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聆聽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心路故事 堅守初心詮釋「匠心精神」
晉城,作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文厚重,在漫長的發展進程中,孕育保存了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傳統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們是時間長河積澱下來的寶貴財富,蘊含著原汁原味的古風古韻。上黨梆子、澤州秧歌、高平綉活......一件件非物質文化瑰寶的背後,藏著一位位傳承人甘於寂寞、執著堅守和繼承創新的工匠精神。他們讓瀕臨消失的文化重燃生命之火,他們演繹著讓人感動的精彩故事。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的「活態靈魂」,是民族記憶的「活化石」,是民族文化的生命密碼,對於人類生存與發展具有獨特的意義和價值。傳承人,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承載者、創造者和傳遞者,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日前,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公布,晉城市5人成功入選,他們為晉城非遺再披「國字型大小」。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這5位老傳承人,聆聽他們對非遺至愛的情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心路歷程。
陽城焙面麵塑代表性傳承人張紅霞:平凡堅守中出彩
陽城焙面麵塑當地人俗稱焙面娃娃。(圖片來源:胡翠平)
張紅霞和她的焙面娃娃。(圖片來源:晉城新聞網)
一團焙面,在張紅霞的手中捏來捏去就變成「何仙姑」「白娘子」等一件件藝術品。32年前,陽城麵塑傳人、年世已高的老公公交代媳婦張紅霞,一定要把陽城麵塑傳承下去!從此那雙纖細的手、靈巧的心與顯得冷清的焙面麵塑綁在了一起。
焙面麵塑當地人俗稱焙面娃娃,每年農曆七月十五,娘家都要給出嫁三年的女兒送焙面娃娃,後來,小孩滿月、老人祝壽也送焙面娃娃。張紅霞在她的住處,一邊講著焙面娃娃的由來、用途、寓意,一邊演示著它的製作過程。用杏仁水和好面,再搓成人形,搭配上「花朵」「雲紋」,一個騰雲駕霧、衣袂飄飄的「何仙姑」降臨了。之後,除面部、手腳等露白部分用白菜葉遮住,其餘均用熬好的糖稀上色,最後用套鍋烤焙個把小時方能出鍋。
「費時費工,一天最多烤制5個。」張紅霞說,習俗的變化和快節奏的生活改變了焙面娃娃的命運,焙面娃娃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可作為傳承者又怎能輕言放棄,「我一定會堅持傳承下去。」正是有了這份堅守與執著,張紅霞延伸著焙面娃娃的生命。如今,隨著精神文化生活的升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非遺項目,張紅霞也投入了新的戰鬥,對焙面娃娃的愛好者進行培訓,參加各種文化展覽,陽城焙面娃娃的知名度一次次得到提升,逐漸成為陽城一張響亮的文化名片。
上黨二簧代表性傳承人郭胖胖:像愚公那樣一代代傳下去
