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踢館:中國的黑火藥對歐洲的影響,不如歐洲人自己的黃火藥?

踢館:中國的黑火藥對歐洲的影響,不如歐洲人自己的黃火藥?

前陣子堂主買了本書:

這個《走進博物館》系列以前堂主買過講火車的那本,覺得質量還湊合,所以把船的這本也買了。於是上個周末,堂主休假在家,閑來無事就開始翻看。

然鵝,可能是因為堂主不太懂火車方面的歷史和專有名詞,所以才覺得那本書翻譯得可以接受吧?這本艦船堂主打從一開始就覺著怪怪的……

比如這段:

海軍副將多哥?大佬,您是哪位啊?

路過的東鄉平八郎一臉黑人問號:我是誰,我從哪裡來?

試了下谷歌,「海軍副將」還真是機翻出來的:

讓堂主再次想起了「常凱申」的故事,任何有一定相關領域知識積累的譯者都不會犯這麼低級的錯誤。堂主不少同學都在吃翻譯這碗飯,但還是想吐槽:如今的國內翻譯市場水真深,專業優質的翻譯在市場上競爭不過廉價幹活快的,更甭提在學校學了兩年就敢出來接活兒的學生黨。國內很多書籍,大抵也是這個檔次的譯者翻出來的。這本書最終負責抓總主編責任也少不了,連個認真點的校對都沒做。不靠譜的翻譯+不負責任的主編,結果就是把整個行業的名聲都給搞臭了。

問:堂主,火藥是從中國傳入西方的,但老有人拿西方發明黃火藥說事,那麼黑火藥對西方的發展有無作用?又是什麼作用呢?

造謠張張嘴,闢謠跑斷腿……

這就是經典謠言之類了,拿什麼黃火藥說事的,估計就是看過世界五千年,看到諾貝爾搞黃色炸藥,以為就是黃色炸藥如何如何。那純屬瞎扯淡的科盲。

黑火藥是用硝石、硫磺和木炭組成的火藥,主要是用做火器發射葯,也可以做炸藥。而實際上到19世紀末甚至20世紀初,世界各國的火炮發射葯絕大部分還是用的黑火藥,最多就是用比較粗的柳木炭製造的褐色火藥,炮彈內的爆炸裝葯黑火藥其實也是統治地位。第一次使用烈性炸藥的戰爭是甲午戰爭的海戰,日本人開始用了苦味酸炸藥。

圖:1860年代的美國內戰中,雙方使用的都是黑火藥,這幅描述葛底斯堡戰役的繪畫中部大片的煙霧,就是黑火藥發射火槍子彈後噴出的。

取代黑火藥做發射葯,是19世紀80年代後期才搞出來的,用的是硝化棉,也跟黃色炸藥沒啥關係。人硝化棉是白色的,只是加了膠質以後略帶點黃色而已,而且普及也是在20世紀了。

圖:硝化棉,這東西不是很穩定,容易自燃,在軍艦上用很危險。

諾貝爾搞的是硝化甘油炸藥,確實是黃色的,但是只能做炸藥不能做火藥,裝炮膛裡面一點火,那直接炮就炸了。

圖:諾貝爾在1862年發明硝酸甘油,但這種炸藥一開始只用於工程爆破,沒法用於炮彈。直到1888年,諾貝爾才發明無煙發射葯,這時候西方對世界的殖民擴張期基本已經完成了。

西方人征服全世界是19世紀中期基本就完成了,用的就是黑火藥,就是硝石硫磺木炭,跟所謂黃色炸藥一毛錢關係沒有,更沒有什麼所謂的黃火藥屁事。

圖:16世紀的德意志僱傭兵,全套盔甲的騎士和他的侍從。冷兵器時代,人的體能和格鬥技巧對中小規模戰鬥有決定性影響,於是從小鍛煉的騎士對農民有壓倒性優勢。有了火槍,一個農民也可以輕易幹掉一個騎士,於是騎士這一階層逐漸消亡;火炮則摧毀了騎士城堡。沒有黑火藥,歐洲人還得繼續封建分封制度。

問:萬能的堂主,我就想知道日本搭載F-35B的直升機航母和中國的現役航母對比如何,差距在哪,我們如何反制?

