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4個節氣養生月曆,一年都管用
生命的過程也是生命能量耗散的過程。適時和定期的保養,能有效地延長健康壽命,維護生命健康質量。健康與生活方式和宇宙自然變化規律息息相關。大自然一年四季八節二十四氣的變化,這也是生命時鐘的節奏。無論是修生養息還是治病調理,按照自然和生命變化的節奏,順勢而為,就能達到「天人相應、與天地同氣」,就能事半功倍。
今日小年,醫養堂為您送上全年節氣養生月曆,祝福您2018平安吉祥!
2018.2.4
農曆:臘月十九
05:28:25
立春
又稱打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節,立,建始也。」此時太陽到達黃經315度,從這一天起,閉藏的冬天已經結束,溫暖而充滿生機的春季開始了。
養生法
此節氣養生應順應春天陽氣生髮,萬物始生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鬱,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態。宜穿著寬鬆衣物,舒展形體,多參加室外活動,克服倦懶思眠狀態,使自己的精神情志與大自然相適應,力求身心和諧,精力充沛。
2018.2.19
農曆:正月初四
01:17:57
雨水
此時太陽到達黃經330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天氣回暖,冬雪都轉化為了雨水,導致降水量逐漸增多。
養生法
以「調養脾胃」為重。雨水節氣氣候轉暖,風多物燥,常會出現皮膚、口舌乾燥,嘴唇乾裂等現象,故應多吃新鮮蔬菜、多汁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飲食應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養脾臟之氣。可選擇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薺菜、春筍、山藥、藕、芋頭、蘿蔔、孛薺、甘蔗等。精神調攝方面要靜心寡慾、不妄作勞,以養元氣。
2018.3.5
農曆:正月十八
23:28:06
驚蟄
每年太陽運行至黃經345度即為驚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這時氣溫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
養生法
驚蟄過後萬物復甦,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是流行性疾病多發的季節。故增強體質、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1.生活上不要過分勞累,造成體質下降,容易使疾病乘虛而入;2.要保持精神愉快、心平氣和的良好心態,切忌妄動肝火,否則肝氣太盛,易患頭暈、目眩、中風和精神疾患。3.飲食上以具有保陰潛陽、清肝降火的食品為主。
2018.3.21
農曆:二月初五
00:15:24
春分
乃平分之意,此時太陽到達黃經0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古時以立春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此時晝夜已被平分為各十二小時。
養生法
春分節氣草木萌發,人體氣血也正處於旺盛時期,此時易發常見的非感染性疾病。飲食調養禁忌過熱或過寒之品,寒熱搭配烹調,以達到陰陽互補之目的。在思想上要保持輕鬆愉快,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在起居方面要堅持適當鍛煉、定時睡眠、定量用餐,有目的地進行調養,方可達到養生的最佳效果。
2018.4.5
農曆:二月二十
04:12:43
清明
又稱「寒食節」,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節,此風屬巽故也。萬物齊乎巽,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中國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傳統習俗。
養生法
此時高血壓的易發期,應當減輕和消除異常情志反應,保持心情舒暢,選擇動作柔和,動中有靜的太極拳作為首選鍛煉方式;避免參加帶有競賽性的活動,以免情緒激動;避免做負重性活動,以免引起屏氣,而引起血壓升高等。飲食須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對形體肥胖者,須減少甜食,限制熱量攝入,多食瓜果蔬菜。對老年高血壓者應特別注意強調低鹽飲食,在降低攝鹽的同時,還應增加鉀的攝入,如多食用蔬菜、水果類食品。
2018.4.20
農曆:三月初五
11:12:29
穀雨
顧名思義,播谷降雨是也,是播種移苗、垵瓜點豆的最佳時節,此時太陽到達黃經30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
養生法
穀雨是肝氣相對旺盛,而脾胃相對虛弱的節氣,是各種神經痛的高發期,人們應保持情緒的愉悅,可以防止肝氣鬱結,誘發疾病。要注意戒煙、戒酒、切勿暴飲暴食、飢惡過度,宜少吃多餐,不食對胃有刺激的食物和藥物。
2018.5.5
農曆:三月二十
21:25:18
立夏
此時太陽到達黃經4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假」,即「大」,立夏是夏季的開始,萬物以進入生長旺季,故立夏過後,是進行農作物耕作的繁忙階段。
養生法
立夏後氣溫漸升,老年人氣血易滯、血脈易阻;清晨可食蔥頭少許,晚飯宜飲紅酒少量,以暢通氣血,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立夏之季,情宜開懷,安閑自樂,切忌暴喜傷心。膳食應以低脂、低鹽、多維、清淡為主。此時人們往往衣單被薄,即使體健之人也要謹防感冒,慎食冰冷。要及時根據節令變化,調整自己的工作計劃和工作節奏,適當減緩工作速度。
2018.5.21
農曆:四月初七
10:14:33
小滿
此時太陽到達黃經60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小滿過後,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逐漸發育成熟。
養生法
小滿節氣氣溫明顯增高,如若貪涼卧睡必將引發風濕性疾病。應適時進行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順應時令特點,應當早起早睡,鍛煉宜在清晨,鍛煉項目以散打、慢跑、打太極拳為宜。飲食調養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常吃具有清利濕熱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絲瓜、黃瓜、黃花菜、水芹、荸薺、黑木耳、藕、胡蘿蔔、西紅柿、西瓜、山藥、蛇肉、鯽魚、草魚、鴨肉等;忌食高粱厚味,甘肥滋膩,生濕助濕的食物,如動物脂肪、海腥魚類、酸澀辛辣、性屬溫熱助火之品及油煎熏烤之物,如生蔥、生蒜、生薑、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茄子、蘑菇、海魚、蝦、蟹等海鮮發物、牛、羊、狗、鵝肉類等。
