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0-36個月兒童中醫保健技能,孩子長的高,吃的飽,睡的香!
hello,我是你們的小葉醫生。
中醫認為小兒時期各臟腑的生理功能,如初生之萌芽,均未達到成熟和完善的程度,容易導致外邪的侵入。因此,應加強護理,否則就容易引起疾病。
作為家長,掌握一些基本的兒童中醫保健推拿方法,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非常有利的。
今天小葉醫生來給大家介紹一些日常實用的推拿方法,以及分別都能起到什麼功效,讓孩子們都能夠身體棒棒,不生病!
摩腹
位置:肚臍周圍,腹部做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按揉2~5分鐘。揉動手法應由輕到重緩緩按摩;
作用:消食,理氣,通腸道;
主治:腹脹,腹痛,便秘,腹瀉,食積發熱等。
摩腹法一般順時針為瀉,多用於便秘;逆時針為補,多用於腹瀉。
注意小兒飯後不宜施術
捏脊
孩子厭食,夜卧不寧,生長遲緩,最好的自然療法是捏脊。
捏脊方法:
捏脊的方法拇指指腹與食指、中指指腹對合,拇指在後,食指、中指在前,兩手沿脊柱兩旁,由下而上連續地挾提肌膚,邊捏邊向前推進,自尾骶部開始,一直捏到項枕部為止,一般重複5遍,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
捏完五遍後,要用手掌從上向下來回搓幾遍,令其後背發紅髮熱。天冷可以隔著衣服捏和搓。
最後還要在尾骨上啪啪啪拍三下。
作用:堅持每晚操作3-5遍,不但能增強孩子的免疫功能,用於健脾消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瀉、失眠,還能促進親子感情哦!
注意:
捏脊時,最好是晨起時或晚睡時捏脊,不要在飯後一小時內捏脊,不要在小兒哭鬧或睡著時捏脊。
施術時室內溫度要適中,手法宜輕柔。
若以預防保健為主,體質較差的小兒每日次數不宜過多,每次時間也不宜太長,以3-5分鐘為宜。
當小兒出現如感冒、急性腹瀉等急性疾病時,不適宜行捏脊療法,需清除病邪後才能行捏脊療法。
嬰兒必須在會翻身自行俯卧時才可以給予捏脊療法,若嬰兒太小,就強行將其行俯卧位,可能造成嬰兒不必要的扭傷,甚至在捏脊過程中出現窒息。
按揉迎香穴
位置:迎香穴位於人體的面部的鼻翼兩側,在鼻翼旁外緣的中點旁,當鼻唇溝中。
按摩方法:進行按摩時將兩手指尖螺紋面置於迎香穴處,做旋轉揉搓,每日3~5次,每次揉20~30下。
就是把兩手的食指壓在鼻子的兩側,然後揉揉揉,揉到鼻子兩側有發熱發燙的感覺的時候,鼻子不通氣就解決了。
作用:通利鼻竅、疏風解表、祛風通絡、宣通鼻竅、也就是說:可以緩!解!鼻!塞!所以一定要堅持按揉喲!
按揉足三里穴
民間有句俗話,叫「拍打足三里,勝吃老母雞,為什麼說按揉這個穴位勝吃三隻雞呢?
足三里這個穴位,作為養生第一大穴位,每天刺激它對人體的作用很大,營養程度就像雞湯一樣滋補。
雞湯基本上所有人都能吃,這足三里也是所有人都能灸,寶寶、孕婦、男性、女性、老人都可以按。
給寶寶揉足三里穴,位置在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emmmmm……
這張圖是不是有點複雜
那這張呢?
操作:用拇指端按揉約1~3分鐘。
作用:健脾和胃,調中理氣,強壯身體。
主治:嘔吐,腹脹,腹痛,便秘,泄瀉,下肢痿軟等症。
按揉四神聰穴
頭頂正中是百會穴,在百會穴的前後左右一寸的地方各有一個神聰穴。常揉四個神聰穴,能促進寶寶大腦的發育。
方法:一手扶住寶寶的頭,另一手的四指(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分別置於四個神聰穴上,輕揉兩三分鐘,一般約為30次。如小兒囟門未閉合禁用針刺及按揉法,可用掌摩法或掌揉法,操作時手法應輕柔,不使小兒頭部晃動。
功用:鎮靜安神,清頭明目,醒腦開竅。
主治:頭痛、眩暈、失眠、健忘、癲癇、小兒多動症、大腦發育不全等。
注意:手法要輕柔,力度不要過大。
好啦,今天的小兒中醫推拿按摩手法就介紹到這裡吧!
小葉醫生的話:說明一下,由於小葉醫生平時工作忙,微信公眾號更新的每篇文章都需查閱大量文章,(保證篇篇都是乾貨!)更新較慢,請諒解。
輸入你想查詢的關鍵字,可立即得到相關信息,例如:腹瀉、輔食、疫苗、鵝口瘡、過敏、大便等~
————END————
育兒乾貨
TAG:育兒其實很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