差距就在於隱身。現代空戰中,隱身飛機打不隱身的往往相當於大人打小孩,正常人打瞎子,雙方差距太大了。

F-35B雖然為了垂直起降損失了不少性能,但是除了航程和載彈量以外的飛行性能,其實都優於為了著艦放大了機翼面積的常規艦載機F-35C。隱身、高度信息化、強大的電子設備都有了,就是飛行速度略慢點,但是既然對手都看不到你,那慢點也無所謂了。

所以真打起來,殲-15萬萬不是F-35B對手的……

圖:下一代艦載機選擇FC-31改型,就等於讓海軍提前喪失戰鬥力。不過事情很好了理解,畢竟做決定的人又不用上艦作戰。

至於反制,還是老老實實等隱身艦載機吧。而且日本其實只買了F-35A,至於F-35B那天知道猴年馬月,具體買不買都另說了。

圖:日本的22DDH帶F-35B時,按照美國兩棲攻擊艦的做法,一次可以出動9-10架,那麼搭載24架就差不多了,艦載戰鬥機數量和遼寧號基本一致。

圖:22DDH的機庫內最多可以停放15架F-35B,再加上飛行甲板上可以停放的10-16架,總載機數突破24-30架是很輕鬆的。只帶24架時,前甲板還有足夠的空間停放預警直升機。

圖:遼寧號雖有6萬噸排水量,但載機量也就只有這麼多,一次出動只有8架的規模,還不如2萬噸多點的22DDH。

問:堂主能不能介紹一下長矛、長槍和馬槊的區別?在我看來都是使勁桶就行了。

古代常見的長柄非刀類武器,主要就是槍、戟、戈、矛、槊五種,剩餘的釘耙啊,鳳翅鎦金鎲之類那屬於行為藝術就不提了。

最早出現的是矛和戈。矛在先秦時期是步兵武器,就是跟著馬車後面跑的徒眾用來對推、拒馬用的,比較笨重,以刺為主。

圖:長矛方陣永遠是最經典的冷兵器步兵隊形,冷兵器時代其正面基本無懈可擊。

而馬車上面,我們看得出來人是在車上,離馬頭位置都老遠,如果是對沖的話,除非支個七、八米長的長矛,不然正面是沒法攻擊的。所以當時主要用戈,也就是兩車交錯的時候,用戈上的勾去掛對方。後來矛和戈加起來就是戟了。

圖:馬身長多在2-3米,加上奔跑時需要的空間那就得4米,想正面攻擊對方馬車上的人就需要8米的長矛,這種超重型武器至少需要2個人用,而且車上沒法滿足條件。

圖:戰車投矛手訓練,車從目標前方橫向駛過,投矛手向右前方攻擊,這是戰車的典型交戰方式。

GIF

圖:站在己方軍陣前方向側面看,就是這樣的,下面有刀輪組織敵方步兵接近,上面有戈手進行重點攻擊。

而槊則是隨著騎兵的出現而發展起來的衝擊武器,比起普通步兵的矛來說,因為騎兵要在馬上操控,所以必須要輕而堅韌,所以需要比較輕的重量,用的材料比較好。矛頭用鋼,矛身也用優質木材或者竹材。另外槊基本不捅了,而是藉助馬的力量來衝擊。

圖:馬槊在使用時通常是夾在腋下以保持穩定,類似歐洲騎士槍的用法。

至於槍往往是民間武器,比較短小,實際上是窮人買不起刀劍的玩法。不像軍用的長矛是用來拒馬的,民間的槍其實往往是當成便宜版本的劍來捅人,只能捅不像劍一樣來削。

圖:這種前後左右騰挪跳轉的功夫就是民間武術,軍陣上左右都是戰友,只能前後有限活動,怎麼會跳來跳去的。

問:我看美國航天員也有不少是科學家,我想問的是,像中國這樣只招飛行員做航天員在太空里做一些專業性較強的實驗時會不會有局限性?

