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件丟失的中華瑰寶 全世界至今還在找組圖

五件丟失的中華瑰寶 全世界至今還在找組圖

在四大文明古國中,歷經五千年文明的東方古國——中國,蘊藏著許多中華瑰寶。但隨著朝代的更迭和歷史的變遷,有五件寶物失傳,其中三件都與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君王秦始皇有關。直到現在,全世界仍在尋找這些瑰寶的下落。

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是中國現存醫書中最早的典籍之一。很多人認為《黃帝內經》是講治病與養生;其實,《黃帝內經》也講到修鍊,養生的進一步就是修鍊。 黃帝開創五千年文明,被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內經》記載黃帝的〝醫道〞來自於〝上帝〞。中醫基本上屬於〝道家醫學〞,〝醫道〞的〝道〞就是道家的〝道〞,〝醫道〞的創造者〝上帝〞是道家的神仙,〝醫道〞傳承的方式秘傳、單傳就是道家的特性,中醫治病的原理〝陰陽五行〞也是道家的。 《黃帝內經》的《素問》第一篇《上古天真論》就提到〝真人〞說:〝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真人〞就是道家修鍊得道者,俗稱神仙。〝真人〞因有〝神通〞,所以能〝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因合於道(得道),所以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壽命超過天地,無窮無盡。 黃帝內經。 在《黃帝外經》(即清代陳士鐸醫書的《外經微言》)講到黃帝求道於道家真人廣成子。根據《莊子》一書,黃帝拜見廣成子於崆峒山,廣成子授予修道之法,後黃帝潛心修道,於一百二十歲時,得道成仙,乘龍〝白日飛升〞。 黃帝是中國歷史上得道升天的第一人,所以被尊為道家的始祖,與老子並稱〝黃老〞。黃帝所傳的〝醫道〞重點在修鍊,但是關鍵的部分不寫在書上,都是〝口傳心授〞,師父秘傳給弟子,所以外人很難窺其奧秘。中國古代〝神醫〞為什麼會有〝特異功能〞?就是因為修鍊。

神州九鼎

相傳,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將各方諸侯、方伯進獻的〝金〞鑄成九座鼎。像征天下一統,萬國歸一。〝禹復為九州,收天下美銅,鑄為九鼎,以像九州。〞 神州九鼎。 傳說鼎各重千鈞,九州的山川名物、奇禽異獸鐫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九鼎成為夏王國鎮國之寶。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陽城,表示夏王大禹是九州之主,天下從此一統。九州也從此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此外,大禹所鑄的九鼎,五鼎為陽,四鼎為陰。陽鼎以雄金製成,陰鼎以雌金製成。九鼎中注以水,能用來預知天象及國運之興衰。夏桀時,鼎水沸騰;周將亡時,九鼎皆震動,這些都是亡國之兆。 《拾遺記》引《春秋傳》說:〝禹鑄九鼎,五者以應陽法,四者以像陰數。使工師以雌金為陰鼎,以雄金為陽鼎。鼎中常滿,以占氣象之休否。當夏桀之世,鼎水忽沸。及周將末,九鼎咸震:皆應滅亡之兆。後世聖人,因禹之跡,代代鑄鼎焉。〞 九鼎成為國之重器,是〝天命〞之所在,夏、商、周三代,九鼎一直被視為帝王最高權柄的像征。鼎在哪裡,王權就在哪裡,天命也就在哪裡。兩千年中隨著王權的移轉,九鼎也隨之遷移。 夏桀失德,夏亡而傳於商都毫邑;商紂失德,商亡而傳於周都鎬京。周朝自認承襲夏朝,對九鼎十分尊重。周武王滅商後曾展示九鼎寶玉。周成王即位後,周公建京畿雒邑,將九鼎慎重地遷至新都,並由成王主持盛大祭禮,將九鼎安放在太廟之中。到周代末年,帝王德行衰弱,九鼎失傳。 有傳說九鼎入秦,也有說鼎亡於周火。另外一種傳說是九鼎沉於泗水,秦始皇、漢文帝都打撈過,卻沒有找到鼎的蹤影。〝始皇還,過彭城,齋戒禱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

