不要忽略當下人才流失、醫患矛盾激化的醫療環境……唯有真實才不覺虛幻,舉一反三、補齊短板,方能杜絕下一個醫生倒下。相關部門應從方醫生的猝死看到背後隱藏的危險信號,加大對醫生健康管理的支持和引導工作,維護醫生群體的合法權益,關心醫務人員的身心健康,切實執行好醫務人員休息休假的制度,這不僅是對醫護人員的關愛,更是對患者和社會的高度負責。
崔文佳在《北京日報》呼籲,愛崗敬業也要保護好「革命的本錢」。作者說,誰不會休息,誰就不會工作。強調休息不是意在懈怠,而是為了更好工作;珍視健康不是過度自保,而是呵護「革命的本錢」,這與我們所倡導的集體主義、奉獻精神並不矛盾。談奉獻,也談回報;談集體主義,也談個人權益,這是現代社會應有的態度。時代在變,觀念在變,我們不能總是在悲劇發生後扼腕不已,事情一過又不了了之。囿於人情世故、職場規則、行業特性等等因素,相關法規的落地阻力客觀存在。這也決定了,破解很多勞動福利「口惠而實不至」的尷尬,僅靠個人爭取不現實,更重要的還是從制度上發力。比如,不少地區已經在要求「領導帶頭休假」,這就不失為有益嘗試。只要肯動腦,辦法總比困難多。「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天理無非人情,激勵勞動者最好的方式,不是喊口號、談感想,而是尊重勞動、保障權益,讓每一滴汗水都不白流。
媒體人然玉在《西安晚報》上說,拒學過勞猝死同行,醫生的「心聲」理應被正視。作者分析,頻頻有醫生積勞成疾、過勞猝死,而那些不幸的個體,往往都會被樹立為學習的典型。而除此之外,對於悲劇的反思、對「事故」追責,卻往往都淺嘗輒止。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是,由於人手不夠、排班不當或者應急機制混亂等因素所導致的醫生過勞死,其背後明顯存在著「人禍」的因素。一位醫生的不幸離世,必須有人為此負責才是。但現實是,我們總是忙著拔高、忙著致敬,而忽略了去做那些更切實、更具象、更迫切的工作來查漏補缺。作者一針見血地提醒——方培虎醫生猝亡之後,當地職能部門最應該去做的,乃是以翔實的調查給出真相、嚴格問責,乃是儘可能地吸取教訓、安撫生者,乃是通過改進工作來避免慘劇重演。過去,主流口徑總是單方面強調醫生「無私奉獻」,可是越來越多的案例表明,這種只講「奉獻」不講「權利」,只講「犧牲」不講「法律」的職業傳統,很可能會構成一種無形的道德綁架,並最終將從業者壓得喘不過氣來。現實中,不少醫生不知休假為何物,每日忙到天昏地暗疲憊不堪,這顯然是不正常的。「要好好活著」,醫生群體的這句感慨,雖有負氣成分,但更多表達的,還是對於切身利益和全行業生存狀態的普遍焦慮。對於這類聲音,我們需要包容和理解,更需要拿出極大的同理心去回應、去紓解。
原來祝建波也清楚醫生們當下行醫的苦楚之處。他在《法制晚報》發表評論提出,醫生過勞猝死事件頻發,該怎麼「治」?作者分析,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都把「帶病」或「堅持」作為評價一個人工作態度好壞的標準,在很多先進人物事迹的報道中,我們都能看到主人公「帶病工作、超負荷工作」的字眼。但當下,「以人為本」喊得異常響亮,「天大地大,生命最大」的理念深入人心。基於此,當地衛計委的這次「學習」的號召,引發軒然大波,而醫生也紛紛表示,「不學,要好好活著」,顯然是在情理之中。社會是時候樹立一個正確的、健康的、科學的工作生活觀念了,尤其是要重點關注醫生群體的健康和休息問題了。醫生也是人,醫生也沒有鋼鐵之軀。休息好才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當下的醫生大都已是在高負荷運轉,如果再讓他們處在「過勞」或「帶病」的險境,那麼,明天誰來給我們的健康「保駕」呢?是時候及時採取相應措施,為醫生「減負」了。他開出如下藥方——一方面,政府應加大對醫學教育機構的政策支持,鼓勵更多的優質生源報考醫學院校,培養更多優秀的醫學人才,緩解醫院用人緊缺的狀況;另一方面,需儘快推行分級醫療制度,實現患者的合理分流,以降低大醫院醫生的工作壓力。當然,醫患之間多一份體諒,也能減少醫生不必要的顧慮。
