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是我們間最牢固的紐帶

愛是我們間最牢固的紐帶

第195期

最近有一條新聞,看哭了好多人。

曾經的高考理科狀元,本科北大的留美研究生王猛(化名)12年不回家過春節,6年前,他與父母決裂,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聯繫方式。他寫下萬字書信控訴其「罪行」。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類拔萃的模範!」他說到,「他們所有的付出只是為了控制。」

他爸媽到底做了些什麼?

諸事瑣碎。小學時,父母沒有按他的要求,給他穿長褲,這成為他心中永遠的疼;他是大院子弟,從小學到中學,都在一個固定圈子裡,這讓他超不爽;有次考試回來,攜帶的文件夾被人劃壞,母親沒有呵護他,而是說了句「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他想到外邊上學,父母不同意;他不會剝雞蛋,被人嘲笑,這事必須怪父母。

……

總之,每件事似乎都很小。但在孩子心裡留下的陰影卻超大。

最後,王猛拉黑了與父母所有的聯繫方式,與「家」徹底告別。他不再主動聯繫家人,也幾乎不回復任何信息。

父母與兒女可以說是世上所有關係中最親密的關係了,同樣也是問題最多的關係。父母子女間應該如何相處,也是我們成長路上繞不開的話題。

@青清青 18歲

和老媽分享了「北大高材生拉黑父母」的事情後,我們都有些沉默。顯然作為老媽的第一個孩子,她一直覺得對我的教育是經驗不足而有缺陷的。在我還上小學的時候她經常會因為控制不住自己暴走的情緒而大吼,她有時會打我但從來不罵人,當時我對她除了恨還是恨。因厭倦她每次發脾氣就響徹衚衕的叫喊聲,我說話總會不自覺地降低分貝。

她說,她曾經因為自己母親的冷嘲熱諷而極度不自信,雖然有時自己會不經意間犯相同的錯誤,但同時也在改進著自己的教育方式。我說,其實過了這麼久,我已經記不清楚小時候的事了。

我沒告訴她,是因為旁觀久了她的人生,我開始心疼她紙老虎式的強勢,溝通交流多了,我開始體諒她的憤怒與無助。這些肉麻的話我無法對她說出,或許我們就是因為這樣的不善言談,而少了必要的理解和尊重。雖然我的老媽脾氣臭又嗓門大,但她承認這一切並在嘗試著做出改變,所以,我愛你,媽媽。

@zz爸爸

其實,每一個問題孩子都是產生於一個有問題的家庭的。過分溺愛孩子的家長將會在孩子長大後發現,孩子不獨立,沒有責任意識,沒有回報家長的意識;而過分嚴厲的家長將會在孩子長大後發現,孩子懦弱,不敢決斷,而且伴有深深的自卑。

父母對孩子在教育上的問題會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漸漸體現,有些是到了成年後突出表現的,但很多父母卻認為這些都不是在孩子幼年時,由於自己教育方法失當造成的,而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因自己的經歷或是別人的影響導致的。作為家長,決不能認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對的,不應該要求孩子對自己的絕對順從。

雖然在小時候我不曾打過你,但是我仍有後悔,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回到你小時候,我會在你媽打你的時候攔住她,勸她選擇其他的方式解決問題。

@毛豆 19歲

可能是因為從小我的媽媽希望我變得獨立而自主,她以前最常掛在嘴邊上的一句話就是:鍛煉鍛煉。因此,很多情況下,我個人真正的需求是得不到媽媽的回應的。導致我現在最恐懼的一件事情就是得不到別人的回應、不敢信任他人。我所有的敏感、缺乏安全感,是因為小的時候的這種教育方式的問題。

我一直是別人羨慕的聽話的孩子,但是這種孩子會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我不是沒有為此而抱怨過我媽媽,為此不開心,但是現在我想明白了,因為我媽媽的出發點是好的,至於我對這個世界和對他人的信任,還需要我自己慢慢培養吧。

雖然,我還不能完全的接受這個世界,但是我很感謝我的身邊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信任的人。我願意去相信的朋友,他們是我和這個世界唯一的鏈接,而且我相信,過去的事情已經成為了過去,現在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一點點的改變自己,也許後天的培養真的非常的難,但我也不會再說什麼。