2018.6.6
農曆:四月廿三
01:29:04
芒種
此時太陽到達黃經7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意指此事正是有芒作物急需收割播種的農忙季節。
養生法
進入夏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汗多傷津,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氣、生津止咳的飲食,應常洗澡,勤換衣衫。老年人因機體功能減退,飲食宜清補為主,輔以清暑解熱護胃益脾和具有降壓、降脂的食品。女士在月經期或在產後期間,忌貪食生冷以防引發疾病。起居應晚睡早起,午時盡量避免太陽直射,可小憩以助恢復疲勞。
2018.6.21
農曆:五月初八
18:07:12
夏至
此時太陽到達黃經90度。即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北回歸線,北半球的白晝最長。
養生法
此時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減退,飲食宜清淡,要多食雜糧,不可過食熱性食物,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以免損傷脾胃;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誘發疔瘡之疾。起居應晚睡早起。溫水洗澡,忌大汗後以冷水沖涼。空調溫度不宜過低,保持室內外合理溫差。運動可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空氣新鮮的地方,可以到森林、海濱地區去療養、度假。鍛煉的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運動。出汗較多時適當飲用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
2018.7.7
農曆:五月廿四
11:41:47
小暑
七月七日小暑天。「斗指辛為小暑,斯時天氣已熱,尚未達淤極點,故名也」。太陽黃經為105度。天氣已經很熱,但還不到最熱的時候,所以叫小暑。
養生法
小暑之季,氣候炎熱,人易感到心煩不安,疲倦乏力,故養生突出「心靜」二字。飲食上要低鹽,控制水分的攝入,進食不要太飽,多吃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多吃蔬菜、根據自身情況保持適當運動,提高身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2018.7.23
農曆:六月十一
05:00:16
大暑
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其氣候特徵是:「斗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等習俗。大暑正值中伏前後,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攝氏40度的高溫天氣,在這酷熱難耐的季節,防暑降溫工作不容忽視。
養生法
大暑之時,炎熱氣候使人容易睏倦煩躁。要防止心火內生,心靜自然涼。此時濕氣較重,故脾虛者宜堅持益氣滋陰、健脾養胃、清暑化濕的清補原則,選用易消化、補而不膩的食品。人們此時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出現上火的癥狀、應該及時補水,注意清熱祛火。
2018.8.7
農曆:六月廿六
21:30:34
立秋
大暑之後,時序到了立秋。秋是肅殺的季節,預示著秋天的到來。曆書曰:「斗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這時太陽黃經為135度。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由熱逐漸下降。有諺語說:「立秋之日涼風至」,即立秋是涼爽季節的開始。但也要防「秋老虎」。
養生法
立秋時節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此時養生,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煉、皆宜養收為則。要注意保持內心的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記悲憂傷感,同時還應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榮平之氣。宜食用滋陰潤燥之品,如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等。
2018.8.23
農曆:七月十三
12:08:30
處暑
處暑,是暑氣結束的時節,「處」含有躲藏、終止的意思,顧名思義,處暑表明暑天將近結束。《月令十二候集解》曰:「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這時太陽黃經為150度,曆書記載:「斗指戊為處暑,暑將退,伏而潛處,故名也。」
養生法
此時不宜急於增加衣服,僅需夜間外出時適度加衣以保護陽氣。入睡前應關好門窗,防止脾胃受涼。白天可開窗通風,以驅除暑濕之氣。根據個人體質做一些登山、慢跑、郊遊等戶外活動。宜食清熱安神之品,如銀耳、百合、蓮子、黃魚、海帶、芹菜、菠菜、糯米等食物。
2018.9.8
農曆:七月廿九
00:29:37
白露
白露是個典型的秋天節氣,從這一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成露而名。農曆言:「斗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凌而為露,故名白露。
養生法
白露之時是典型的秋季乾燥氣候,容易耗傷津液,出現口鼻、咽喉、皮膚及大便乾燥的情況。應多食富含維生素的食品,或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同時重點加強身體鍛煉。凡是因過敏引發的支氣管哮喘的病人,平時應少吃或不吃魚蝦海腥、生冷炙燴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最常見的有帶魚、螃蟹、蝦類,韭菜花、黃花、胡椒等。
2018.9.23
農曆:八月十四
09:54:01
秋分
「斗指己為秋分,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適當秋之半,故名也。」太陽黃經為180度,《春秋繁錄》中記載:「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養生法
