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低齡童:我的育兒心得
新足跡網友bhua9詳述了帶老大四年來的心得和總結
墨爾本今晚悶熱難耐, 孕晚期的我2點多醒來又睡不回去, 乾脆下樓喝杯水, 吃點點心, 理理思路, 在老二出來前寫一寫帶老大這4年來的點滴體會, 等4年後老二也4歲了, 看看是不是還是同樣的心境和體會。
背景介紹:
媽齡, 差8天滿4年, 老二馬上就要駕到。 兩個孩子剛好差4歲的節奏。
老大的性格:
都說老大照書養, 我家老大恰巧就是偏教科書型性格的寶寶, 所以我照書養得還挺順手
家庭氛圍:
80後小家庭, 無老人常駐, 小夫妻自己當家作主, 所以文化取向上偏西化, 自主平等和尊重是我非常看重的家庭氛圍。
寶寶0-2歲—滿足和引導
我很享受孩子2歲以前的時光, 第一年我請了一整年的產假, 一來老公在我休產假前的1個星期找到了一份工資待遇很好的工作, 我們不再有經濟壓力, 二來我身邊大部分朋友也都是1歲左右開始送孩子去託兒所的, 都覺得1歲前後送是個很好的時間點。
寶寶最初的2年, 媽媽只要搞定了孩子的吃睡兩件事, 孩子是很好帶的。 因為沒有太多自我意識, 行動和反抗能力也非常有限, 所以整個家庭的lifestyle可以主要圍繞這父母的喜好來轉的, 並不需要刻意為了孩子改變自己太多的生活習慣。 但前提是家長做到滿足孩子身體發育的需求, 在生活習慣上也給孩子做好適合孩子和家長的作息引導。
0-2個月的首要目標就是讓寶寶喝飽奶, 尤其是親喂。 只有在喝飽奶, 消化系統也都運作良好的情況下, 再來考慮是否需要做睡眠引導。 當然了, 瓶喂的媽媽就可以兩件事情同時做, 親喂的媽媽還是把按需喂和勤喂當頭等大事來做。 我老二還準備實驗一次母乳親喂, 希望可以比4年前做得更好。
3-4個月寶寶的睡眠情況一般都有反覆, 如果在這個階段媽媽可以多學一點睡眠知識並且根據自己寶寶的脾性掌握寶寶睡眠的規律, 那基本上孩子以後遇到什麼睡眠衰退期, 媽媽都可以遊刃有餘地安然度過。
我家的經驗教訓:
我老大出生親喂得不是很好, 奶不夠, 所以月子里老大睡得很糟糕, 6周以後就穩定混合餵養了先確保體重穩定增長。 10周的時候去參加了醫院的課程, 教媽媽一些基本的睡眠知識和安撫孩子的技巧, 然後我花了1個月的時間, 讓老大養成了規律的睡眠和作息。
我去的是墨爾本東區的Mitcham Private, 她們的方式方法比較接近的是 the baby whisperer作者的理念和方法, 中文版的書叫, 是比較溫和和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
孩子2-4歲—尊重和設限
孩子這個年齡段大家所有的反應都是 terrible 2, horrible 3,是不是? 所以我也不稱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為寶寶了, 因為他們進入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發展階段, 家長不能再把他們當成寶寶來對待了。
我會把尊重孩子的感受, 情緒和訴求當成對待孩子這個階段的第一要事來做。 因為孩子開始有自我意識了, 處於開始產生各種情緒反應, 但又不太會表達很容易有挫敗感和暴躁的階段。 規矩, 設限, 講道理是很重要, 但是孩子如果是在被批判, 被否定, 被壓抑的環境中, 家長教導的效果是很差的。 而這個方面, 我覺得中式的家庭很多做得不是很好, 因為我們做家長的小時候就是這麼被管教長大的, 出於慣性和安全感就會不由自主繼續用同樣的方法對待自己的孩子。