知名媒體人魏英傑在《深圳特區報》的專欄文章說,方培虎之死,值得沉痛哀悼,但其因工作而猝死的悲劇,不該再度上演,更不該把這作為榜樣。對於方培虎的不幸離世,他周圍同事和朋友的心情必定非常沉痛和惋惜,那些聲稱不願意向他「學習」的醫護人員,相信也不例外。他們反對的不是方培虎,也不是救死扶傷的醫學精神,而是當地有關部門這種缺乏人文關懷的工作作風。方培虎之死,值得沉痛哀悼,但其因工作而猝死的悲劇,不該再度上演,更不該把這作為榜樣。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宣教方式。作者提醒,當下對於醫護人員的人文關懷仍然是遠遠不夠的。如何保障醫護人員最起碼的休息權,是眼前十分迫切的一個問題。實際上,安徽省衛計委專門印發過加強公立醫院人文關懷制度建設的相關文件,但從這起事例看,這在一些醫院恐怕還只是落實在紙面上。醫生過勞猝死,更應讓人反思醫院的人文關懷何以缺失,而不是以學習之名掩飾相關工作的缺失。
空軍軍醫大學法學副教授劉婷婷同樣提醒要人本關懷。她在光明網發表評論說,號召向猝死醫生學習:人本關懷比口號更重要。為什麼這個學習活動會引來這麼多醫生的反感呢?作者分析,這是因為,號召學習的決定不近人情,看不到對生命的體貼和關懷。一個醫生的寶貴生命,在過度疲勞中消逝,最應該表現的,是惋惜和哀嘆,是反思和警醒,而不是接踵而至、浮於淺表的學習號召。醫生縱然是一種崇高的社會職業,卻也不是脫離於現實的生物,他們有血有肉,有情有義,同行意外過世,哀思尚未寄託,便掀起學習號召的熱潮,很容易給人留下不近人情的感受。作者提醒,勞動強度大、休息時間少的醫療行業,已經成為高危行業。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見諸媒體的醫生猝死案例就有31起。作者強調執行勞動法的重要性——如果以特殊情形作為擋箭牌,讓加班熬夜成為常態,不受任何限制,損害的不僅是醫生的身心健康,也是對人民群眾健康的不負責任,更是對勞動法規的肆意破壞。所以,方醫生的不幸遭遇,應成為改進位度的契機。至於號召學習的做法,不妨先緩一緩,先把保障勞動者休息權利落實下來。
馬滌明強調的是人的基本權利。他在《證券時報》直抒胸臆,不向過勞死醫生學習也是一種權利。作者認為,「對不起,我不要向值班猝死醫生學習」,是公眾價值意識覺醒的表現。而不學習,也是一種權利;這種權利應受到尊重和保護。
《東方今報》評論員李長需說《向猝死醫生學習 請先學會保護自己的身體》。在今天,這種「老調」為何「重彈」不下去了呢?究其原因,大概時移世易,時代語境變了,固然可以講求奉獻,但講求奉獻不能無止無休乃至以犧牲生命為代價。這種道德「綁架」,既違反了人性,更與當下這個更強調個體權利、強調個體價值的時代格格不入,作者的所以是——通過這件事,應該讓我們認識到,有比「學習」更重要的事兒,那就是反思、追問,是亡羊補牢,健全制度,保障醫生的健康,為老百姓治病,避免悲劇的一再發生。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醫生集體說不學的現象?媒體人毛建國在《燕趙晚報》如此分析——在表徵上,醫生們「不學」似乎是一種過激反應,但在事實上,卻是對一種行業現象的條件反射。對於廣大醫生來說,並不是否認愛崗敬業的價值,他們只是擔心強調變成強迫,最終導致自己也成為悲劇人物。換句話說,他們反對的不是愛崗敬業,而是猝死悲劇,更擔心單位以此來強迫自己、綁架自己。由此來回答,「值班猝死醫生」真不值得學習嗎?答案應該是,其精神值得學習,但其悲劇命運應該避免。當然,裕安區衛計委發出這樣的通知,也不是鼓勵大家「猝死」,還是就精神而言的。但由於存在的歷史和現實,觸發了人們的擔心與隱憂。
在這種不約而同的集體追問下,衛計委終於站出來回應此事。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接受媒體採訪表示,相信當地衛計委的本意是號召醫務人員學習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她同時希望醫務人員在改善醫療服務的同時也要學會保護自己的健康。
如果有這樣的一個問題——當保護自己的健康和為人民服務發生衝突時,正確選項是哪一個?
如果回答不清楚這個問題,或許意味著,我們依然沒有辦法建立一個清晰的價值觀,來指導我們的現實行動。
※吳帥醫事觀察:31歲醫生值班猝死,這是動人故事,還是悲慘事故?
※吳帥醫事觀察:兒科急診崩潰正在路上?
TAG:吳帥醫事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