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娑婆世界和大千世界的關係

娑婆世界和大千世界的關係

佛經中說,一個日月係為一個小世界,須彌山為日月環繞的中心,也就是說,一個須彌山即是一個小世界。

須彌山的問題至今仍是佛教學中的謎,一些開明的看法(如日本學者)說是出於印度古老的傳說,佛陀在世時僅是假用傳說來闡明佛法,傳說中的須彌山的或有或無,不是佛陀所要闡明的目的,佛陀的目的乃是利用須彌山的傳說而闡明覺世濟民的佛法——這是很可取的。

但是,若要說到佛教的世界觀,那又非要說到須彌山不可。須彌究竟何在?筆者不敢否定,但也無從肯定,在我們尚未究明真相之前,存疑是比較安全的態度,所以我想把須彌山的問題暫且擱置一邊。

小世界的範圍既是一個日月系,那該是指的太陽系或恆星系了,因為每一恆星均有若干的衛星,恆星都是日,衛星都是月。對太陽而言,月球固是月,地球等九大行星也是衛星也是月。

一千個小世界,稱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每一小世界的範圍,是由一個須彌山至色界的梵天。

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每一中世界的範圍,到達色界的光凈天。

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每一大世界的範圍,到達色界的光音天。

大千世界,是由一千小世界累進千倍為中千,再由中千累進千倍,一共經過三次千數的累進而成,所以稱為三千大千世界,其實只是一個大千世界而已。

大千世界的統治者,是色究竟天的大梵天王。每一個大千世界都有一位大梵天王,大千世界有無量無數,大梵天王也有無量無數。我們這個大千世界總稱為娑婆世界,每一大千世界即為一佛的化區,釋迦稱為娑婆教主,原因即在於此。

我們所處的地球乃是大千世界中的一個微不足道的單位而已,釋迦為了普化他的化區,所以要用千百億化身才能應化周全,雖化千百億身,仍在娑婆世界的一個大千世界中而已。

由此可見,佛教的世界觀,該是多麼的廣大而又合乎近代天文學的觀點了。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分享轉發,自利利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拜佛去 的精彩文章:

任何事情都可以通過這兩個字轉化!
懺悔之王《百字明》,是一切善逝的智慧精華!

TAG:拜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