事物是發展的……

早期美國宇航員,實際上一樣也是飛行員出身的,阿姆斯特朗這樣的還是美國最頂尖的試飛員。這主要是因為早期的宇宙飛船,對人體水平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尤其是飛船返航著陸的衝擊相當大,一般民間人士頂不住。

圖:首個登上外星球的人類是阿姆斯特朗,他1955年進入國家航空技術顧問委員會(即後來的國家航空和航天局)劉易斯飛行推進實驗室工作,後在愛德華茲高速飛行站任試飛員。1962年至1970年在休斯敦國家航空和航天局載人宇宙飛船中心任宇航員。1966年3月為「雙子星座-8」號宇宙飛船特級駕駛員。

民間科學家進入太空,實際上是太空梭出現才開始的,太空梭的著陸是跟飛機差不多,比起我們坐客機稍微衝擊大點,科學家也能忍受,所以出現了一個科學爆發。當然現在新一些的飛船衝擊也降低了,所以年輕力壯的科學家訓練兩年也能上國際空間站。

圖: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時遇難的宇航員。宇航員分為兩種,一種是駕駛員這類負責開飛機的,飛行專家,一般要求飛行員出身,美國也是如此。另一種是任務專家,就是上天做試驗的科學家等人,叫任務專家,他們不需要會開飛機,只要身體能通過測試就行。

圖:2001年4月28日,第一位太空遊客、美國人丹尼斯?蒂托進入國際空間站。航天員一般按照任務不同分為駕駛員(包括指令長)、任務專家與專家航天員、遊客。任務專家主要負責航天器各系統的管理和計劃機組成員的活動,進行後勤保障和各種實驗,進行太空行走維修和安裝航天器或空間站的配件。專家航天員主要負責航天器上的有效載荷和科學實驗,他們不只是航天員,更是一些在天上從事科學工作的科學家和工程師。

我國現在還沒空間站,不需要科學家上太空做長期實驗,而且再入經驗也不足,所以還是飛行員為主。

圖:我國於2017年進行了第三批航天員選拔,從地方、社會上選拔工程師和科研人員,要求研究生以上學歷。不過因為飛船體積很小,所以要求航天員身高在160-172厘米之間,大個子是沒希望了,胖子也沒戲,堂主選不上完全是因為前者。

問:踢館,總看到殲-11贏得金頭盔的報道,難道殲-10的空戰能力還不如殲-11嗎?

這關鍵在於,殲-11贏了全網路就到處宣傳,你就自然看到了啊。這一次的金頭盔,殲-11拿到了前三裡面的倆,但是殲-10B也拿到了一個。

圖:解放軍報稱:11月12日,剛剛喜迎空軍68周年紀念日的空軍航空兵某部又從西北傳來喜訊,空軍對抗空戰競賽「金頭盔—2017」考核中,參賽的飛行員們勇奪團體第一名,勝利凱旋。這很明顯是殲-10B。

實際上這幾年是老的殲-10A部隊正在換裝殲-10B/C,而一些以前殲-7的部隊在接收二手的殲-10A,還在接收的部隊不能參加,殲-10C部隊也不參加,只有少數殲-10B部隊參加金頭盔比賽,所以參賽規模比殲-11部隊要小得多。

圖:準備夜航的殲-10B部隊,這型飛機的裝備數量非常少,非常非常少,出動一個團跟全軍出動相差不大。

另外金頭盔現在設定也有點問題,比如這一次有個金頭盔部隊就是採用了等對手放導彈,然後做一個機動就100%甩掉導彈辦法,贏得了完勝。

問題是這是導演部的判定規則問題,相當於遊戲裡面卡怪了,實際上反應不了戰鬥力。

圖:在一輪空戰中,戰鬥一打響,藍方就主動示弱,故意置尾讓紅方鎖定,但紅方一發射導彈,藍方就迅速利用機動性優勢擺脫導彈追蹤。等到完全消耗掉紅方的導彈後,藍方才開始了對紅方真正的「獵殺」…………這種八股寫的事情要是翻譯成一般人能懂的語言說,簡直就是指著導演部的鼻子在罵人。

圖:國內戰鬥機部隊的訓練水平在世界來看也就算中等水平,最大機動過載僅有8g,連蘇-27SK的正常過載限制都不到,訓練水平能有多好呢?