晉城鳴鳳劇團表演上黨二黃。(圖片來源:晉城廣電網)
上黨二黃傳承人郭胖胖。(圖片來源:晉城新聞網)
80歲的郭胖胖精神依舊那樣矍鑠,聲音依舊那樣洪亮,唱腔依舊那樣清麗委婉。郭胖胖從「梨園之鄉」澤州縣李寨鄉旺頭村走來,現在是上黨二黃第五代傳人。
「李燕飛坐寒宮珠淚下降,想起來老王爺痛哭悲傷;自從那老王爺命喪宴架,撇下了孤皇兒誰保華章……」這是幾天前,郭胖胖在家中饒有興趣地為全家人唱的上黨二黃《二進宮》里的一段,家裡人口多時,郭胖胖總要為大家唱上一段。
郭胖胖六歲隨父學戲,七八歲登台演出,十二歲加入當時的晉城縣民樂劇團。在劇團,她是最下功夫的人,規定學徒五點半起床練功,她五點就起床「搶功」,嚴寒酷暑從不間斷,終於成為後起之秀。郭胖胖不僅是好演員,更是好老師、好校長。1970年起,她在晉城戲校當上了老師,既教上黨梆子,又教上黨二黃,12年培養學生160多人。
然而,在晉城市上黨梆子的發展環境均優於上黨二黃的大背景下,儘管有的縣曾成立過上黨二黃劇團,終因市場原因致使上黨二黃逐漸衰弱,劇團沒人學,劇目沒人排,老師也不願意教。「上黨二黃是咱晉城的一個戲種,也是我的最愛,它唱起來委婉,聲韻極像京劇二黃,不能失傳了啊。」郭胖胖不服氣地說,這樣的藝術珍品她一定要像愚公移山那樣,一代一代傳下去。
現在,她把「接力棒」已傳給自己的姑娘郭海萍,退休以來整理了十幾部上黨二黃劇本,還被特聘為李寨中學輔導教師,帶了60多個學生,其中30多人可登台表演上黨二黃。她寄語學生們:「要挑起振興上黨二黃的重擔,讓它唱響太行。」
高平綉活代表性傳承人趙翠林:優雅的「針尖舞者」
精益求精的高平綉活。(圖片來源:黃河新聞網)
趙翠林的「指尖」絕活。(圖片來源:黃河新聞網)
受母親影響,趙翠林高中畢業後就痴迷於刺繡,整整20年,她穿越古今針線,復興了「高平綉活」的傳統技藝。
高平綉活是一種古老的刺繡工藝,它分為絲線綉和布貼綉。絲線綉是用絲線將圖案綉在真絲緞面上;布貼綉是把裁剪衣物剩下的各色邊角布頭,剪裁成人物、動物、花卉等形狀,然後貼在底面上鎖邊綉成。它們共同的特點是色彩鮮明,對比強烈,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傳承路上,趙翠林沒有像眾多山村婦女那樣把刺繡當成一種消遣或可有可無的手藝,而是把它當作理想去追求。2004年,她拿出所有積蓄創辦鳳林刺繡廠,對60多位姐妹進行培訓,使她們擁有了一雙匠人般的巧手。傳承之路並不平坦,有時甚至布滿荊棘。趙翠林的工廠虧損經營,外債高達80多萬元。逆境中,趙翠林沒有放棄,堅持自己的特色給蘇州、廣州的客戶製作捲軸、披肩等絲線綉品,而當這些富有時代與地方特色的綉品,亮相於全國工藝品展覽大賽時,金獎銀獎嘩啦啦得了十幾個,同時也俘獲了客戶的心。
2012年,趙翠林被評為山西省優秀刺繡師和晉城市工藝美術大師,她和她的高平綉活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山西師大美術學院師生年年都到鳳林刺繡廠寫生,繪出了許多符合現代人審美標準的實用性作品,一位善於管理經營的「高人」也在她麾下效力,彌補了她的「短板」,至此,高平綉活像長了翅膀似的飛入千家萬戶。
「現在,高平綉活的非遺傳承路上有我,十年、二十年後還會有我。」趙翠林信心滿滿地說。
沁水土沃老花鼓代表性傳承人祁學德:傳承從娃娃抓起
沁水土沃老花鼓表演。(圖片來源:晉城在線)
沁水土沃老花鼓傳承人祁學德。(圖片來源:今日沁水)
61年前,9歲的祁學德跟著師傅學沁水「土沃老花鼓」。那時,師傅「噼噼啪啪」的巴掌總要落在他稚嫩的臉上。嚴師出高徒!想通之後,祁學德苦練功夫成了花鼓隊的全能人才,和「土沃老花鼓」的大人們走街串巷,把歡喜的節目和吉祥的祝福送給十里八鄉的鄉親。