尊重孩子說起來是件很容易簡單的事情, 但是做起來呢? 我想每個家長都會說, 太難了。 我自己的體會, 放在後面一篇里來說吧, 總結一下我如何做好情緒控制和家庭各方的平衡, 因為很多時候媽媽, 爸爸, 孩子, (其他照顧者)的需要是起衝突的, 很多時候你尊重了一方的需求, 就要另外的一方或者幾方做妥協。
設限, 是給孩子講道理, 做規矩。 其實從孩子開始在生活中挑戰家長的底線開始, 家長就應該一點一點給孩子做規矩了。 孩子給你提要求, 你拒絕的時候, 給孩子解釋原因了嗎? 出門去到公共場合, 你提前給孩子做安全教育和思想工作了嗎? 如果我們做家長的, 總是提前想到一些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提前給孩子一些思想準備, 主動謀求孩子在外的合作, 我們可以避免很多難堪和狀況。 被尊重的孩子, 往往更容易配合家長, 這是我自己的感受。
我帶兒子的體會:
2-3歲這個階段是比較辛苦和難帶的階段, 我兒子在這個階段, 我一周單獨在家帶他2天, 開始帶他去上gymbaroo, 周末以逛逛公園和戶外活動為主。 這個階段, 是他最難帶和管教的階段, 出去吃飯坐不了太久, 一定要給他看一會手機或者ipad, 在商店裡喜歡橫衝直撞看父母在後面追趕他, 在託兒所被老師投訴調皮搗蛋不聽從指令。 我們的應對方法, 除了遵循尊重和設限兩個大的方針, 就是出去吃飯快快搞定, 絕對不超過1個小時;免去商店逛街, 託兒所的天數適當減少, 接回家自己多接納多管教。
3-4歲這個階段, 我們在兒子戒了尿布之後發現他一下子成熟和好帶很多。 其實不到3歲的時候, 託兒所的老師就說他進步很大, 很聽話和配合了。 具體表現在, 願意叫自己是大男孩, 很多事情願意自己嘗試(我們做家長的要及時退後, 給他機會自己嘗試), 自己把晚上的尿布戒了; 冬天的時候因為生病太多次, 我自己又懷二胎太懶就縱容他半夜夜醒之後和我一起睡了3,4個月, 後來 他爸訓練他夜醒睡回自己的房間也很順利, 就折騰了2,3個晚上就又養成了好的習慣, 不會每天夜醒, 即便夜醒, 我們送他會房間不需要陪睡他可以自己睡回去。 出去吃飯可以坐得住, 只要我們帶上1,2樣玩具或者粘紙書陪他或者讓他自己玩。 也能陪我們逛會商店, 他自己坐在stroller上面玩玩具, 我們的流程一般都是先讓他去玩具商店玩上一個小時, 挑一樣玩具。 他玩盡興了, 我們再逛街買我們需要的東西。 出門旅遊, 坐短途的飛機也很輕鬆, 因為他喜歡看飛機和機場的各種汽車, 候機時間不再難熬。
論隊友和其他家庭關係
俗話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我們家是主動選擇了不要老人過來常駐幫忙帶孩子和做家務的, 所以一定要努力挖掘和發揮男主人的所有力量。 首先, 我要肯定我家的是顆很有培養潛力的好苗子。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隊友在男性中屬於細心和顧家的那一類。然後他的工作時間靈活, 過去一年都是5:30出門, 4點不到就能回家的時間安排。 所以就能擔當接孩子和準備晚飯的任務。
