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海軍六年 曾參與搜救烈士王偉 如今卻在優信找到新藍海

海軍六年 曾參與搜救烈士王偉 如今卻在優信找到新藍海

原標題:海軍六年 曾參與搜救烈士王偉 如今卻在優信找到新藍海


1


十年前,林彬坐在KTV包間里,攥著的啤酒瓶始終沒撒過手。旁邊幾個朋友眼神已經迷離,閃爍、昏暗的燈光映出的臉孔因為興奮而扭曲著,林彬沉默地看著這些人,有點走神。


他二十啷噹歲,不久前退伍回到青島,無所事事,不知何時混進一個酒肉圈子,一伙人聚在酒桌上,哥們弟兄叫得親熱——可這種挑動情緒的稱呼毫不牢靠——眼看扶著路邊法國梧桐嘔吐的朋友,林彬突然發現自己處境的荒誕之處:這顆樹其實既不是梧桐,也不來自法國,就如同和那些人的關係,既不是兄弟,更稱不上哥們。林彬輕輕搖頭,他意識到自己只是年輕,臉兒熱,碰見荒唐的行徑也抹不開面子駁斥對方,只能守住底線,緊緊攥住水杯或酒瓶,絕不離身,上廁所之前更得一飲而盡,回來再開瓶新的。


林彬所在艦隊在2001年首次代表中國出訪歐洲四國


其實林彬頭30年的人生,大體上算是精準、按部就班的。當然,按部就班這個活法在如今的社會節奏里也可以被視為脫節,尤其對一個年輕人而言,無論是守在穿著白襪子都不粘灰的軍艦甲板上,還是坐在車管所的櫃檯後頭,都很難是說真正屬於自己的路徑。


職業換來換去,他兜轉了不短的時間,主動或被動地做著人生的選擇題。如果把人生視為一次出行,林彬沒有預定任何車次,他要做的只是站在月台上,憑直覺找到自己最嚮往的目的地,找到更快的那一班車,儘力走得更遠一些。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林彬先後海軍服過役,供職過車管所交易服務站,給領導當過司機,和親戚開過飯館,還曾混跡過邊緣群體;與此同時,一種名為互聯網的科技力量從普及到發酵,開始席捲、滲入各行各業。在2014年,林彬三十齣頭的時候,兩道軌跡在汽車產業鏈這個節點上交織起來,他也正式入職優信二手車,搭上行業起勢的快車;此後短短兩年半的時間裡,他就從一線業務員做到了城市總監。


2


二十歲之前,林彬從來沒有對前途、職業產生過任何疑問:母親當了半輩子軍人,加上正在服役和已經退休的表哥、堂哥、姑父,一家子軍人陸海空炮全齊。他自幼堅定地相信,自己要做的只是等待學業完成,然後就會輪到他穿起軍裝,戴上肩章。


生在青島這座濱海城市的軍人家庭里,林彬對海水和部隊兩件事物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因此高中畢業以後,他參軍當上了海軍,簡直是一件令全家都夢寐以求的事情。林彬天生體格好,陸上新兵訓練和海上生活對他都不是問題,他在基地一年,隨後上軍艦,一呆四年。


可理想中的事業和願望一旦融入真實的生活、工作,就好像會被置入一種無法掙脫的庸俗的框架而顯得乏味了,艦上的生活通常只是戰備值更和休息兩件事的交替。整條船三百來人,抬頭不見低頭見,圈子太小,很容易就會「把天聊死」。時間久了,林彬發現大家都陷進交流低潮里,互相見了面連招呼都懶得打,起先還擠個笑模樣,更多時候連表情都懶得帶,也不是不想張口,是沒話說。


工作是唯一的出口,軍艦上的衛生管理極為嚴格,要求戴著白手套隨便摸,不能有任何污漬。林彬挺喜歡衛生值日,總把甲板擦了又擦,仔細對待每一處的細節和灰塵,平心靜氣,像工作又像修行。兩年服役期滿,適逢新軍艦下海,船上也需要人,林彬就順勢轉了士官,一干又是三年。


這期間,2001年,林彬所在的艦隊代表中國海軍首次出訪歐洲四國,從上海出發,沿馬六甲海峽、新加坡海峽、印度洋、蘇伊士運河、紅海、英吉利海峽,先後走訪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再回到香港,歷時三個月。說起這一段時,林彬沒有任何停頓,可見印象之深刻。


