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滅鄭——韓國的頂峰
韓國是戰國時期最弱小的國家,國土面積最小,人口最少,也沒有什麼大的作為,韓國之所以能夠躋身戰國七雄行列,是因為它滅了鄭國。使得自己實力大增,國力迅速飆升,才成為了七雄中的一員。但是從韓國謀劃滅鄭開始,到最終成功,經過了70多年的時間,而且此後的韓國在戰國的舞台上也基本再沒有什麼出彩的表現。
鄭國是是春秋初期就受封建國的諸侯,歷史比較悠久,在春秋前期,鄭國趕上了周平王東遷洛陽建立東周,同時,鄭國也出了鄭莊公這麼一位雄主,「射中王肩」一役,鄭國將天子從神壇一腳踹下,同時鄭國的國力也達到了巔峰,成為春秋五霸之前的小霸。然而自庄公死後,鄭國內亂,再加之地處中原死戰之地,又夾在晉楚兩個巨無霸之間,使得鄭國開始衰落。
公元前453年,晉國晉陽之戰,趙氏臨陣策反魏、韓兩家,三家滅智分晉地,其中韓國的前身韓氏成為與鄭國接壤的國家。韓、趙、魏三家打敗智伯,瓜分智氏土地的時候。韓氏的謀士段規對韓康子說:「分地時一定要成皋。」韓康子反問:「成皋是貧瘠不長莊稼的地方,要它有什麼用。」段規說:「一里那麼大的地盤卻可以牽動方圓千里的政權,是因為地形有利的緣故。一萬人可以打敗三軍,是因為乘敵人不備的緣故。您如果能採納我的意見,韓氏一定可以消滅鄭國。」韓康子說:「好。」果然要了成皋。後來到韓國滅掉鄭國時,果然是從成皋開始的。可見,從三家分晉開始,韓氏就已經有了滅鄭的心思。
但是,鄭國雖然衰落,卻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要知道,鄭國地處中原,夾在晉楚兩大巨無霸之間,經常被拿來練手,國雖小,但是軍隊戰鬥力不差,在晉陽之戰前晉國六卿之亂時,中行氏就曾經聯合鄭國進攻趙氏,還曾經擊傷了趙氏之主趙簡子,可見,鄭國的實力並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那麼差。
公元前423年,鄭幽公姬己剛剛繼位,韓國君主韓武子(韓啟章)趁機攻打鄭國,鄭幽公姬己被殺,鄭國人擁護了他的弟弟鄭繻公繼位。這算是韓國對鄭國的初戰告捷,但是接下來,韓國對鄭國的戰績開始讓人蛋疼。
公元前407年,鄭國反攻韓國,於負黍(在今洛州陽城縣西南三十五里)擊敗韓兵。
公元前403年,韓國正是列為諸侯,但是剛剛被周天子承認為諸侯的韓國又被鄭國來了個窩心腳,鄭國於前400年包圍了韓國的陽翟。
至此,為了滅鄭,韓國已經折騰了50年,眼見鄭國這個蒸不爛,煮不熱,錘不扁的鐵豆子太難搞,韓國開始玩陰的,他們開始與鄭國修復關係,每當韓國與魏、趙三晉一起出兵攻打齊國、宋國,都曾借道鄭國,戰勝後的戰利品,也都會分與鄭國一部分,以此想打掉鄭國的戒心。
但是鄭國人也不傻,知道韓國對鄭不死心,沒辦法,除了鄭國外,韓國周邊的魏、秦、楚,韓國全惹不起,只能拿鄭國開刀。因此鄭人對韓人的提防態度並沒有多少改變。
但是,韓國從鄭國借道的這幾年,還是有所成效的,至少,安插了很多姦細進去。雷已經埋好了,就等引爆了。
公元前375年韓國號召趙侯、魏侯到山西上黨一個叫屯留的小城會盟,並且,韓侯還叫上了鄭康公。面對三晉這個龐然大物的抬舉,鄭康公大喜,當然鄭康公也不是傻子,生怕在韓國的地界上,韓侯會對自己不利,因此率領2萬精兵繞道魏國與趙國去會盟去了。
鄭康公沒有猜錯,韓國此次確實包藏禍心,但是韓國的目標不是孤身在外的鄭康公,在屯留這邊各國都準備著聚會的時候,韓軍精銳15萬人集結完畢,向鄭國出發了,偷襲鄭國首都新鄭。
當時,韓鄭的邊境距離新鄭只有50公里,韓軍一個白天就可以到達新鄭城下,當然,當時的新鄭城內還留有軍隊進10萬人,只要態度堅決,抵擋十五萬韓軍猛攻半個月,等到兩萬精兵來援,當不成問題。但是,鄭國忽略了韓國埋下的釘子,在韓軍在外猛攻的時候,新鄭內的韓人開始暴亂,裡應外合之下,新鄭失守。
還在會盟的鄭康公幾天之後才得到消息,自己的國家沒了,屯留的鄭康公此時成了光桿司令。
鄭康公唯有求助於魏、趙兩國,要知道,韓國此次滅鄭是瞞著兩個盟友進行的,如果兩國態度堅決,韓國只能退出鄭地。但是,如此一來,三晉同盟必然瓦解,而韓國又佔據這天下之中的交通要道,很影響魏、趙兩國的利益,因此,從自身考慮,魏、趙兩國默許了韓國吞併鄭國。
此時的鄭康公真的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自己還在開開心心的開會,才幾天過去,自己的國家就沒了,最後經過協商,韓國同意保留鄭國宗廟,給鄭康公一塊封地的條件,在三大國的威逼下,鄭康公最終屈服,向韓人投降。此後韓國國君,將鄭康公囚禁起來,鄭康公至此就跟在人間蒸發了一樣,沒有人知道他究竟被韓國囚禁在哪。而且韓國為把都城直接遷移到新鄭,並且對原來鄭國的貴族大加安撫,很快鄭國就被韓國完全消化,成為韓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至此,韓國用了70多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其國力提升的重要一步,躋身戰國七雄之列,但是相對於趙國滅代,魏國吊打中山,韓國的擴張要艱難的多,在其終於將韓鄭合一後,其周邊在無小國可讓其進行擴張,面對魏、趙、秦、楚幾大國,此後的韓國開始了被吊打的生涯。
※李自成是英雄還是魔鬼?
※蘇軾睡覺辦大事,《烏台詩案》能夠化險為夷全靠能睡
TAG:新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