@zz媽媽

孩子是上帝送給父母最好的禮物,我們應該哺之以甘露,灌之以瓊漿,父母天生應該愛孩子,而孩子同樣天生應當愛父母。

要告訴孩子,生命最大,要熱愛生命。父母永遠愛她,支持她,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或是挫折,都要克服,而父母永遠是孩子的支持者。父母也需要孩子的關愛,「老來無兒苦黃連」,有孩子陪伴的父母也是幸福的。

@毛豆媽

這世界上唯有血緣關係是無法選擇的,就算父母也會教育不當給孩子造成了多麼大的心理陰影,作為一個已經成年的人,應當學會自己治療自己。可以尋求外界的幫助,如果癥狀比較輕微,也可以自己通過學習治癒自己。

過去的事情已無法改變,如果你想改變現狀,就要堅強地從自己的性格中走出來。這個時候就要努力的尋求別人的幫助,這才是一個成熟的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體現。既然是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的人,他們就已經開始自己新的生活,父母已經無法再掌控自己,那就由自己掌控自己、治癒自己。

@桂林 44歲

打與被打這種現象存在於絕大多數中國家庭,一點沒有的可以稱得上鳳毛麟角。而且在當下「著急式教育」影響下,這種打罵現象將長期存在,要想改變這種現象,家長首先做到自我改變,在孩子不懂事的時候,盡最大程度克制、約束自己的打罵行為;在孩子懂事的時候,盡最大耐心和誠意和孩子溝通交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而非自己的所屬物。只有這樣,才能讓中國家庭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越來越民主,雙方和諧地長期相處。

@你好 19歲

「棍棒出孝子」。誠然,棍棒底下的確會出孝子,但不知是否有人注意過,孝子的心裡是否是平和,陽光的。

最近,北大學子的長信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我們也從一個個例,了解到了一個這樣的「群體」。這些人的確為孩子付出了很多甚至是畢生的心血,但是他們是否將付出傾瀉在孩子的心靈上,他們所謂的恩,真的是孩子們需要的嗎?

他們不知道一個小小的動作,對孩子幼小的心靈究竟會造成多大的創傷,這種小小的創傷會隨著孩子的長大而長大,最終變成一個永遠無法彌補的傷口。孩子們需要的是他們去呵護心靈,是那種從心底給出的善良,正義,陽光。用你們的善良和溫暖去擁抱孩子。去擁抱孩子的心靈,趁他們還沒有受傷的時候。

@尹士 18歲

偶爾一次英語演講才接觸了PTSD,這背後折射出來的是絕大多數中國人對於心理領域的了解缺失。或許聽起來小題大做,但真真切切體現在人際交往中,尤其在父母與孩子的教育溝通中。當今的中國,多數人仍羞於去談心理問題,對於有心理疏導訴求的人也抱以一種審查另類的態度。

在巨大的生活壓力之下,絕大多數父母無暇也無心去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也逐漸不知如何去表達自己。當許多悲劇已成定局的時候我們無法簡單評定孰是孰非,只是希望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能勻出一點時間關注自己的內心,關注他人的內心,尤其是,你的孩子。

@平常心 19歲

還記得一位同學在思修課前演講時提出了一個問題:在打電話結束時,是你先掛電話還是你的父母呢?面對這個問題我怔住了,我從來沒有關注過這個問題,但是我知道基本上除了有事情要詢問父母的意見,基本上都是父母給我打電話,關心我的衣食住行。

我也知道,像我一樣,很多人的朋友圈設置分組的時候會有父母的小分組。每當自己太晚發朋友圈時都會讓父母不可見,免得他們擔心。家在擔心著我們,我們其實也在乎著家。

常回家看看,正在大學求學的我們或許做不到,那麼就常聯繫吧,打個電話的時間總是有的,多和父母聊一聊自己身邊的事,像和朋友交流一樣和他們暢談。

是的,時代不同,生長背景不同,經歷不同,磨練出的心性不同,為人處事方法不同。這是我們與父母產生矛盾的根源所在。

但是,無論是父母還是子女,雙方都應承擔相互理解的責任。不同的觀點可能會把兩代人的距離拉開,但,愛,是彼此之間唯一的聯結。

最終我們都不能忘記,父母給你的家才是世界上最暖的地方。

特別鳴謝以上被採訪者的觀點分享

文案:展婧怡 陳士君 張海卿 姜凱欣樊樊 曹慧穎 種潼薇

圖片來源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生會 的精彩文章:

面對親友的醫學大求知,你hold住了嗎?
夏有涼風冬有雪,而你有我

TAG:北京中醫藥大學學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