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家孩子為何越吃越瘦越吃越生病

我家孩子為何越吃越瘦越吃越生病

?關注妙手蓮華開啟中醫育兒新旅程!

大家好,我是童童媽媽。圖上是童童小時候瘦瘦的小臉。孩子不僅小時候長得瘦瘦小小,在我的精心餵養下,長大了也是不長個不長肉,儘管孩子食量驚人,但是孩子卻越來越瘦弱經常生病,九個月開始了長期腹瀉到長期便秘,鼻炎,肺炎,甚至喉炎。孩子的狀況衝擊了我固有的觀念,帶孩子看病時我也會向醫生請教,可是一般的醫生通常只管開藥,不負責解釋。半年前機緣巧合下值遇妙手蓮華,小兒推拿的學習與其說學到了一門技藝,更多的是對我育兒理念的衝擊,很多困惑豁然開朗,以下是我從孕期到餵養的五點反思。

孕期胡吃海塞到節食生食

寶寶出生瘦小無力吸吮

懷孕以後,以給孩子補營養的借口,開始大魚大肉胡吃海塞,吃到懷孕28周時,糖耐結果顯示我患了妊娠糖尿病,而我自身腰圍已是100+,體重遠遠超標。

為了母子健康,我開始節制飲食,從未體驗過減肥的我切身感受到節食減肥的滋味的確很不好受啊。但是咱不得尊重科學嗎?餓也得忍著。實在餓得慌,也只能補充點不含糖分和熱量的蔬菜,比如生的西紅柿、黃瓜(後來才知道這些都是寒涼的,生吃對脾胃有很大的挑戰)。

在孕期的「精心養護」下,孩子的亮相讓人大跌眼鏡。出生體重只有五斤四兩,乾巴巴的小臉、布滿褶皺的脖頸和雙腿,活像個非洲難民,也許是體力太弱了,他竟然無力吮吸母乳。

作為一家全國最受歡迎的婦產醫院,醫院提(強)倡(制)母乳餵養,禁止餵食奶粉,不允許喂水。只要產婦有母乳,就不允許醫務人員給孩子配奶粉;自家帶來的奶粉和奶瓶被發現了就強制沒收。

醫生和護士告訴我,吃奶是每個嬰兒與生俱來的本領,就沒有生下來不會吃奶的孩子。這麼說著,她們也身體力行——每一個查房醫生和值班護士都來幫我擠過奶,輔導過寶寶練習吃奶。

攻克哺乳障礙這件事簡直可以列為我人生所經歷的頭等難題。沒有前人的文獻資料可以參考;沒有現成的技術手段可以照搬;沒有人能保證你的堅持一定會換來成果;也沒有什麼差不多的及格成績,不成功便一切歸零。

每天數次強行哺乳、低頭擠奶,沒過幾天,我就落下了腱鞘炎、頸椎病。可是孩子呢,照樣是強烈抵抗、哭鬧不止、毫不領情。不會吃奶他就只能餓著,餓得整夜哭嚎不止。小小年紀迎來了人生第一場艱難的戰役。在體重掉到四斤八兩時,醫院終於妥協,讓他喝上了奶粉。大概是因為餓了太久,孩子一喝到奶粉如饑似渴,每次都是咕咚咕咚一口氣喝光,喝完了又總是嗷嗷叫著示意再來一點。甚至總要喝到溢奶才肯罷休。

雖然奶粉解決了饑飽問題,但我還是沒有放棄母乳餵養的理念。終於,在他出生後的第38天,體重增長了近兩斤之後,我第一次成功的讓他含住奶頭,安靜地閉上了嘴。那一瞬間洶湧而至的成就感和喜悅感真的是難以言表。

好在母乳一個月之後,孩子的臉蛋漸漸圓潤起來,美白也增加了好幾度。後來雖然實現了母乳餵養,但全母乳的追奶嘗試終究是敗下陣來。

多吃一口是一口

誘導餵養越吃越瘦

我打小就不愛吃飯,因為這事,不知道挨了多少數落。我媽整天在我耳朵邊嘮叨,「我一看到誰誰家的孩子愛吃飯,就喜歡得不得了」。「愛吃飯是個大大的優點」,這個觀念在我的腦海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有了孩子後,我很得意的發現,我的孩子完全沒有遺傳我不愛吃飯的天性,天生是個超級吃貨,特別愛吃,特別能吃。

在混合餵養的過程中,他每每抱起奶瓶就把自己灌個飽,甚至喝到吐。增加了輔食之後他依然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胃王。

一歲半時,有朋友來家裡看到他吃了滿滿一碗濃稠的疙瘩湯,不無羨慕的說,「我們家孩子都上小學了,也沒這麼大的飯量。」

即便如此,孩子已經飽了不想吃的時候,家人還會誘導孩子多吃一口是一口,直到吃夠了額定飯量,或是吃到孩子噁心嘔吐才肯罷休。

飯菜剛上桌時,孩子總是對飯碗充滿了興趣,不會三心二意。等到他不再正心吃飯了,就說明已有七八分飽。古人云,「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