同年,他還參與了搜救烈士王偉的行動。據林彬回憶,當天他和戰友在執行任務後下艦準備參加另一訓練,但因緊急任務再次登艦,第一次搜救三天三夜沒下船,總共搜了半個月,「當時已經超過了最大航速,感覺整個船都在晃,我們在一個海域 S型來回搜,可惜最後還是沒找到。」

一段段難忘的經歷,交織成為林彬五年的海軍生涯。




在海軍服役時期的林彬



三年後,林彬24歲,到了成家的年紀。雖然政委單獨找他談了幾次話,極力挽留,但林彬還是覺得五年下來確實有些累了,無法再把工作和人生,繼續捆綁在一切精確到秒、高度警覺的作戰部隊里,「我已經送過四批兵了,終究有一天要輪到我自己」。


3


複員回家首先要休息,等待半年後的轉業考試。林彬閑不住,於是跑去給家裡一位世交長輩在政府開了幾個月的車,隨後考進了車管所交易服務站。從當時他的視角來看,進入車管所只是一個在現有範圍內最經濟實惠的選擇,意味著沒有目的性的遊盪暫時中止,他沒預見到的是,這次選擇卻給長久的職業發展做了鋪墊。


複員之後,社會關係網路一度令林彬不太適應,在觀察未來可能的去向時,他嘗試將工作分層——簡單的層次——一類是需要求人辦事的工作,另一類是不求人的活計,車管所的工作,被林彬視為後者。車管所的職能範圍主要集中在兩個證照上:駕駛培訓證和查驗證。其中查驗證背後權力的意味更加直指人心,它賦予了車管所的工作人員執法權。


因此儘管林彬那幾年在酒桌上混了些荒唐的圈子,但從沒有跟任何一個車販子坐到過同張飯桌上。因為他清楚,在驗車、蓋章的流程里凈是貓膩,但軍人的背景和價值觀,讓他始終在抵抗這些他人日常工作並不鮮見的越軌行為。林彬對這份工作的自我要求很簡單:不找茬,也不將就,驗車時,連張防爆膜都不肯放過。

他那幾年始終在原則和荒唐的邊界遊走,在按時打卡上下班的單位里找不到存在價值,在酒桌社交里又碰到一群肆意妄為的「朋友」們。


4



退役後的林彬已略顯發福


林彬終於找到了問題所在。他說,問題在於我沒夢想。夢想這個說法,他覺得矯情,可是又找不到其他恰如其分的辭彙來替代,便也權且用著了。正因為沒有這個東西,等車管所的工作干到7年頭上時,林彬實在驅動不了自己了,「夠夠的了。」


「這跟錢沒多大關係,只是每天一睜眼,想想要幹嗎?驗幾台車,然後一天就又結束了。」


頂著家庭反對的壓力,林彬人生里第二次拋掉了鐵飯碗。起先,他跟堂哥把目標瞄準在飯館上,為了調查口味和市場,倆人在外邊連續吃了一禮拜的面,然後站在房頂上調查人流。堅持了一年半,缺乏經驗的兄弟倆最終還是沒把店繼續撐下去,收入最終打平投資,林彬承認這算創業失敗,但後邊還有一句,叫「夢想實現了」。


創業結束後,林彬全國各地跑著見了一圈戰友,見到了幾位在長沙、上海做大工程的兄弟,越看別人,越令他有種壯志未酬的念頭。回青島以後,仍是每天兜轉在街頭,習慣性地吃麵館,觀察人流量。所以按時下流行的說法,他差點就當了連續創業者,那家麵館在地理位置上消失以後,卻就此把事業種在了林彬心頭上。


找不到出口的事業心無疑是個負擔,林彬當時三十齣頭,黃金時代,按耐不住想做一番事業,可關於未來的無數種可能性漫天蓋地白茫茫、霧靄靄地撲將過來,讓他對未來有些參不透、摸不著。


事實上,在他沒有意識到的時候,就在這時,成立於2011年的優信二手車,已經把觸角延展到了膠東半島,設立了區域發展中心。某天早晨,母親把這家她從未聽聞的互聯網公司招聘檢測師的信息告訴他,「面個試吧,別整天玩。」林彬懵懵地就著那份地址摸了過去,與當時的區域招聘負責人劉彧聊了兩個小時,他開始隱隱感知到行業變革的力量,成為第一批入職青島發展中心的檢測師。此後兩年多,林彬把採集、檢測、銷售等一線崗位做了個遍,職級上,從城市經理、教練、隊長再到城市總監——他的事業跟隨優信的發展破局而出,也終於給未酬的夢想找到寄託。

