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諸病,多生於郁——痹證醫案一則
王某,女,61歲。2007年12月7日初診。
患者近2年來手足指趾近、遠端關節麻木、疼痛、晨僵,無變形,熱水熏洗可減輕癥狀。類風濕因子、抗鏈「O」試驗都為陰性。伴見腰痛、頭昏、目糊、眠差、脘腹痞滿、納食欠佳、打呃,大便日1次。舌質淡暗,舌苔薄白膩,脈沉弦。
患者年高久勞,臟腑功能低下,氣血津液失暢。先予逍遙散方加減,疏肝調脾,通行脈絡。處方:柴胡9g,當歸12g,赤芍12g,茯苓12g,生白朮12g,丹參15g,細辛3g,全蠍6g,僵蠶12g,炙甘草3g。3劑水煎服。
當歸
2007年12月10日二診
葯後自覺全身舒暢許多,脘腹痞滿不減。逍遙散方已見功,改用半夏瀉心湯方恢復中焦氣機升降。處方:姜半夏12g,乾薑6g,黃芩12g,黃連3g,党參6g,枳實9g,枳殼9g,炙甘草3g。4劑水煎服。
2007年12月14日三診
諸症輕減,口苦,舌苔左側條狀浮黃。改用小柴胡湯方加減調暢膽胃氣機。處方:柴胡9g,黃芩12g,姜半夏12g,党參9g,青皮9g,陳皮9g,砂仁(後下)9g,丹參9g,生甘草3g。3劑水煎服。
2007年12月17日四診
經3次用藥,關節不適明顯緩解,其餘諸症漸不明顯,納食增加,精神明顯轉好。舌質淡暗,舌苔薄白,脈沉緩。轉方以六君子湯方加味「執中州以運四旁」。處方:党參12g,炒白朮12g,茯苓12g,姜半夏9g,陳皮9g,全蠍6g,僵蠶12g,丹參9g,炙甘草3g。7劑水煎服。
患者持方返回老家。
按:痹,即痹阻不通,不通則痛,因此常說痹痛。中醫對痹痛的認識,不外乎邪滯經絡,氣血阻滯,治療也以驅邪扶正,恢復經絡氣血通暢為要。清代醫家程國彭在《醫學心悟》中總結治痹之法可謂要言不煩,頗合實用。書中說到:「治行痹者,散風為主,而以除寒祛濕佐之,大抵參以補血之劑,所謂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也。治痛痹者,散寒為主,而以疏風燥濕佐之,大抵參以補火之劑,所謂熱則流通,寒則凝塞,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也。治著痹者,燥濕為主,而以祛風散寒佐之,大抵參以補脾之劑,蓋土旺則能勝濕,而氣足自無頑麻也。通用蠲痹湯加減主之,痛甚者,佐以松枝酒。」但這種治法仍然是言其「常」,中醫學鮮活的生命力往往體現在臨床的「知常達變」。縱觀中醫學治療史上百家爭鳴,百派紛呈,爭論的核心往往不在於治療之「常」,而在於治療之「變」上。後學者「守常」而「達變」,往往可達「一以貫之」之效。
中醫學鮮活的生命力往往體現在臨床的「知常達變。」
本案屬於痹證無疑,以治痹常法祛風濕,通經絡,止痹痛,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癥狀,但病症會時時反覆,終不能治癒。筆者接診時,雖然留意到局部的痹阻,但更關心的是全身的氣機不暢。全身「痹阻」得不到治癒,局部氣血豈能暢行無阻?因此,每診只小量參用祛風濕、通經絡之品,而治療著力點主要在於恢復全身氣血的正常循行。初診用逍遙散方調肝脾,解郁滯;二診用半夏瀉心湯方調中焦,復升降;三診用小柴胡湯方調膽胃,暢三焦;四診以六君子湯方壯旺「氣血生化之源」,以期「壯者氣行則已」,從而達到徹底治癒的目的。
縱觀中醫學治療史上百家爭鳴,百派紛呈,爭論的核心往往不在於治療之「常」,而在於治療之「變」上。後學者「守常」而「達
變」,往往可達「一以貫之」之效。
朱丹溪在《丹溪心法》里說:「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焉。故人身諸病,多生於郁。」實為臨床有得之言。
※《黃帝內經》之開鬼門,潔凈府
※黃帝內經講解之形藏四,神藏五
TAG:杏林真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