問:諾曼底登陸時,如果把部分登陸艇改成重火力支援艇,會不會除低傷亡呢?利用火箭筒和重機槍壓制對方的火力點!

火箭筒和重機槍倒是沒啥用的,美國人在太平洋倒是有豐富的這麼做的經驗,用登陸艇或者中型登陸艦裝載40炮、127毫米炮和大量的火箭炮來抵近支援登陸作戰。

圖:二戰時美軍在登陸艇上安裝多門多管火箭炮,用於在登陸時壓制灘頭陣地。

另一個經驗是,大口徑艦炮的遠射支援只是在登陸之前的火力準備有用,必須靠長時間射擊積累的投彈量才能發揮作用。

在太平洋一般是強攻島嶼,所以往往可以用戰列艦轟十天半個月再登陸。而諾曼底是奇襲作戰,那就沒法持續打擊,只能D日當天打。所以雖然D日當天投入很多戰列艦,其實都沒啥用,因為隔得太遠打不準,只能覆蓋射擊。

至於登陸當日,太平洋因為島嶼周圍水深,所以戰列艦可以靠近到目視範圍內,直瞄打最堅固的要塞,所以還有很大用處。但是諾曼底環境惡劣,戰列艦隻能遠遠放煙花。

圖:太平洋登陸戰時貼近海島海岸線的戰列艦,大口経主炮直瞄射擊的威力是任何工事都抵擋不住的。

D日真管用的其實是湊近了的巡洋艦和驅逐艦、護衛艦,以及重火力登陸艦艇,用155/152毫米、120毫米、114毫米乃至102毫米炮抵近射擊,這樣反應迅速,出現目標威脅登陸部隊馬上就能射擊;另一方面是直瞄打得准,效率高很多。

圖:諾曼底登陸戰中的支援巡洋艦,一艘可以在短時間內頂替5個重炮兵營的支援效果。

還有一點,太平洋登陸的時候都會帶上有75毫米短管榴彈炮的LVT兩棲坦克做支援用,也就是第一波上灘頭的部隊就有75榴彈炮了,雖然威力小一點,但是一般土木結構工事還是能打的,尤其是能直瞄封機槍射孔。

諾曼底主要還是陸軍馬鹿傲嬌,完全不願意搭理太平洋的經驗……

圖:諾曼底登陸戰中,直到後續登陸艇上岸,才用卡車、吉普車牽引75步兵炮這一等級的輕型火炮上岸,導致首波上岸兵力攻堅火力嚴重不足。

迷你踢館

問:為何相對發動機速度較低的附面層氣流進入發動機會影響運行甚至停機,而發動機地面實驗時進入發動機的速度很低的相對氣流,不會導致發動機停機呢?

附面層的特點是跟其他氣流分離,而不是單純說速度低。也就是中間氣流快,邊上貼著蒙皮的氣流慢。沒有高速飛行的摩擦,靜態下是沒附面層現象的。

問:現代坦克基本上可以實現車長超越炮手射擊,那麼二人車組應該不太遙遠。步兵戰車大多使用遙控武器站,那麼下一代坦克應該也會採用無人炮塔。這樣一來坦克車組的指揮結構是不是會向雙人戰機機組看齊?駕駛員成了車長,而原來的車長則降為武器操作員?

