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觀眾開心,是最幸福的事」

「觀眾開心,是最幸福的事」

馬會典在表演現場教小朋友魔術。

文/圖 本報記者 陶小敏

說起魔術,你的腦海中會出現怎樣一幅畫面?是大衛·科波菲爾的大變活人,還是劉謙在春晚上的精彩表演?在我市,有一位市民叫馬會典,從12歲開始學魔術,至今已經熱愛40多年。他的精彩表演引起不少市民的喜愛。他與魔術有著哪些故事?2月3日,記者對其進行了採訪。

12歲開始學魔術

2月3日,記者見到馬會典時,他正在市區金山路與黃河路交叉口附近進行魔術表演。翻來倒去空著的口袋裡,轉瞬就變出一隻雞蛋;不管怎麼剪都完整如初的繩子;桌子在他手裡騰空飛了起來;更有憑空從報紙里飛出的鴿子,及隨後在所有人的注視下,裝有四隻鴿子的鴿籠消失……馬會典的魔術表演生動有趣又精彩神奇,引起了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表演結束後,記者對馬會典進行了採訪。馬會典今年58歲,曾擔任漯河市雜技團副團長,去過30多個國家表演魔術,如今已經退休。

馬會典告訴記者,10歲時他進入當時的漯河市雜技團學藝,最開始是學習雜技,做雜技演員。從12歲時,他開始跟隨雜技團里的李恩樂老師專門學習魔術,同時繼續進行雜技表演。由於年齡原因,他最後一次表演雜技是33歲,之後便主要表演魔術。

師傅領進門 努力靠個人

記者注意到,馬會典在表演魔術時,滿臉微笑,話並不多,但每句話基本上都能調動起現場觀眾的情緒和氣氛,大家在他的表演中不時地發出陣陣笑聲和歡呼聲。

馬會典告訴記者,表演時說的話用他們的行話叫「賣口」,他認為干說不練假把式,幹練不說傻把式,又說又練真把式,所以舞台上的語言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不接觸魔術的人就以為很神奇,這就是我們以前說的變戲法、遮眼法、幻術。」馬會典說,要想把一個魔術表演好,不僅需要道具的配合,更需要表演者在舞台下勤學苦練,積累舞台經驗和注重表演細節。

「年輕時練不好就會表演失敗或者有表演失誤,魔術是一門孤獨的藝術,除了老師,同行之間是基本不交流的。」馬會典告訴記者,師傅領進門,剩下的全要靠自己去努力。為了練好一個魔術,他經常一個人關在房間里認真練習,而魔術道具,也都是他親手做的。一方面是節約成本,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自己做的用起來更順手。

只為得到觀眾認可

馬會典表演時,記者注意到,他8歲的孫子馬鈺添也在現場觀看。在馬鈺添眼中,爺爺是個神奇的人物,從爺爺手裡總能變出各種好玩的東西。而馬鈺添跟著爺爺,也已經學會了幾個小魔術,在學校的文藝會演及我市的少兒春晚上進行過表演。

馬會典告訴記者,魔術是一項比較苦的藝術,需要多看、多想、多揣摩,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他每年都會創新四五個新魔術,每年表演150場左右。同時不定時下鄉義演,給農村的父老鄉親帶去快樂。

「只要觀眾開心、認可,我就特別的開心,感覺特別幸福。」馬會典說,他的退休金足以讓自己生活,但他熱愛魔術,退休之後也一直沒有放下。而他與魔術的緣分,還會持續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在機場「唱國歌」「呼喚祖國」引發輿論爭議
科技日報: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科技獎勵體系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