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痰瘀同治」治法治則穩定和逆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痰瘀同治」治法治則穩定和逆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GIF

動脈粥樣硬化(AS)的病因是多因素的,與吸煙,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疾病有著密切關係,病理過程也很漫長,雖然其發病機理仍未完全闡明,但近年AS 研究的一大進展是認識到AS 是可逆性病變,尤其在富含脂質的早期軟斑塊階段,從而開闢了AS 治療的又一新領域。

來自動物以及臨床研究的證據證實,如給予健康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和積極降脂等有效的干預措施可誘導各個階段的AS病變消退,但此過程十分緩慢。

最近的研究顯示針對早期AS病變特殊的細胞和分子機制進行有效干預,可以達到快速消退斑塊的目的。其中作為AS病變成分中最基本和最核心單元的泡沫細胞在內膜下集聚或外遷的數量變化在斑塊快速消退和穩定中最為重要,這是一動態過程,當集聚大於外遷,斑塊進展、不穩定,反之則消退、趨於穩定。

雖然祖國醫學歷代文獻沒有 AS 的記載,但AS中醫可歸於本虛標實之痰濁、血瘀的範疇。痰生成的內因是臟腑功能失調,而過食高粱厚味是其外因,從遺傳角度講中醫體質狀況如「肥人多痰」也是重要因素。高脂血症以及高血糖等AS 致病因素可稱之「血中之痰濁」,中醫將其歸屬為痰證。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說:「痰之為物,流動不測,故其為害,上至顛頂,下至湧泉,隨氣升降,周身內外皆到,五臟六腑俱有。」具有易聚易行的特點。

AS 早期病變脂質條紋、內膜下泡沫細胞集聚即為痰濁阻滯、痰凝不散之具體體現,具有容易形成也容易消散之病理特徵。血瘀指機體內有血液停滯,主要是離經之血蓄積體內,或血運不暢,阻滯於經脈及臟腑內的血液。中醫將AS 斑塊破裂,血小板激活以及高凝血狀態,血栓形成視為血瘀證範疇。

痰濁、血瘀既是AS 的主要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素,兩者互為因果,可相互轉化,痰可致瘀,瘀能生痰,貫穿AS 病理髮生的全過程,痰瘀互結是AS的主要病因病機。

痰源於津,瘀本於血,但異流而同源,在某種特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簡而言之它們在生理上屬「津血同源」,病理上為「痰瘀同病」。如《靈樞·癰疽》云:「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素問·痹論》中有「心痹痛者,亦有頑痰死血」;《血證論·陰陽水火氣血論》云:「瘀血既久,亦能化為痰水」;元代朱丹溪著《丹溪心法》中首倡「痰夾瘀血,遂成窠囊」,明確提出痰瘀同病理論,實踐證明,痰阻則血難行,血凝則痰難化。瘀血內阻,久必生痰,痰致之則血瘀。

結合以上AS 斑塊快速消退和穩定機制的最新進展以及中醫理論對AS 病因病機是痰瘀互結的認識,我們可將AS 斑塊視作痰濁瘀血相凝之結塊,在AS病變早期表現為痰結較重,治療當以祛痰為主(化痰散結促進泡沫細胞和脂質外遷使斑塊消退),輔以活血;到中晚期複雜斑塊,脂質沉積、泡沫樣細胞集聚進一步加重、平滑肌細胞增生遷移加劇、伴有斑塊內出血和血小板激活時痰結和血瘀並重,則當以化瘀祛瘀並施,使痰瘀分消;如斑塊破裂、血栓形成及高凝血狀態時血瘀較重,當以活血祛瘀為主,輔以祛痰。

基於以上認識,吳宗貴教授和我的團隊從「從痰論治」的角度,提出「痰瘀同治」的治法原則,既治瘀又治痰,兩者兼顧,將治療時間窗從「活血化瘀」提前到「痰瘀同治」。更早期的干預AS性血管疾病及其併發症,有望進一步提高此類複雜疾病的防治水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好看的飄窗萬里挑一
讓人拼了命都想要的獨角獸,究竟有什麼魔力?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