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每天古書畫:精品繪畫六幀

每天古書畫:精品繪畫六幀

馬遠:宋代傑出畫家。字遙父,號欽山。原籍河中(今山西永濟縣附近),僑寓錢塘(今浙江杭州)。南宋畫院待詔。父世榮、伯父公顯,兄逵,都是畫院畫家。初師李唐,能獨闢蹊徑,自成一家。

《對月圖》筆線粗重而帶顫動,樹石皴法採用側筆直刷濃淡一筆而成的畫法,樹榦瘦硬如屈鐵,樹枝斜拖而長,水作勾勒回紋,構圖布局尤喜作半邊一角之景,遂有「馬一角」綽號。用特重烘染的手法來製造出月夜朦朧的景色,給人一種境界高簡、意象幽邃的趣味,發人深思。此圖充分發揮了作者的特點,是南宋象徵主義作品的代表。

南宋 劉松年 《扁舟訪友圖》

劉松年,南宋宮廷畫家,浙江杭州人,擅畫人物、山水。師張敦禮,而名聲蓋師,被譽為畫院人中「絕品」。畫學李唐,畫風筆精墨妙。山水畫風格繼承董源、巨然,清麗嚴謹,著色妍麗典雅,常畫西湖,多寫茂林修竹。劉松年所作屋宇,界畫工整。兼精人物,所畫人物神情生動,衣褶清勁,精妙入微。後人把他與李唐、馬遠、夏圭合稱為「南宋四大家」。籤條:宋劉松年扁舟訪友圖真跡,愛日廬至精,壬子冬日。

南宋 劉松年 雪山水澗圖

此幅《雪山水澗圖》,畫面老樹經霜,雪山蒼茫,庭院環繞以樹石圍牆,有小船盪於微波之上,船上一漁人執笛吹奏,與外部湖山景色相互映襯,趣味盎然。亭子工整精巧,一老者舉目遠眺,若有所思,神態惟妙惟肖,一派閑情逸趣。情境恰如題畫中所述:「五月江南雨乍晴,看山如在畫中行,隔溪簾幙初飛燕,灌木池塘獨聽鶯。暑向昨宵風雨盡,詩從今日簟紋成。晝長睡起無何事,驀送滄浪漁笛聲。」整幅畫線條細勁,著色爽秀,在強勁簡率中又顯出清麗細潤,工整不苟。劉松年的作品是南宋院體標準風格,他擅於用工細的筆法,寫茂林修竹以及山清水秀之景,對士大夫的閑散、寧靜、安逸的生活加以詩意的美化,大多運思精巧,著意經營,給人以輕柔優美的愉快感受。

此作非但書風精巧,彩繪亦清潤秀勁,意境渲染得當,筆墨蒼逸勁健。其中山石多用小斧劈破,可以看出劉松年與李唐的淵源關係,但其秀潤過之李唐。此畫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時下精品已屬鳳毛麟角,非後人所能企及。張丑詩云:「西湖風景松年寫,秀色於今尚可餐;不似浣花圖醉叟,數峰眉黛落齊紈。」可見對劉松年持有極高肯定。近年劉松年畫作常在國內國際各拍賣會上出現,高價頻出,此件作品無論從藝術造詣角度,還是尺幅大小,都是世間難得佳品。

題籤:南宋劉松年林塘消夏圖。

題識:劉松年題畫:五月江南雨乍晴,看山如在畫中行,隔溪簾幙初飛燕,灌木池塘獨聽鶯。暑向昨宵風雨 盡,詩從今日簟紋成。晝長睡起無何事,驀送滄浪漁笛聲。紫芝山人俞和題。

《伯牙鼓琴圖》是元代畫家王振鵬創作的國畫,絹本,墨筆,縱31.4厘米,橫92厘米,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伯牙鼓琴圖》繪製的是春秋名士伯牙過漢陽在舟內鼓琴時路遇知音鍾子期的故事。在繪畫技法上繼承了北宋李公麟的「白描」畫法。

《惠山茶會圖》明代畫家文徵明作於正德十三年(1518年)。《惠山茶會圖》 描繪文徵明和幾位詩友在無錫惠山品茗。二人在茶亭井邊席地而坐,文徵明展卷頌詩,友人在聆聽;古松下一茶童備茶,茶灶正煮井水,茶几上放著各種茶具。

圖中高大的松樹,崢嶸的山石,樹石之間有一井亭,山房內竹爐已架好,侍童在烹茶,正忙著布置茶具,亭榭內茶人正端坐待茶。畫面人物共有八人,三仆四主,有兩位主人圍井欄坐於井亭之中;一人靜坐觀水,一人展卷閱讀。還有兩位主人正在山中曲徑之上攀談。

畫面採用截取式構圖,突出「茶會」場景,在一片松林中有座茅亭泉井,諸人冶遊其間,或圍井而坐,展卷吟哦,或散步林間,賞景交談,或觀看童子煮茶。人物面相雖少肖像畫特徵,大都雷同,動態、情致刻畫卻迥異,饒有生意,並傳達出共通的閑適、文雅氣質,反映了文人畫家傳神勝於寫形的藝術宗旨。同時,青山綠樹、蒼松翠柏的幽雅環境,與文人士子的茶會活動相映襯,也營造出情景交融的詩意境界。

從現存世的文徵明作品來看,以元四家筆墨為主要取法對象的作品非常多,反映出文氏對元人筆墨的偏愛。他的畫中並不是單一地運用元四家中某個人的筆法和墨法,而是善於把各家的筆墨、構圖以及造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從繪畫創作者的角度來看,文徵明對於元人筆墨和形式美感的研習是相當深厚的,元四家的各種筆墨特色和造型手法在他的畫中都得到了完美地承繼與轉化。


《山水雪景圖》

南樓冰雪盡,江郭歲年窮。暮嶺延西日,枯條振北風。

孤雲天一握,萬事鬢雙蓬。徙倚青煙滅,蕭條立眼中。

西山開晚霽,返照落窗中。歲事收殘雪,生涯入斷鴻。

寒多裘失重,愁薄酒天功。零落雙桐樹,蕭蕭不受風。

徵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藝術收藏 的精彩文章:

輕閱讀:花瓶中十四朵向日葵
中國油畫:女人就是——紅塵聖水

TAG:書畫藝術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