隊友做得很棒的有幾個方面, 兒子1-3歲那兩年我因為工作關係的原因需要周六工作半天到一天, 他可以獨立帶娃大半天。 另外我偶爾也會向他爭取放假小半天, 出去和朋友喝茶或者逛街, 一兩個月一次的頻率吧。 相對的, 他只要我把兒子帶出去半天, 讓他自己在家看電影或者打半天遊戲, 就算是放鬆了;外人家雖然不像我會看各種育兒書籍, 但是網路上搜集信息的能力也是一流的。 就像最近, 兒子剛升班去kinder room, 老師向我們反應兒子寫字的fine motor skill需要加強, 但是我還沒有找到辦法讓兒子願意練習寫字, 隊友估計就去網上搜索了, 他用橡皮泥捏字母, 他捏一個, 兒子學寫一個。 這個主動性, 不是媽媽使喚使喚得出來的。
其他家庭關係
我們和雙方父母的關係很簡單, 兩家媽媽都曾表達了過來常駐幫助我們的願望, 然後都被我們拒絕了。 我們拒絕的理由很簡單, 我和隊友都是很小離開父母生活長大的孩子, 獨立性強, 個性強, 不喜歡被管束。 兩家媽媽也是強勢敏感的類型, 太容易和我們火星撞地球了。 我母親每年會過來2-3個月, 幫我們過冬, 孩子生病的時候搭把手, 我們已經是感激不盡了。 去年這個冬天, 我孕早期反應比較大, 但是隊友出於對自己的極大信心就選擇了沒有讓我媽過來幫忙。 那熬得叫一個辛苦啊, 兒子發了5,6次燒, 我們倆的病假, 我的年假全部修完。 但是好處是, 我們也知道了自己的極限在哪裡, 以後冬天該讓老人過來幫忙的還得叫。 隊友對我媽的態度, 也是積極了不少。 之前, 隊友媽會因為我媽來澳洲的時間比自己多向我們投訴和抱怨, 老公夾在中間不好做人。 現在他就沒這個顧慮了, 該懟回去就懟回去了, 畢竟他也不想自己累死。
論媽媽自己的需要和平衡
首先, 我想說, 媽媽不是我們有了孩子之後唯一的身份, 為了別人失去自我是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即便是為了孩子。 很多媽媽結婚生子之後慢慢失去了自我, 自己是主要責任人, 不要全怪身邊的人。 我覺得不因為結婚生子失去自我的前提條件, 是媽媽要有相對成熟的自我意識和價值觀念。 我是誰, 我在生活中最看重什麼, 最大的樂趣是什麼, 我想要什麼樣的婚姻生活, 我結婚生子是為了什麼。 當然不是要媽媽在結婚前把所有的這些問題都一一想清楚了才結婚生子, 而是不要糊裡糊塗過日子, 不要迫於親情和輿論的壓力趕鴨子上架開始婚姻生活。 只有思路正確大方向對了, 日子才會往越來越好的方向走。
其次, 媽媽要對自己的感受, 情緒和訴求敏感。 人都是有七情六慾的, 健康的欲求得到充分滿足的人才有生命力。 一個家庭里的爸爸媽媽開心了舒暢了, 才有餘力去應對有了孩子之後多出來的孩子的需求。 中國的文化, 是壓抑人性和欲求的文化(我個人的看法哈, 非常歡迎不同的看法), 尤其是對女性和母親這個角色的刻畫和印象。 在家庭生活中, 我是寧做潑婦, 也不做小媳婦的性格。 剛結婚頭兩年, 我也嘗試過溫順路線, 不過始終不適合我的直性子, 外加有了孩子之後實在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假裝成不真實的自己。 反正我是不在乎面子的人, 別人怎麼看我我無所謂。 別人愛匝地匝地。
前面提到2-4歲的孩子, 要尊重他們的感受, 情緒和訴求, 其實就是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的另一面。 做媽媽的得先學會尊重自己的感受, 然後在有情緒和受挫感的時候, 如何在當下控制住, 然後找到合適的機會好好地和家人表達和溝通, 是很重要的功課。 做到了這個, 媽媽就是在生活中向孩子展示一個良性的家庭氛圍是怎麼產生的。 每個人的欲求都是平等和值得對方尊重的。