然而,在物質條件豐裕的今天,「土沃老花鼓」這項當地群眾喜愛的傳統民俗藝術卻進入「搶救期」。「土沃老花鼓」是集打、唱、跳為一體的集體舞蹈表演形式,主要角色有老丑、小丑、腰鼓手、報馬童等,表演步法有腳擦地行進的「曲曲步」,所用的樂器有口噙鼓、蝴蝶帽圈、羽毛扇子等,服飾和道具均為自製,唱詞隨時代自編創。
「你可能感受不到,土沃老花鼓表演起來,具有濃郁的黃土風情和北方人剛勁粗獷的特點,又兼具南方人柔媚秀美的風韻。」祁學德說,「土沃老花鼓」會的人越來越少,關鍵是因為沒有培養好下一代。於是,祁學德走進了土沃中學,熱情耐心地給學生傳授這個已有360多年悠久歷史的民俗文化。現在,一到課間,學生們就帶著鑼、釵、小鼓等道具來到操場,跟著祁學德學習曲曲步、十字步、繞八字、插花等各種步法和隊形變化。
從此,激越的旋律伴著希望響徹天空,粗獷的舞姿和一張張稚嫩的臉龐,定格在充滿力量和希望的校園。
澤州四弦書代表性傳承人陳拴發:如果失傳,哪還有臉見師傅
76歲老人崔小紅表演澤州四弦書。(圖片來源:黃河新聞網)
「傳人」,印象中應該是皓首白髮,飄然若仙,可66歲的澤州四弦書傳承人陳拴發不一樣。寒冬午後,陽光帶著幾分溫暖。高都鎮大興村的陳拴發走出低矮小屋,坐在舊椅子上,綁好腿板,操起胡琴,再清清嗓子,一曲《賢良記》隨即飄入天空。
自打出娘胎起,陳拴發就沒看到過這個世界。但他眼盲心不盲,12歲開始學四弦書,24歲加入澤州縣曲藝隊,師從袁小迷,學會了《兩頭忙》、《正話反話》等幽默詼諧的開場小段,還拿下了《烈女傳》、《賢良記》和《鸚哥弔孝》等鴻篇大本。對於一個一直在黑暗中摸索的人,想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是他一生都無法企及的奢望。而四弦書是他感知世界的唯一通道,更是他生活中的「眼睛」,有了它,陳拴發才能「看」到外面美麗的世界。
唱罷一段,陳拴發興緻高漲,話匣子打開了,從什麼是四弦書的緊板慢板說到師傅袁小迷當年的迷人風采,從自己如何從師學藝到現在的生活現狀,字字句句都扣動人心。「澤州四弦書是我今生最可愛的『寶貝』,幾十年,不管吃多少苦,受多少罪,我都不怕,怕的是四弦書這一古老的藝術會在我這一代失傳,到時候都沒臉見師傅啊。」陳拴發擔心,現在的年輕人不了解四弦書,更不會去學它,因為它不是一個賺錢的行當。
說著說著,陳拴發再次操琴演唱《正話反話》:「正月里,正月正,五穀雜糧長得分外青。大年初一去趕集,陰天下雨滿天星。二月里,龍抬頭,大家都忙活著去收秋……」這段顛倒的詼諧小段讓人捧腹大笑,可笑著笑著心裡卻升起一陣酸楚:真心希望更多的下一代會跟這位可愛又堅毅的老藝人學澤州四弦書,希望四弦書後繼有人。
非物質文化遺產從傳統歷史文化中走出來,流淌著工匠的「血脈」,傳承著世代相繼的「工匠精神」。做好「非遺」的傳承與保護,首先應該做到對「工匠精神」的尊重,在這5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身上,我們看到了歲月經年累月留下的痕迹,看到了藏在千百年精湛技藝背後的艱辛追求,更看到了工匠精神世代相守的兢兢業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這條道路,我們任重而道遠,需要全社會重視與參與,共同堅守這份傳承精神,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走的更遠。(晉城文明網綜合 王雅婷/太行日報張小衛 李斌)
※榆林市總工會深入幫扶村開展春節送溫暖活動
※文明是「空中手機」的正確打開方式
TAG:中國文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