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系是一種修為,而不是偷懶的借口

佛系是一種修為,而不是偷懶的借口

都是發到

現在流行「佛系」。

佛系青年,佛系蛙,是網路上爆紅的辭彙。

你們有人跟我說,想過王維陶淵明一樣的佛系生活。

講真,我很高興。因為,那也是我的嚮往。王維的「獨坐幽篁里,起坐彈鳴琴」和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應該是很多人的夢想吧。

這些古老的詩歌已經走進了我們的心裡。累的時候,煩的時候,讀一讀這樣的詩,心都會瞬間靜下來。

不過,我們都沒有跑到農村去過田園牧歌一樣的生活。而是選擇了現在的生活。

不是我們表裡不一,只是因為知道,真正的佛是一個眼界很寬,看得到天下,心胸闊大,裝的下天下。無論是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都淡定以對的從容,他會把未來交給時間,他會未決選擇等待。

田間地頭,看到綠色的麥苗,看到田間的耕牛,看到三三兩兩弓著腰在田裡耕作的人們,你看他們的生活多好呀。真是生活在畫中而不自知呀。但是這句話如果被勞累了很多天的老農聽到了,他們會嗤之以鼻的。

這句話不是說農民沒有欣賞美的眼睛,沒有感受美的心靈。而是說這生活是需要深入其中的。如果我們只是站著看看的姿態,那麼我們所得出來的結論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就好像我們看到了王維的禪意生活,但是我們卻不能忽視,王維一直在朝堂工作,而且無論是玄宗還是安祿山亦或者肅宗,他都是非常受器重的——他的禪意生活是通透的,是世事洞明之後的達觀。

再如陶淵明說,「白日淪西河,素月出東嶺」,素凈的背景,是閱盡世事的清冷。陶淵明曾經為他的理想奮鬥,一次又一次充滿熱情出發,然後發現自己無力改變當下的世界,終於他決定歸隱。

他用自己的選擇告訴世人,選擇一條不違背自己良心的生活道路,哪怕是清貧的日子,也要活出詩意來。

在退隱山林的日子裡,他用詩句告訴我們:當我們走投無路的時候,不一味抱怨生活,當我們和人世沒有辦法對話的時候,那麼選擇和自然交流。

這兩個我們喜歡的佛系偶像,其實一直是一種積極努力的姿態,然後在這個世界,活得符合自己的心意,不輕易和這個世界講和。卻又沒有扮演一個悲戚的角色,怨天怨地。

這種生活態度和那種都行都可以,怎麼都沒關係的生活態度是迥然不同的。那種心態的孩子也很有能力,很聰明,但是他們佛系了之後,會讓覺得無端的泄了勁。比如,他們會說:

我非得考七百分兒幹什麼呀,考個985就行了唄;那個數學為什麼非得考一百四十五呢,我考一百二十也很快樂呀;那個語文為什麼要一百一百三呢,我覺得一百零幾也就可以啦;為什麼被子非得疊的像那麼豆腐塊兒呢,我覺得能出個型就不錯了。

總之一副不願和生活較勁的模樣。

我忽然想到了一個世紀前胡適筆下的差不多先生。

「差不多先生一輩子信奉差不多,死後大家也都稱頌他樣樣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說他一生不肯認真,不肯算賬,不肯計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於是給他取個死後的法號,叫他做圓通大師。」

只可惜,「他的名譽越傳越遠,越久越大。無數的人都學他的榜樣。於是人人都成了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國從此就成了一個懶人國了。」

如今「佛系」的擁躉者,大多是看似修鍊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級境界,彷彿淡定無比,實則不然。

他們只是選擇了妥協,放棄了了那些曾嚮往的夢想,給自己的怯懦穿上了一件法衣,來掩飾自己的不願儘力罷了。換句話說就是,他們把自己的人生給佛了的真相是,不願意對生活儘力,於是選擇了湊活而已。

對那些放棄了的夢想,他們會說,哎呀,太累了,人生苦短何必太折騰,湊活著過唄。

「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是差不多先生的語錄。然而,年輕的時候,最該釋放的就是野心和夢想啊,如果年紀輕輕輕而易舉就成佛了,那唐僧師徒四人的九九八十一難豈不是自討苦吃的想不開么?不曾為自己的夢想勇敢地邁出一步,也不曾見識過取經路上妖魔鬼怪,便自封自己成佛了,我估計佛祖不會答應。

我很高興,正中娃們喜歡的此佛系非比佛系。

一邊佛系,一邊努力的正中娃們,我很歡喜。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佛系二維碼

前世五百次回眸

換來和您的一次相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北正定中學 的精彩文章:

TAG:河北正定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