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湯泉旅遊度假區邀您對650年前下聯!上聯:滴水珠村滴水珠,滴滴水珠,晶瑩剔透

湯泉旅遊度假區邀您對650年前下聯!上聯:滴水珠村滴水珠,滴滴水珠,晶瑩剔透

原標題:湯泉旅遊度假區邀您對650年前下聯!上聯:滴水珠村滴水珠,滴滴水珠,晶瑩剔透


春節是闔家團圓、舉國同慶的重要傳統節日,貼楹聯、掛燈籠更是一項特別的傳統民俗。在狗年來臨之際,南京浦口湯泉旅遊度假區以歷史傳說為主題,面向大眾開展有獎徵集下聯活動。


相傳650年前,劉基(字伯溫),奉命巡查各州縣,路過湯泉滴水珠時讚歎滴水珠好風水,並吟出上聯:「滴水珠村滴水珠,滴滴水珠,晶瑩剔透」,等待後人作答。


本次徵集新春楹聯活動方案如下:


一、徵集要求:1、以「滴水珠村滴水珠,滴滴水珠,晶瑩剔透」為上聯,徵集下聯;2、投遞作品須為本人原創。二、投稿方式:1、接收電子稿件,每人投稿不限數量,報送郵箱:781071498@qq.com;2、來稿需註明作者姓名、單位或住址、聯繫電話。三、評選辦法:1、徵集結束後,將採用專家評選的方式,最終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共計6名,參與獎若干名。四、活動時間:投稿時間:2018年2月11日-3月2日,獎項公布:3月中旬獲獎名單將在「浦口發布」「湯泉旅遊」兩個微信公眾號上公布。五、獎項設置:1、一等獎1名,獎勵人民幣5000元;2、二等獎2名,各獎勵人民幣2000元;3、三等獎3名,各獎勵人民幣1000元;4、參與獎若干名,可獲紀念品一份。


有關歷史傳說:


南京浦口湯泉滴水珠村,很久以前,有三個村莊分別叫做「張」「茅」「栗朱」。相傳這裡人煙稀少,一群北方逃難者拖兒帶女逃到此地,看此地有山有水,土地肥沃,就在此紮根落戶。相傳朱元璋反朝廷打天下,一次兵敗,被追得整日奔逃,最後只帶一名隨從行至栗朱庄,人困馬乏,飢餓難耐,很想找點吃的休息下。透過晨霧,隱隱看見前面有一農舍,看見一老漢在劈柴,朱元璋近前深深一揖,說明來意,討要點吃的,老漢說:「昨天有點米,張家門口老弟兄家來客,借去了,剩下的自己早晨吃了。正準備去賣柴換米,實在拿不出飯菜招待將軍。」想了想說:「我田中的芋苗成熟了,挖點芋苗充饑如何?」朱元璋說:「只要能填飽肚子,甚好。」三人便去挖芋苗了。


近前一看,芋苗地好美呀,碩大的芋苗葉上,每個葉心都有黃豆大晶瑩剔透的露珠,老漢用手一碰莖葉露珠自然滑落下地。老漢把芋苗挖起,用菜刀削去莖葉,要朱元璋和隨從清洗。洗著洗著,朱元璋拿著一個芋苗看得出神,因為那斜削的芋苗莖梗活像觀音菩薩的臉,芋苗母像觀音身體,根須像手臂,芋苗母下結七八個芋苗蛋圍成一個圈,就像蓮花座。朱元璋看了一會自言自語說:「很像觀音菩薩。」隨從脫口而出:「是『滴水觀音』。」朱元璋說:「很形象,有意思。芋苗葉心露珠點點滴下,下面是觀音,就叫滴水觀音。」故此後來有種很像芋苗的花卉叫「滴水觀音」。


因為崇拜觀音,那個很像觀音的芋苗被朱元璋帶走了。老漢回家將芋苗煮熟,又捧來半碗紅糖,朱元璋剝去芋苗皮,蘸著紅糖吃,那個美味呀,終身難忘。


吃的同時朱元璋問老漢,此地叫什麼庄,老漢答:「叫『栗朱庄』。」問:「何謂栗朱?」答:「前面有百年大栗樹,上面山窪全是栗樹,叫栗樹窪,我逃荒至此,我姓朱,此樹帶姓取名,叫栗朱庄。」朱元璋說:「栗朱庄不順口,今天是滴水觀音和您救的我,就改名『滴水珠』吧,朱字加個王字旁,意為珠光寶氣,王者風範。」從那時起,滴水珠地名流傳至今。

數年後,皇帝派軍師劉伯溫巡查各州縣,順便帶上禮物看看朱老漢,劉伯溫也聽皇帝說過滴水珠的故事,也想一探究竟。一日來到朱老漢家,要老漢帶他去石鑼石鼓山和朱家大窪看看。劉伯溫看了後讚歎好風水,自言自語:「天地大隱,山水沉香,山藏虎豹,水伏蒼龍。」劉伯溫伸出手掌接水滴,有的落在掌心,有的落在指縫,劉伯溫隨口吟出上聯:滴水珠村滴水珠,滴滴水珠,晶瑩剔透。


他叫跟隨的同僚對出下聯,同僚們面面相覷,無人作答。劉伯溫號稱真人,能前算五百年,後算五百載。良久,劉伯溫哈哈大笑說:「下聯只有650年後滴水珠歸屬湯泉,才方能有人答出。爾等豈能作答?」


劉伯溫回金陵後又受命建造閱江樓,即閱江閣,有史可查,時年距今650年。


又數年後,朱元璋皇帝駕崩,金陵13門出棺,就有一棺出到朱家大窪。後來發現,朱家大窪周圍的山全是岩石,只有中間一小塊約八畝面積,全是黃土堆成。


獲獎名單將於3月中旬在「浦口發布」「湯泉旅遊」兩個微信公眾號上公布

愛南京·南京晨報記者 盧斌


編輯:雲淡 風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京晨報 的精彩文章:

【重走鐵軍之路 傳承鐵軍精神】喬信明:他是方誌敏的得力助手,「擔架司令」躺著也要上戰場
去年江蘇出生86萬娃,其中一半是「小二子」

TAG:南京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