不同於白露之「溫燥」,秋分為「涼燥」,因此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雪梨、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遵守「少辛增酸」的原則。腸胃不和的人群到此季節易出現消化不良、胃脘脹滿、腹瀉的現象,應特別注意。
2018.10.8
農曆:八月廿九
16:14:37
寒露
史書記載「斗指寒甲為寒露,斯時露寒而冷,將欲凝結,故名寒露。」「露氣寒冷,將凝結也。」由於寒露的到來,氣候由熱轉寒,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我們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以確保體內的生理(陰陽)平衡。
養生法
此時,應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製品等柔潤食物,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加體質;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薑、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精。由於蕭瑟漸起,日照減少,人們容易情緒低落,故應注意排解積鬱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應特別注意保暖,早睡早起,保證睡眠充足。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避免疲勞過度。
2018.10.23
農曆:九月十五
19:22:18
霜降
從每年的陽曆十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當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開始。此時天氣漸冷、開始降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 預示冬天的即將到來。
養生法
秋末時節是呼吸疾病的高發期,故在飲食上宜平補,多食粥及其他滋潤食物,以生津潤燥,固腎補肺。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此時天氣漸冷,慢性胃病、老寒腿等易複發。尤其是有消化道潰瘍史的病人,特別要注意腹部保暖及自我保養,避免服用對胃腸粘膜刺激性大的食物和藥物。
2018.11.7
農曆:九月三十
19:31:39
立冬
立冬,作為冬季的第一節氣,於每年的11月8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25度時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稱四立。
養生法
立冬陽氣漸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冬季養生力求其靜,控制情志活動,保持精神情緒的安寧,使體內陽氣得以潛藏。飲食調養要少食生冷,適度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
2018.11.22
農曆:十月十五
17:01:24
小雪
此時太陽到達黃經24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10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此時陽氣上升,陰氣下降,而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冬。
養生法
小雪節氣,天氣陰冷晦暗,應著重調調節自己的心態,適當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多曬太陽,多聽音樂。起居要做好禦寒保暖,防止感冒的發生。為避免血液粘稠,應多食保護心腦血管的食品,如丹參、山楂、西紅柿等。適宜吃降血脂食品,如苦瓜、玉米、蕎面、胡蘿蔔等。另外,要多吃燉食和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多喝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
2018.12.7
農曆:冬月初一
12:25:48
大雪
此時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
養生法
大雪節氣,應做好頭部和腳部禦寒。「進補」正當時,適當多吃屬溫熱的食物,以便助於禦寒。多吃蔬菜和溫性水果,補充水分,宜多喝粥。
2018.12.22
農曆:冬月十六
06:22:38
冬至
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 此時太陽到達黃經270度。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素有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冬至過後白晝開始變長,陽氣回升。冬至也是冬季最寒冷的一段時間的開始,冬至過後,人們開始「數九」。
養生法
在此期間應該養精蓄銳、修養生息。蘿蔔、黑芝麻、山藥、果仁都是進補的不錯選擇。切記每周最多進補一兩次,否則易引起營養過剩或上火。還應該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煙、不過度勞累,情緒穩定,保持良好心靜,切忌急躁和精神抑鬱。
2019.1.5
農曆:冬月三十
23:38:52
小寒
此時太陽到達黃經285度。《月令七十二集候解》:「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根據中國氣象數據記載,小寒是氣溫最低的節氣,小寒過後,即進入「出門冰上走」的三九天。
養生法
宜多經行戶外的運動,如晨早的慢跑、跳繩、踢毽等。還要在精神上宜靜神少慮、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心態平和,增添樂趣。在此節氣里,心腦血管患者的病情往往會加重,「中風」發生率大增。中醫認為,人體血液得溫則易於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因此要做好保暖工作,尤其是老年人。
2019.1.20
農曆:臘月十五
16:59:27
大寒
此時太陽位於黃經300度。《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大寒是最後一個節氣,此後陽氣便漸漸升發。
養生法
1.需預防心腦血管病、肺氣腫,慢支氣管炎,注意保暖,早晚盡量避免外出;2.經常通風換氣,使用加濕器以提高空氣濕度。要多喝白開水,補充體內水分;3.中、老年人可在居室中堅持臉部、手部、足部的冷水浴法,來增加機體的抗寒能力。
TAG:醫養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