5


在青島、廈門等等城市,優信無數個團隊經歷從0到1,隨著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員工規模與也隨之暴增,需要多次搬遷辦公室,身在一家由互聯網的科技力量在傳統產業中催生出的高成長公司。對於林彬和他的同事們來說,這是很多人人生中從未體驗過的快節奏和高強度工作,也是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優信二手車廈門分公司員工合影(第一排左三林彬)


早上9點,1982年出生的林彬準時帶領全部員工唱司歌——《優信的天空》,「激情上路追一個夢,努力奔跑點亮彩虹……」,「我不否認每天早上唱司歌是種略顯俗套的紀律性雞血,但在我的團隊,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不僅能行之有效地調動員工積極性,更重要的是讓這些小朋友找到歸屬感和集體感。」顯然,越過形式化的「司歌」表面,這是年近不惑的林彬基於過往經驗深思熟慮的結果。


眼前這些小同事甚至稚氣未脫,95後比比皆是。司歌過後,馬上就要開始一天的任務:採集、銷售、檢測……各司其職,直到晚上下班前的總結會,一線員工彙報一天的工作,做好第二天的計劃後下班。林彬等管理層還需要完成匯總數據向總部彙報,盤點成績與不足等其他工作,「基本每天11點下班後直接回賓館,前所未有的充實」,林彬如是說。


某天早晨,林彬早早起床洗漱完畢,他打量著鏡子中的男人:標準山東大漢的身量,將近一米九,在很多盥洗室的鏡子前,總要微微頷首才能把周身照個明白,可他又總是挺拔的。退伍多年,運動受過傷,身形終於開始變化,加上早年長久的戶外訓練留下的黝黑膚色,使他看起來穩重可靠又頗具領導力。出門前,套上橘紅色工服,再把頭頂短髮用髮蠟打上去——最近一年他總習慣這樣打理頭髮——他意識到,鏡中人趕在不惑之前,終於摸清楚了理想和價值的契合點。


相比林彬二十啷噹歲時期的迷茫,公司里這些90後小朋友無疑顯得「成熟」得多。林彬初到廈門,便把此前的廈門銷售冠軍陳億明提為戰隊隊長,作為自己的左膀右臂,林彬沒想到陳此前居然能是廈門夜店圈「翹臀小顏王」,不過他2016年初入職優信後迅速收心,猶如開掛般迅速成為銷冠;1997年生的董鑫隆雖然是林的隊員,不過一開始並不服他,曾在公司晚宴上指著林的鼻子說「你等著,我一定超過你」;22歲的葉祖福因客戶急招,本來正在休假的他臨時帶孩子跑到島外見用戶後回公司繼續處理用戶問題;21歲的肖修瑜因用戶無法到公司簽合同,在暴雨天自費打車到用戶家簽約……

現在,林彬考慮最多的問題是如何讓這些小朋友成長地更快,他喜歡在步行去公司時思考各種激勵和管理方法,這個看上去粗獷的青島人,卻因為細膩的心思獲得了優信廈門分公司全體員工的尊重,集團對他也頗為器重,這體現在他「永遠不知道在一個地方能呆多久,可能當天一個電話下午就飛走了」,就像10月17日,他剛剛上任督導一個多月,下午就已經是廈門的城市總監。


冬天的廈門比青島暖和不少,但南方的冷是出了名的 「魔法攻擊」,此前的出租房沒有暖氣,空調一般是單冷,因此林彬住了一周就搬出去了,在公司附近按標準找了個便宜賓館一住就是三個月。上班時他會順路在賓館旁邊的煙店買一盒白色萬寶路,賣煙老頭大清早便叼著煙捲逗孫子,瞅見林彬大跨步往屋裡進,咧嘴笑起來,身旁小男娃兒瞥見那一身橘紅,搶先嚷嚷著:「優信二手車的大個子來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峽都市報大廈門 的精彩文章:

一百多年前的廈門生活是這樣的……珍貴影像再現,畫面栩栩如生!

TAG:海峽都市報大廈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