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為中國皇帝的信物,象徵正統皇權,是歷代皇帝夢寐以求的〝天命〞象徵物之一。秦始皇首制傳國玉璽後,歷經兩千餘年風風雨雨,皇權更迭,〝傳國玉璽〞數隱數現,自從五代時期王璽失蹤後,玉璽的下落至今無人知曉。 《後漢書》卷四十八記載:〝秦以前以金、玉、銀為方寸璽。秦以來天子獨稱璽,又以玉,腢下莫得用。其玉出藍田山,題是李斯書,其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號曰傳國璽。〞 據說,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後獲得和氏璧(一說是藍田玉),秦始皇將其琢為傳國玉璽,替代遺失的〝九鼎〞作為天子的象徵。 據傳,玉璽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始皇命丞相李斯在和氏璧上寫〝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篆字,由玉工孫壽刻於其上。又稱之為〝天子璽〞。根據記載和現存拓片,玉璽字跡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受命於天,既壽且康〞以及〝受(昊)天之命,皇帝壽昌〞三種說法。 據傳,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乘龍舟過洞庭湖,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始皇忙將傳國玉璽拋人湖中,祈求神靈鎮浪。玉璽由此失落。而八年後,華陰平舒道有人又將此傳國璽奉上。 傳國玉璽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文獻通考》記載,〝高祖入咸陽,秦王子嬰以璽降,其璽乃始皇藍田玉璽、螭獸鈕,在六璽之外。帝既誅項籍,即天子位,因服其璽,世世傳受,號曰『漢傳國璽』。〞 由漢至唐,傳國玉璽均被歷朝帝王視為開國必備要素。唐末,朱溫篡唐後,天下大亂,群雄四起,歷經五個朝代,後唐廢帝被契丹擊敗,登樓自焚,玉璽也遭焚燒,下落不明。東晉諸帝渡江之後,因為沒有傳國璽,曾被北方諸政權譏諷為〝白板天子〞。 歷經兩千餘年風風雨雨、撲朔迷離,〝傳國玉璽〞數隱數現,最終銷聲匿跡,湮沒於歷史的漫漫長河之中。 秦十二金人 《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

秦十二金人。

秦始皇將天下的殺傷性武器全部收繳攏來,鑄成12個銅人像,亦稱之為十二金人。這些金人身著外族服飾,身上雕刻著精細的花紋,置於咸陽宮司馬門外,日夜守護著秦王宮殿。 《三輔黃圖校注》引《三鋪舊事》雲〝鑄金狄人,立阿房殿前〞,意思是這些銅人,是巨人族狄人。 秦始皇時,有大力士名阮翁仲,相傳他身長1丈3尺,端勇異於常人,秦始皇令翁仲將兵守臨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後,秦始皇便將這12個銅人取名為翁仲。匈奴人來咸陽,遠見該銅像,還以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於是後人就把立於宮闕廟堂和陵墓前的銅人稱為〝翁仲〞。 司馬貞的《索隱》云:〝各重千石,坐高二丈,號曰翁仲。〞這12個銅人各重千石,秦代一石約摺合現今37.5公斤,以此推算,12個銅人就重達45萬公斤。 但遺憾的是,這12個金人如今已不見蹤影。有人根據史料記載推測,這12個金人可能並未被毀掉,因為12個金人是秦始皇生前的最喜愛之物,所以在秦始皇陵墓營造好後,這12個金人和其他精美的珍寶一起被當作隨葬品葬於秦始皇陵墓中了。 《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是中國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編纂於明朝永樂年間,由翰林院大學士解縉擔任總纂修,歷時六年(1403-1408年)編修完成。是迄今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 《永樂大典》。《永樂大典》的規模遠遠超過了前代編纂的所有類書,保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百科文獻。共計22937卷、目錄60卷,分裝成11095冊,全書約3億7千萬字。比法國狄德羅編纂的百科全書和英國的《大英百科全書》都要早300多年,堪稱世界文化遺產的珍品。 公元1449年,南京文淵閣大火,《永樂大典》所據原稿付之一炬。後來1557年,宮中失火,收藏在南京文淵閣的《永樂大典》正本差點毀於大火。 明朝嘉靖年間重錄《永樂大典》後,有關《大典》的記載就很少見了,特別是永樂正本的下落更是人云亦云、變得撲朔迷離。 有人認為《大典》正本毀於戰亂或火災,早已蕩然無存。有人卻認定《大典》應該是被殉葬了,現在還有重現於世的希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段段視頻 的精彩文章:

TAG:段段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