他不想吃的時候,真的沒必要逼著他多吃。孩子少吃一點,難道會餓壞或是營養不良嗎?孩子的胃口小,其實完全可以少食多餐。

能吃雖然令我很自豪,但結局並不美好。

他能吃不長肉,抵抗力極差,十分頻繁地感冒、咳嗽,長期便秘,長期腹瀉,有鼻炎,還得過肺炎和喉炎。發育和體能就更不用了,儘管依然食量驚人,但是孩子卻越來越瘦弱。

記得孩子九個月大時出現了第一次腹瀉,病情曠日持久,長達幾個月。

當時我並不知道這是一種脾虛引起的消化不良的癥狀,遵醫囑吃了很多腸胃藥,但是效果並不理想。調理了幾個月之後,好不容易止了瀉,緊接著又開始便秘。

這幾年來,孩子的大便成了我們的一大心病。不誇張的說,每天只有看到一次優質大便,我們才能吃飯吃得香。

盲目補鈣亂加營養

忤逆自然規律消耗孩子的陽氣

回憶我家孩子腹瀉期間,只要吃到一點水果病情就會明顯加重。我們還試圖採用各種改良的方法加工水果,但是無論怎麼威逼利誘,孩子對水果卻是越來越倒胃口,到最後竟至於非常執拗地絕不吃一口。

其實,孩子已經在用腹瀉、便秘、和身體的語言在表達對我過度餵養的抵抗。

幼兒雖然不會表達,但他並不是沒有生理感知能力。對於那些令身體不舒服的刺激因素,他們不僅非常敏感,而且會通過自己的方式向我們發出警告,只是我們時常置若罔聞。

可如果我們懂得過食和涼寒是對身體的一種破壞,為何一定要忤逆自然規律、去消耗孩子體內的陽氣?

幼兒一般是純陽體質,偶爾的一點傷害看似不會動搖身體的根基,不過總有一天孩子的狀況會接連爆發,尤其是人到中年,大家似乎一夜之間紛紛開始疏遠冷飲、短裙,寧可被年輕人嘲諷,也要握緊手裡的保溫杯。當陽氣漸漸遠去,我們終於感受到自己的肉身其實不堪一擊。

還有給孩子強行補鈣的問題,我家寶寶出生半個月時,遵醫囑開始服用婦產醫院開的鈣劑。剛開始他很喜歡鈣水甜甜的味道。但是過了一陣子,不知道為什麼忽然就開始抗拒起來,只要湊近這種鈣水就擰著脖子到處躲閃。我們忽略了小嬰兒沒來由的任性,為了孩子的「健康」,強行灌了下去。

而那時侯我們正在為他吐奶塊的現象困擾不已。問醫生、查資料,排除了各種因素,都找不到合理的解釋。忽然有一天,我靈光乍現,想到了鈣與奶不能同飲的這個原則。雖然我們盡量做到將鈣與奶隔開一段時間服用,但是由於這個寶寶吃奶太過於頻繁,相隔的時間總是不夠長,就出現了奶粉的鈣化現象。如果我們早一點認識到孩子的本能是可以依賴的,本可以更早的發現問題。

其實後來才明白,真正的補鈣,不如強腎補脾。

腎是先天之本,父母給的,為我們提供了最原始的能量,可是這些能量並不夠支持一輩子的消耗啊,所以後天我們需要吸收天地之氣、五穀精微。將食物轉化成人體所需的氣、血,就是脾的工作。脾主運化。脾弱,運化能力就差,吃什麼補品也吸收不進去。甚至有些孩子一吃補鈣藥劑就會引起消化不良、傷及脾胃。反之,只要脾好了,即使不刻意去補鈣,也能夠從食物中攝取到足夠的鈣源。

自學兒推不會辨證

沒有中醫思維的引導事與願違

童童脾胃出了問題,雖然不是什麼急症,可是病情曠日持久,纏綿不絕。到處尋醫問葯未果,被孩子的便便問題弄得焦頭爛額、不知所措,於是我想到了求助朋友圈裡的朋友們。

我也嘗試帶孩子去做推拿,可能是因為找的推拿師的問題,推了一個星期,腹瀉和咳嗽都加重了,沒有絲毫好轉(建議一定要找專業正宗的兒推工作室)。

受到朋友自學成醫的勵志故事激勵,我也嘗試了自學按摩。但是孩子從長期的腹瀉轉向便秘的感覺。沒有推拿前,孩子就經常在腹瀉和便秘之間交替,我一直深感疑惑。腹瀉和便秘明明是相反的表現。應對措施也應該是完全相反的。

腹瀉時,我會給他喝紅豆水;逆時針揉腹;補大腸經。便秘時,一般會吃容易滑腸的食物,像蜂蜜、紅薯、香蕉;順時針揉腹;清大腸經等等。

令我不解的是,這兩種相反的癥狀怎麼會相互轉化呢?難道是我矯正過枉?