車長不光是武器操作員,關鍵是指揮員,他要負責掌握車輛周圍360度範圍內的戰場態勢,做出決策,也就是他決定車幹嘛,這肯定是高於駕駛員的。

圖:美國80年代的FCS項目,用小口徑電磁炮

圖:雙人車組,後面帶3個步兵。雙人車組是車長和駕駛員,炮長被自動火控系統取代。車長決定打哪個目標後,自動識別、自動跟蹤、自動擊發、自動評估戰果,這依賴於圖像識別、語義識別、人工智慧等技術的進步,預計裝備2030年服役的下一代坦克。

問:你好堂主。有些國家對軍隊實行的是「文官治軍」政策,但似乎也有不少的弊端。比對於軍人治軍,它們各有什麼樣的優劣點?

文官治軍只是文官從行政上監督而已,業務問題實際上還是軍人處理,就跟我們的軍委差不多,主席也是文官,副主席才是軍職。

問:現代潛艇大多裝備反艦導彈,那還有必要裝備對艦重型魚雷嗎?有一種觀點認為魚雷裝葯多殺傷力大,潛艇應該先用導彈打亂敵艦陣形然後魚雷一擊致命。問題是導彈發射後潛艇位置不就暴露了,怎麼還有機會用魚雷?

現在大部分國家,533毫米新魚雷都是反潛反艦通用的,就像MK-48就能反艦。專用魚雷是蘇聯這種當初搞不定高速魚雷的線導和大深度問題才會分開設計,現在連俄羅斯都是搞通用魚雷,也就650毫米超大型魚雷還是專職反艦。

圖:兩伊戰爭時被水雷炸的超級油輪。超級油輪和商船用雙層船底設計,導彈威力小很難重創,用魚雷更容易擊沉。潛射反艦導彈射程至少也有20公里(潛艇觀察範圍),用衛星或飛機指示能打200公里。魚雷對軍艦的有效射程只有幾公里到十幾公里,沒法同時用的。

問:蘇聯時代,必須是蘇聯元帥或者蘇聯海軍元帥才是真元帥,至於裝甲兵元帥、空軍元帥什麼的,實際等同於大將,毛子搞這明堂是啥米意思?就是為了滿足某些人的虛榮心?記得還有一級主帥軍銜,好像在元帥之上蘇聯元帥之下,這又是哪一出?

啥叫大陸軍,這就是大陸軍的典範……空軍主帥只是跟陸軍下屬兵種的炮兵主帥、坦克兵主帥同級,戰略火箭軍的司令員最高也只能是炮兵主帥級別,這就是陸軍鴨霸的體現,都不允許這些做真-元帥。

問:萬能的堂主好。戰鬥機的座艙蓋有向後開啟的,有朝前開啟的,還有側開以及向後滑動開啟的,請問設計座艙蓋開啟時的方法有什麼講究嗎?

沒太多講究,主要還是看需求,怎麼設計方便就怎麼用。當然也跟彈射座椅的模式有關,穿蓋模式和拋蓋模式有區別。

圖:F-35用前開蓋,可能主要擔心後開模式影響升力風扇進氣。萬一兩個同時開啟就壞事了。

問:糖糖,剛看到空警600的報道,說是上了相控陣雷達。但我記得老美是因為相控陣雷達太重,用的是八木天線。這何解?

E-2D的八木天線其實也是相位控制的,所以也是一種相控陣,實際上毛子的超大型遠程預警雷達也是八木天線的相控陣。

問:堂主我想問一下蘇聯的T-4超音速轟炸機怎麼樣?

都沒真正搞出來的玩意,還不如XB-70吶,而且70年代高空高速突防已經被淘汰了。

圖:蘇霍伊設計局T-4驗證機,他並不是轟炸機,只是技術驗證。

圖:T-4的三視圖,機頭可下垂以方便起降觀察跑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武堂 的精彩文章:

踢館:失去在日本海的出海口,對我國戰略影響有多大?
在中東沉默30年後俄羅斯回來了 土耳其不怕特朗普只怕普京

TAG:講武堂 |