我來說說實際操作吧:
1。 不要在生活和工作上把自己和家人逼得太緊。
越是緊張越是忙碌, 越是容易產生衝突和爭吵。 也沒有了靜下來內觀自己情緒和感受的時間。
所以我有了孩子之後, 工作就改成兼職了, 考慮到政府補貼收入略微降低, 但是生活質量大大提高。
老大3歲前後, 因為家務增多然後他不睡午覺, 我即使兼職也做不完所有的家務和帶不動兒子了, 被隊友要求過辭職休息一陣子。 我不做這種無所謂的犧牲, 幾個月後有更好的機會就跳槽了。 保持兼職但是增加了工作的時間, 然後增加了孩子去託兒所的天數, 家裡請鐘點工和園丁, 解決了這些問題。 未來幾年, 我會繼續保持兼職。
隊友也和自己的老闆明確表示, 未來2-3年不考慮升職的機會, 以家庭為重。
P。S。 我很尊重不工作的全職媽媽, 但是我這裡為什麼會說無所謂的犧牲呢, 是因為我知道我隊友骨子裡是反感我在家做主婦的, 所以他提出讓我辭職的要求是短視和自私的。 他的想法我是理解的, 只是不是出於對我發展的最優考慮罷了。
2。 在家庭瑣事上, 是非對錯沒有那麼重要
誰對誰錯沒那麼重要, 有這點時間辯論誰對誰錯, 不如坐下來討論如何有效解決問題, 或者避免問題產生。
家庭里不需要道德優越感, 彼此的理解接納和寬容重要多了。
3。 努力提高自己在家庭決策中的取捨能力
最好的例子, 媽媽有了孩子之後是不是要回去工作, 孩子要不要放託兒所, 要不要老人過來幫忙, 這些都是每個家庭都會經歷的選擇。 首先, 媽媽要知己知彼, 媽媽自己什麼能力水平, 寶寶, 寶爸, 家裡的老人什麼性格脾氣, 你都摸得准嗎? 經營一個家庭就是組隊打怪, 摸准了隊友的脾氣才能更好配搭。
其次, 做人不能太貪心, 不能什麼都想要, 也不能對除自己以外的人期望值太高。 育兒路上, 不能要求每一個隊友都按照自己的標準來帶孩子。 你能要求的唯有你自己, 關鍵是媽媽有這個精力嗎? 沒這個精力 需要外援, 那放低姿態是和諧共處的不二法門。
其實概括地說就是relax, 於人於己都是。
這些年我看過的育兒書籍
讀書也是我的詩和遠方, 但凡有空閑或者心情煩躁需要排解, 我都會拿起書來看。 有了孩子之後, 看的書2/3都是和育兒相關的, 其中一半是關於懷孕和養育的醫學相關書籍, 一半是如何管教孩子和關於兒童不同發展階段心理的。 看書多的好處是心理有底, 遇到問題不會亂抓瞎, 能更從容地找到解決方法和其他資源。
HOWEVER, 盡信書不如無書。
孩子是最好的學習對象, 任何育兒書籍都只是媽媽可以用的工具, 任何時候媽媽都應該花最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和觀察孩子, 然後再看情況來挑選相應的育兒方法。 所以不需要看過或者誇大任何一本育兒書的理念和作用。
我個人比較推薦的幾本育兒書分別是:
1。 —the baby whisperer—E。A。S。Y 育兒法
在第一部分里介紹過了, 有睡眠問題的寶媽可以看看
2。 李雪
作者是個爭議比較大的心理學界人士, 沒結婚生孩子就寫育兒類的書, 很多人是不接受不了她的理念的, 因為和大部分人的常識衝突太大。 她的書在給孩子愛, 自由和尊重這方面, 我是很認同的。 她的表達比較極端, 一來和她自己的童年經歷相關, 二來有些讀者需要猛葯/猛拳才能從不那麼正確的常識中醒悟過來。 也有一些理念, 我是不認同的。