聽了牛媽的課,終於明白,原來這兩種癥狀,其實可以是同樣的緣由。脾虛,導致脾胃不調,消化不良,就會產生糊狀便(未消化充分的食物),稀便。脾虛,無力排便,就會產生便秘。

所以我以前所自學的一知半解的知識和方法在沒有了解根本原因時就會收效甚微甚至起反作用。雖然是食療推拿等中醫療法,但實際上沒有在中醫思維下指導的方法都不能稱之為中醫。

以前我還觀察到他便秘時懶得用勁。大便本身又不是特別乾燥,用點力氣就不至於便秘。於是我們總說這孩子太懶了。現在才明白是冤枉了孩子。不是他不使勁,而是使不上勁。

學習育兒舍本求末

費時費力卻沒有掌握精髓

相信很多媽媽還是願意為了孩子的健康努力學習的,我也不例外,在沒有接觸中醫時,美容院的美容師經常給我科普一些養生知識,遺憾的是,這樣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學到的知識終究不夠系統。我自己也曾經到處搜羅網上的育兒精華貼,看到一些好的養生篇就存下來。包括最初的小兒推拿也是我從網上和書上零零碎碎的自學而來。

這些事情花了我不少時間,還自詡為求知若渴。殊不知,這種舍本求末的懶人學法永遠不可能掌握到精髓,反而費時費力。好在接觸到妙手蓮華,被系統科普和培訓了之後,我才了解到無論是不長個不長肉、愛感冒、鼻炎、肺炎、長期便秘還是長期腹瀉,紛繁複雜的現象背後的根源所在,以及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學會一百個辦法,不如明白一個道理。

一直以來,我學習過,嘗試過無數種辦法來應對孩子的各種問題,但是收效甚微。因為沒有解決孩子的根本狀況——脾虛。

脾對應長夏,夏天暑濕重,脾虛的人在這個季節更容易顯出不適。想想我家孩子每到夏天就會長期腹瀉,而各種腹瀉藥都完全無效,原因就在於腸胃藥不解決根本。

脾惡濕,怕寒。水果又濕又寒,對脾造成負擔。人體大腸的溫度為42度左右,如果孩子吃進去的東西溫度不夠,就需要釋放身體的能量來提高食物的溫度,這些能量就是身體的氣和血。氣血足的人吃點生冷的食物當然沒關係,但是氣血不足呢?特別是身體的耐受力已經到了極點,再增加一點點寒涼,可想而知,都會成為駱駝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就不奇怪為什麼我家孩子腹瀉期間,只要吃到一點水果病情就會明顯加重。

脾主運化,脾的運化能力弱就會表現出消化不良。我每頓飯都給它輸送過量的食物,讓它上氣不接下氣超負荷的運轉,很快它就開始罷工了。

先天身體強壯的孩子也許無傷大礙,的確能夠靠自身的元氣抗過去;而先天不足的,比如我家孩子就特別容易中招。

學習課程後,我才真正明白脾和胃的相互配合關係。一直以來都以為消化工作是胃的職能,其實不然。胃只負責對食物進行研磨,是純物理運動,並不負責吸收和轉化。至於把食物轉化成營養和能量,那是脾的工作。

脾說:「胃,你不是一直給我增加工作量嗎?老子不幹了」。於是你就會看到,孩子吃多少,拉多少,根本沒有經過脾的運化,排的便都不像大便,而是類似於被磨成糊糊的食物,有些食物連顏色都沒變。你甚至能辨認出,這是胡蘿蔔,這是菜葉子,這是小米粥。

之前不明白道理,雖然很努力,卻陷入這樣一種死循環:孩子營養不好,看著孩子消瘦很心酸,就使勁給喂吃的。一邊喂一邊跟孩子說:「多吃就能長大,多吃就能身體好」。

結果越吃越瘦,越吃越生病。

胃口愛吃,脾不運化,吃得再多又有什麼用呢?不僅身體沒有吸收到營養,反而增加了脾的負擔。

而牛媽調理時根本不去止瀉或通便,也不特意針對腹瀉還是便秘,她說只管補脾就對了。面對我擔心以往調好腹瀉便容易轉向便秘的顧慮,她很自信地說,只要調好了脾,完全不用擔心。果然,孩子腹瀉好了後,雖然大便有點干,但並沒有嚴重便秘。

以上,就是我養育之路的五點感思。

我深刻的體悟到:

無論是餵養孩子,還是養育孩子,

多了解背後的道理,

不要盲目嘗試方法;

多傾聽孩子的聲音,

尊重他身體的表達。

圖文|一凡

編排|蓮華媽媽

近期導讀

相關導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妙手蓮華 的精彩文章:

牛媽:淡定面對最強流感,媽媽們能做到你也可以!

TAG:妙手蓮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