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與父母關於「我們一直在一起,永遠不分離」的童話

我與父母關於「我們一直在一起,永遠不分離」的童話

1

最近看了個電影《無問西東》,黑板上那句「靜坐聽雨」引發無限聯想。那個與愛情相關的主題也推著我面對現實,面對自己。

距離新年越來越近了,年假也越來越近了。各位還單身的小夥伴,過年回家是不是又在擔心會不會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七大姑八大姨以及鄰居家熱心的嬸嬸滿懷深情的問上一句「有對象了嗎?」

或許大家單身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有一部分人或許會與我有著一樣的原因吧。

2

在父母認為我可以談戀愛的這五六年里(也就是工作後),家人、朋友、同事陸陸續續的也給介紹了不少,最終的結果都是以失敗結尾。現在仔細回想,大約可以分成這麼幾類:沒見面的;見過一面對方覺得不合適;見過一面我覺得不合適;見過2次以上的。

前三類無需贅述,就以最後一類為例,聊聊這種與爹媽「合謀」而來的單身。(我覺得爸媽是「主謀」,我頂多算是「從犯」)

因為從小跟爺爺奶奶在一起的時間多,從初中到大學又一直是住校,我好像就這麼長大了。爸媽錯過了我的成長過程,同時也就喪失了讓他們內心的小孩長大的過程。或許他們也不想長大,所以說,我們家現在可能是仨孩子。

GIF

3

就現在而言,我是孩子還是大人完全依照爹媽的心情:「你又不是小孩了,這都不知道嗎?」「你還小,大人都是為你好,你得聽。」所以對於家裡這一個偶爾能扮演「大人」的成員,兩個「小朋友」肯定是要看住了,千萬不能讓她跑了,這樣他們時常還能爭個寵,很是歡樂。

於是乎,物質條件比我差的,父母會告訴我「現在的社會,你在這一步跟別人有了差距,一步跟不上就步步跟不上了……」。

而物質條件比我好的,父母會告訴我「為什麼到這個年紀還沒有對象呢?得慎重考慮……」。

好不容易有個條件差不多的,「這個小孩怎麼不約你見面呢?不主動不行」「這個小孩怎麼給你打電話怎麼打這麼長時間呢?有輻射……」「這小孩太內向了,都不主動跟你聯繫……」「這小孩太會說了,光會哄著你高興,別被騙了……」

總之,正的反的都讓他們說了。不管怎樣都只有一個主題「不行——分!」

其實仔細想想父母在耳邊的反覆的叮囑,發現每句話聽上去都好有道理啊,每一句都飽含父母的愛與關心,每一句都是為你好,令你無法反駁。而「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的道理,讓我生出了太多太多的內疚。即便有不同的意見,父母也會說:「你這孩子怎麼不聽呢,大人都是為你好,你讓人家騙了都不知道……」

總之,萬變不離其宗「我是為你好,他有這麼多毛病——分!」

4

我爹覺得找我媽不是最完美的,我媽也覺得我爹不夠完美。自己的另一半沒法換啊,怎麼辦呢?這不是還有孩子嘛,婚姻是大事兒啊,一定要給孩子選個最好的!

難倒這不是赤裸裸的爹媽通過我滿足自己的需要嗎?

從我上大學的時候,我就開始在家裡聽到這樣的話——「問藝穎」。家裡的事情大到在哪兒買房,小到這張寫著字的紙可不可以當做垃圾扔掉。在父母與決策相關的對話里,總會聽到「問藝穎」。即使兩個人意見不統一,也會「讓藝穎說說這個事兒」。

很多時候我就像是看著兩個孩子的消防員,隨叫隨到。這里有問題就困難幫助一下,那裡有火苗就滅一滅。我們一家人就這樣更加緊密的生活在一起。同時也就更難分離了。

GIF

5

之前單位離家遠,每天路上就要花費4個小時。我有考慮在單位附近租房子住,但最終沒有成行。因為離家遠,回家不是很方便。其實這個問題是矛盾的:我看起來想要離開家,但是真正阻礙我的卻是回家不方便。當我發現這個矛盾時,心中彷彿有一個氣球被戳破了。雖然我努力掙扎,但是我的潛意識還是不想和父母分開的。在潛移默化中,我不知不覺的也離不開父母了。離的遠了,我也會有很多的不放心。

我想,父母潛意識中是無法和我分離的所以當結婚這個潛在的威脅存在的時候,他們會不自覺的從各個方面尋找薄弱點將其擊破。隨著我年齡的增長,他們也越來越焦慮,嘴上說著讓人介紹,但是卻越發警惕我與異性接觸。就好像是一個愛吃糖的小孩,將自己的糖果推薦給其他小朋友,但是又精神高度集中的盯著糖果,生怕其他小朋友真的拿走吃掉。

之前的我一直在這樣的氛圍中,與父母一起營造一個「我們一直在一起,永遠不分開」的童話。漸漸的在這個童話中,我也不自覺的以父母的眼光挑剔周圍的異性。當父母知道我還是單身,追我的那個人被我以XXX原因拒絕了,我彷彿聽到他們的心落地的聲音,然後我們三個又可以一起愉快的生活了。

投射性認同就這麼自然的產生了。爹媽大事小事的問我,彷彿沒有我,他們就沒有辦法好好生活,我也漸漸認可了這個觀點。與他們分開,我也是不放心的。我們分別放棄了自己,為了維持三口之家而不遺餘力。

6

但童話終究只能是童話。我無法給予父母更多幫助,但我可以改變自己,我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在團體中浸泡了那麼久,但長久以來在團體中積蓄的能量一直滋養著我。我在慢慢長大,有種力量支持著我看到更加真實的自己。它彷彿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恐怖,它值得我為之付出,它可以擁抱美好。之前那個在忙碌中一點點丟掉的自己,現在被我一小塊一小塊的找回,就像拼圖一樣。或許這一塊並不完美,但是它依然是我的一部分,我需要這個不完美才能完整,才更真實。

「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你的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如果提前了解你們要面對的人生,不知你們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看見的和聽到的,經常會令你們沮喪。世俗是這樣的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他們的念頭來。可是如果有機會提前了解了你們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們在意的事情。比如佔有多少才更榮耀,擁有什麼才能被愛。等你們長大,你們會因綠芽冒出土地而喜悅,會對初升的朝陽歡呼跳躍,也會給別人善意和溫暖,但是卻會在讚美別的生命的同時,常常,甚至永遠地忘了自己的珍貴。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無問西東》

我希望自己在未來的某天,回頭看身後走過的路,有那麼一段,是為我自己走的,愛我所愛,行我所行,聽從我心,無問西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濟南靜心心理 的精彩文章:

哪裡有壓迫,哪裡有反抗

TAG:濟南靜心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