3。 Dr John Townsend & Dr Henry Cloud
這本書是管教孩子方面, 我最認同的一部書。 如果你想要孩子成為一個願意也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有自制力和自主性的孩子, 這本書值得買來看看。 不想要放權, 只想要孩子聽自己話的父母, 就不用麻煩了。 您得先去買一本給父母立界線的書來自學一下
4。 澳洲本土幼兒教育學家Kathy Walker的兩本書
介紹澳洲的學前教育和小學體系, 判斷孩子是否準備好了可以開始小學。 建議年齡偏小的男孩延遲一年上學
這本書我正在看, 基本上也是走尊重& 設限的路線, 強調父母自己做好榜樣。
5。 寶寶健康和醫療方面
沒有特別推薦的書, 國內很推崇的崔醫生全套和日本的育兒百科我都有看, 但是醫學方面的知識一直在更新換代的, 這兩套裡面有些知識已經被很多兒科醫生指出不再符合現在的醫學標準了。 這方面我的建議是, 找到一個家附近擅長婦科和兒科的gp然後固定看這麼1,2個家庭醫生, 然後微博上有很多兒科醫生的科普帳號, 可以關注。
論詩和遠方
聖經里說信望愛這三樣東西,我在育兒路上覺得也非常重要。 信在育兒這個層面, 我覺得做父母要找到適合自己價值觀的一套的育兒理念, 對孩子多一點信心, 少一點擔憂。 基督教里說兒女是上帝的恩賜, 他們的生命有獨特的存在的意義, 做父母的需要管教和引導, 但是謀事在人, 成事在天, 生活中太多東西不在我的掌握之中, 孩子最終成長成什麼樣子, 我自己會抱著對生命敬畏的心耐心等待花開花落。 自己盡量享受這個過程就好, 不要把自己對生活和夢想不滿足的地方投射到孩子身上去。
愛呢, 大家自由發揮, 說個三天三夜也是說不完的。
望呢, 指盼望, 就是我這裡想要表達的詩和遠方。
人活著沒盼頭是最最悲哀的。 小的時候盼著過年吃好吃的, 有新衣服穿。 畢業了盼著找到工作 領第一份工資。 結婚了準備好了就盼著新生命的來臨。 但是當了父母的人, 誰都沒想到但都會經歷孩子怎麼這麼難帶, 這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的時候。 這個時候, 一定要給自己擬一個短期內可以達到的小目標, 做一件讓自己開心的事情。
寶寶小的時候, 媽媽被困在家裡餵奶哄睡出不了門, 上網購物是個好消遣。 寶寶吃睡規律了, 推出門逛街買點犒勞自己的物件, 喝咖啡吃個甜品;孩子再大一點, 就可以出門旅遊啦。 我們全家最盼望的就是一起出門旅遊, 這次老二雖然還沒出生, 但是我們已經擬定了2-3次出行。 因為以後2-3年都很難再預見到有那麼長的假期, 全家一起出遊了, 所以一定要趁我這一年產假, 多出去走走。 我媽也主動提出, 我們回國度假的時候, 幫我們帶老二, 我們就可以帶著老大走遠一點的地方。
另外我媽每年過來的2,3個月, 也是我們可以得到放鬆和休息的時候。 我們會請假過過兩人世界, 或者長周末帶全家出去短游。
再遠一些的遠方, 我覺得就是等老二3歲了, 希望他到時候也和老大一樣足夠獨立和可以講道理了, 而且兩個孩子互相做伴, 那我們就解放大半了。 我覺得只要思想上有準備, 告訴自己眼前的困難不會是永久的, 就是那麼幾年, 那壓力就會小很多, 人也不會那麼消極。
鼓勵原創,歡迎打賞
※《小馬寶莉》大電影首映 鍾麗緹助陣分享育兒經
※最萌小龍女嫁豬八戒,哭談育兒經,徐崢好福氣!
TAG: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